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再理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詹姆斯博士在对三级跳远技术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这样的点:如果第一跳距离高于第三跳距离2%时,该运动员是采用了“单足跳”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如果第一跳距离小于第三跳距离2%时,该运动员是采用了“平衡”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在这里詹姆斯博士把以前人们所称的“高跳”式与“平跳”式的技术分别改称为“单足跳”与“平衡”式。另外,他又提出一种观点:当第三跳距离高于第一跳距离2%时,这种跳法是采用了“跳跃”式的三级跳远的技术。并认为“跳跃”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可能对大多数三级跳远运动员是最适宜的一种三级跳远技术。此…  相似文献   

2.
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三级跳远的成绩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二、三级跳远的类型1.弹跳型(亦称高跳型):第一跳跳得既高又远,且每一跳都相对跳得较高,三跳比例约为:38%左右、30%左右、32%左右。2.速度型(亦称平跳型):第一跳  相似文献   

3.
三级跳远的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的情况下,连续完成单脚、跨步和跳跃三种不同形式的跳跃,并在跳跃中不断地改换腾空阶段和支撑阶段。三跳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第一跳对后两跳的影响更为直接。任何一跳的失误,都将影响三级跳远的节奏,而没有合理的节奏,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优秀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起跳时,支撑运动器官的负荷,要超过自身体重的5倍以上,最大的可能达到1000公斤。因此,三级跳远运动员不仅要根据技术要求,掌握好助跑、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每一跳着地和再起跳、空中平衡和合理的跳跃节奏等基本技术,还要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尤其是速度、快速力量、动作的协调性和放松能力。如果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解决得不好,而过早地参加比赛,不仅容易形成错误的技术,而且还会造戍伤害事故。有些运动员在三级跳远中,第一跳像跳远那样跳得比较高、比较远,而第二跳却不能腾起,只是被动地向前迈一步,仅仅成为第一跳和第三跳的过渡。这是初学三级跳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宋波 《中华武术》2007,(8):48-49
三级跳远的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的情况下,连续完成单脚、跨步和跳跃三种不同形式的跳跃,并在跳跃中不断地改换腾空阶段和支撑阶段。三跳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第一跳对后两跳的影响更为直接。任何一跳的失误,都将影响三级跳远的节奏,而没有合理的节奏,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田径运动项目里,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强的,力量与耐力较多的协调性项目。三级跳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组成,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即简称为:一跳二跨三跳跃。要想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身体素质和跳跃  相似文献   

6.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7,(10):48-49
当今,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这无疑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和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要在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阶段进行三次快速有力的起跳,因此,力量素质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俗话讲,三级跳远运动员应练就成"铁腿钢腰",就是这个道理。三级跳远  相似文献   

7.
<正>三级跳远是人体在快速助跑中以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连续完成3次高强度跳跃的运动项目。除了助跑节奏、三跳的比例分配外,髋关节带动下肢的积极下压和良好的扒蹬效果对三级跳远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发挥髋关节发力的实效性在三级跳远中起着关键作用。笔者经过实践与摸索,在三级跳远训练时,对3次跳跃分别施以牵拉跳的抗阻强化练习,通过促进髋关节的肌肉刺激,提高髋关节发力,从而提升三级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8.
三级跳远由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部分组成。合理分配三跳比例,才能使三级跳远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三级跳远是人体在快速助跑中,以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种形式,连续完成三次高强度跳跃的运动项目。它是一项需要速度、力量、爆发力、协调能力的项目。优异的三级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各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跑得稳。就是说,要用一种适合自身条件的稳定的步长和步频来跑,才能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起跳。第二,要想跳得远,还要有较大的力量和爆发力。跑得速度越快,所需要的力量和爆发力也越大。第三,要在快速助跑下、连续完成三次跳跃,跳跃中的身体平衡和控制能力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门跳跃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田径项目。在该项目的众多练习中,只有专门跳跃练习具有兼顾改进技术和发展专项能力的双重功效,因此可以说发展运动员的专门跳跃能力是其专项成绩提高的核心和基础。 要想提高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门跳跃能力,就必须选择那些在外在技术形式和内在用力结构与三级跳远相近似的跳跃练习进行训练,才会取得成效。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门跳跃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好坏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三跳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分析和研究。结论得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应加强支撑腿蹬伸训练,适当降低跳跃步的腾起角。  相似文献   

12.
许玲君 《中华武术》2013,(10):32-33
三级跳远属于田径类跳跃项目,是田径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三级跳远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借助快速的助跑,进而获得足够的动能,以帮助其完成连续的三次跳远。三级跳远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跳:单脚跳,运动员单脚起跳落地,奋力获得向前的动能。第二跳:跨步跳跃,运动员通过第一跳获得的能量跨步起跳,实现空中摆动腿落地,在落地的过程中,发力获得第二次动能。  相似文献   

13.
三级跳远是高中阶段男生跳跃项目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为复杂的一个项目,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助跑速度慢、下肢及腰背力量差和三跳的节奏掌握不好,要达到三跳紧密衔接的熟练程度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尽快发展学生三级跳远能力,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简捷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三级跳远的各跳比例一直被认为是三级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从上个世纪初人们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根据各跳在完整跳跃中所占比例的不同,人们提出了高跳型、平跳型以及速度型等技术类型概念。由于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素质以及技术的不同,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理想的三级跳远的三跳比例。就同一个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每一次跳跃其各跳的比例也不是很稳定的。如现今的世界记录保持者爱德华兹,他在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中以17.69米的成绩获得银牌,当时的三跳比例分别为35∶29∶36。而他在以18.29米创造世界记录时的三跳比例分别为33∶29…  相似文献   

15.
颜志龙 《中华武术》2009,(11):15-16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它是在快速助跑以后沿着直线完成三次跳跃动作。就力量来说,三级跳远踏跳腿落地时,支撑的运动器官特别是脊柱承担的负荷,超过运动员本身体重的5~5倍,因此,要求三级跳远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16.
李开裕 《体育教学》2008,(11):55-55
一.第一教学重点 在三级跳远教学中,第一教学重点是三跳的节奏,即第一跳单足跳,第二跳跨步跳,第三跳跳跃。为了让学生尽快地掌握三跳的节奏利用如下标记进行教学。(以左脚起跳为例)  相似文献   

17.
三级跳远和跳远一样,都是属于田径运动中的水平跳跃项目。不过,与跳远有所不同的是,三级跳远的技术更为复杂一些,需要把单足跳、跨步跳、跳跃三跳的技术动作有机地联接起来,所以又有其独特的技术要素。从一名初始训练的少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开始,要想达到17米以上的成绩,一般需要进行8~10年的系  相似文献   

18.
三级跳远是运动员经过助跑,沿直线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项目,三跳包括单足跳、跨步跳、跳跃。其技术的实质在于运动员能否充分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运动素质进行最远水平距离的三次跳跃。在教学训练中,应重视上肢动作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立定三级跳远是广东省体育高考基本素质三项考试内容之一,它的动作要求是考生原地双脚起跳后,可以用任何一只脚落地(第一跳),跨步跳时用另外一只脚落地(第二跳),最后双脚落地完成跳跃动作(第三跳)。男子满分的标准是9.50米,女子满分的标准是7.90米,整体来说要求还是比较高。笔者结合近几届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经验,发现利用小体操垫进行以下几个方法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技术水平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就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在速度,三级如何衔接,及三跳比例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应更新训练理念,提高专项训练水平;进一步完善女子三级跳远速度、力量、跳跃能力方面训练的内容和手段,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