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CBA联赛向职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各俱乐部相继引进越来越多的外籍球员.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推理法,对CBA联赛外籍球员的引进和管理进行分析.以有关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制度现状为切入点,对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使CBA联赛可持续、健康发展.结论显示:CBA联赛引进外籍球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俱乐部资金不足;引进途径不完善;联赛吸引力不够和对美洲球员的独特偏爱,影响了引援的范围.CBA联赛对外籍球员引进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限薪制度不完善;合同约束力不够;经纪人制度不成熟;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管理困难;语言障碍以及部分外籍球员自身素质低下.  相似文献   

2.
CBA联赛外籍球员引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籍球员是CBA联赛中球员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引进和管理外籍球员,从而更加有利于CBA联赛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CBA联赛中外籍球员引进的发展历程;CBA联赛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竞技背景;外籍球员的引进模式以及影响外籍球员引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CBA联赛13个赛季以来外籍球员引进始终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中,引进效率和球员质量在逐步提升;大量引进外籍球员对本土年轻球员的培养和军旅球队的冲击已经在联赛中有所凸显,需要引起管理部门和俱乐部的重视;扩展外籍球员的选择范围,除了引进欧美球员之外,可以引进部分优秀的亚洲球员,巩固和扩大CBA联赛在亚洲的领先地位;保持联赛在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制度上的规范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对CBA联赛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CBA与NBA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调查、历史研究、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CBA联赛外籍球员的引进和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CBA联赛外援引进、注册、限薪、转会及其它管理制度与NBA联赛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我国CBA联赛在外籍球员引进的范围上相对狭窄、外援转会方面限制过多、外籍球员的薪金限制规定过于单一、外籍球员上场时间的限制较多、外籍球员违纪违约现象较多、对外籍球员处罚力度不够、外籍球员流动性过大。其应对策略主要有:建立长效的外籍球员引进与管理制度、建立外籍球员保障制度、加大违纪违约处罚力度、建立外籍球员培训机制、俱乐部加强对外籍球员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CBA外籍球员引进确保了CBA联赛的竞争平衡和不确定性,基于促使CBA外籍球员引进更加合理、科学,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BA外籍球员引进制度变迁的动因,CBA外籍球员引进方式和上场时间限制的变迁历程以及CBA外籍球员引进的变迁趋向进行了研究。CBA外籍球员引进的制度均衡与非均衡构成了制度变迁的动因,CBA外籍球员引进方式从"分散"交易到"集中"交易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缩短了外籍球员引进制度的准备期、提高了交易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建设诚信体系、树立CBA品牌形象;2种引进方式超越了简单交易,形成了多种交易方式并存,"集中"交易、复杂交易比例增大的现实,并完成了从诱致性变迁到强制性变迁的转变,而外籍球员上场时间限制体现为对外籍球员使用有节次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超和五大联赛本国球员和外籍球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在各国联赛球员中,中超本国球员的平均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排名末尾,身体对抗方面存在一定劣势。中超注重引入具有明显身体形态优势的外籍球员,但其年龄明显过高。各国联赛均倾向于选择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较大的外籍球员,表明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对联赛成绩存在一定影响。中超外籍球员比例过低,且各位置球员引进比例不合理,不利于各位置球员的均衡发展。建议中超参考五大联赛外籍球员的年龄和身体形态数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引进球员的标准、比例和结构;同时改进体能训练方式,解决本国球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经济学“技术溢出”效应理论,对中国排球联赛中外籍球员引入的必要性、引入后的效果和外籍球员对我国排球联赛的积极效应进行分析,丰富外籍球员引入的理论基础,为中国排球联赛职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CBA联赛产权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CBA联赛产权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联赛产权结构是影响CBA联赛发展的重要因素;CBA联赛的产权结构中,产权主体结构的不合理性与权利束结构的不完整性,是制约CBA联赛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CBA2012—2013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技术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并与常规赛各球队的成绩排名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球队成绩排名跟外籍球员在场均助攻方面具有强的相关性而与外籍球员上场时间具有强负相关性;外籍球员平均上场时间和外援的进攻效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球队成绩排名跟外籍球员得分、进攻效率等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2008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外籍球员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引进外籍球员主要来自欧洲、美洲和非洲;外籍球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4项指标的数据总体呈递增态势;年轻球员比例偏小运动员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前锋外籍球员占优势;外籍球员进球比例较高;外籍球员获得较多的红黄牌.  相似文献   

10.
马布里征战CBA联赛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中宇俱乐部引进马布里参战CBA的战况分析,发现有马布里参赛的赛季,山西中宇整体实力大大增强,打球方式更加合理。马布里的到来提高了主客场比赛的上座率,同时使CBA联赛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大为提升。目前我国竞技篮球水平不断下滑,CBA联赛发展遇到瓶颈,马布里的成功引进和良好的运作充分说明高水平外援不但能使联赛火爆,而且还能提高联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以下简称“CBA联赛”)俱乐部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个部门交互运行的复杂性系统,其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框架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CBA联赛俱乐部成长的影响因素。旨在探寻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强弱程度。结果表明:微观层面上,俱乐部内部的后备人才、一线球员和教练员等资源禀赋和核心能力是其成长的关键因素;中观层面的CBA联赛管理体制、商务运营和裁判员职业化是重要因素;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次要因素。当前,CBA联赛俱乐部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于微观和中观层面。基于此,建议:加速CBA联赛管理体制改革,让CBA公司充分行使职权,实现管办分离;成立CBA联赛裁判公司,逐步完成裁判队伍的职业化改造;重视后备球员的储备,完善培养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立足于俱乐部的长远发展,合理引进、使用外籍球员和教练员。  相似文献   

12.
外员使用的外部效应及其内在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员使用的管理一直是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引入经济学中外部效应的概念和理论,并借助于数学模型分析了外员使用对联赛效用的影响.并通过介绍环境污染外部效应的解决途径,分析了国外职业体育中的相应政策.最后以CBA为例,提出了总量控制与可交易外员使用许可证的建议,以使外员的使用最大化联赛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休闲制约理论,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我国健身休闲产业之所以规模相对偏小、整体结构不优,原因在于文化、政治、社会及市场等方面因子的影响与制约。应着力破解各因素制约,培育和创新健身休闲价值观和消费观,完善健身休闲产业促进政策,丰富场地设施及人才资源供给,以创新驱动健身休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健身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外籍球员的引进管理既是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中超俱乐部高薪引进外援在业界存有国内球员的生存之忧以及中国足球发展的利弊之辩等的不同声音。基于此,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超足球俱乐部高薪引进外援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概述近年来中超俱乐部高薪引进外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中超俱乐部外援引进的利弊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高薪引进外援是世界职业足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可促进中超足球联赛赛事品牌的推广以及我国职业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当前中超俱乐部高薪引进外援存在着球员溢价情况严重、转会市场经验不足以及俱乐部建设规划不善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国际交流,洞悉国际球员转会市场规律与方法、促进我国职业足球经纪人建设、优化俱乐部的内涵式建设与发展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超联赛近几年蓬勃发展,许多外籍球员不远万里来到中超发展,其中不乏大牌球星,这不仅提高了中超联赛的社会关注度,也改变了中国足球的生态,提升着中国足球的水平,而联赛水平究竟如何,联赛的进球特征是最直接的数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8赛季中超联赛进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8赛季中超联赛进球数再创新高,共计768个,场均进球3.2个;进球最多的区域为3a,其次是3b,第三为7区;进球数最多时间段为61~75min,其次是76~90min,第三为46~60min;最少的时间段为0~15min,下半场比赛进球比上半场比赛进球高出90个;2018赛季中超联赛中,右脚进球381个,其次是左脚进球219个,再次是头球160个,进球方式主要以运动战为主,进球566个,定位球为辅,进球202个;2018赛季中超射手榜由国内球员武磊打破了外援垄断射手榜第一的局面,但国内球员与外籍球员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射手榜还是以外籍球员为主,射手榜前20名中,18名外籍球员,只有两名国内球员。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水平篮球比赛负荷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理解和把握目前国内高水平篮球队比赛负荷的特征和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篮球运动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5-2006赛季CBA决赛以及2006年CBA球队夏训教学比赛的负荷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CBA联赛的比赛负荷表现出显著的间断性特征;CBA主力队员整场比赛移动距离在3 700~5 500 m之间,单位时间(每分钟)内的移动距离平均在117~135 m之间,而且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内线队员活动范围要远远小于外线队员;运动员的下半场比赛中体能明显下降;CBA教学比赛的对抗性不强,负荷强度较低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NBA外籍球员的历史回顾,发现外籍球员加盟NBA的比重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促进了全球篮球水平的提高和各种不同风格、流派的打法更好地融合。NBA向世界推广,使篮球运动的价值和功能因为NBA而更加发扬光大。我国应积极申请与NBA合作,提高篮球运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CBA联赛15年引援史尤如中国篮球运动进入新世纪后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CBA联赛的引援史,籍此透视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滞缓的原因,找寻突破瓶颈的方法。分析表明:家长式管理与职业化管理需求的矛盾,先进运动理念本土化遭遇梗阻,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环境的失衡等因素成为阻碍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完善竞技篮球运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正确认识与把握欧美先进运动理念,培育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竞技环境才能够突破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