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古代名片也称为“帖”。如《范进中举》里张老爷来拜见范进时,就先请人送来“大红全帖”。古代拜见投帖的历史很久。秦汉之际,人们拜访谒见时,就开始用名帖来通报姓名了。但那时没有纸张,名帖只用削竹木而成,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西汉时称作“谒”,东汉时则称作“刺”。  相似文献   

2.
名片是通姓名用的卡片,古人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项刺在削好的竹片上或写在纸上,叫“谒”或“名帖”。《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就记载了一个与“谒”有关的故事:刘邦引兵经过陈留,郦食其“踵军门上谒”,要见刘邦。使者进去通报,刘邦正在洗脚,见使者说是儒生,就  相似文献   

3.
名片源流探     
名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当今社会用得较为普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国古代早就把名片作为一种晋见交往的工具,并且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本文就名片的源流进行探讨,以求对名片有个更全面充分的认识。一、“谒”与“刺”名片在古代有很多称谓,据考,最早的称谓应该是谒。司马贞索隐:“谒,谓以札书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载钱谷也。”这里的“谒”就是写着贺礼和姓名的名片。“谒”为名片,一直沿用到元代。  相似文献   

4.
漫话贺年片     
每逢新年,人们都喜欢用贺年片互致祝福。 贺年片,古称“谒”、“刺”、“帖”及“门状”等。早在东汉时,人们喜欢将题有自己姓名的纸卷或画上象征吉利的花卉鸟兽图案的名片赠给知己,这是早期的“贺年片”。南宋时已风行“贺年片”了。明代的贺年片,大多用梅花笺  相似文献   

5.
丁清 《文教资料》2013,(35):52-54
早自汉晋时期的名谒,到元明清时种类繁多的名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代的名片大致可以分为汉晋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其使用范围、格式、体制等方面的一步步转变,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人的人际交往思维的不断变化.现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名片的演变历程尚有模棱两可之处,对其中折射的交往思维尚未做纵观的、系统的阐发,本文试按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的源流,并试透过现象,阐发中国古人的人际交往思维在其中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名片 ,是当代社会人际间进行交往的一种工具。它客观地介绍身份、工作、职位 ,准确地提供联络电话与联系地址 ,在交往中减少了许多繁文缛节 ,增加了不少现代化气息。名片切忌不着边际 ,夸大其实 ;切忌乱戴头衔 ,自高身价。正确地使用名片 ,在社会交往与公关中已成必须。今天谈谈古代名片。名片早已有之 ,在秦汉时代已广泛使用的“谒” ,即是名片。“谒”用竹片或木片制作而成 ,上书姓名 ,有的还标上职级 ,那时还没有纸。“谒”比现在的名片要大得多 ,交往中 ,简单寒暄一过 ,马上递过“谒” ,即标示着正式交往、晋见、结识。汉代有了纸 ,“谒…  相似文献   

7.
名片史话     
名片,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相互认识、了解和交往的较为常见的工具了。人们相见互赠名片,既显得礼貌雅致,又省了纸笔之劳;既方便又文明。其实,名片在我国并不是近年才有,更不是从外国传入的,而是古已有之,盛行为习。名片,在古代名目繁多,最早称为“谒”,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  相似文献   

8.
关于提问     
老师问 有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太简单,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选择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明显的暗示性。有的教师提的问题又太深奥,如讲古诗《出塞》时,问“‘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不是指秦时明月,汉时  相似文献   

9.
陈霭生 《新读写》2020,(1):46-48
[探源]出自明代文征明《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刺朝来满敝庐。我亦随入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释疑]通谒:通报名片以求见。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报姓名的名片。敝庐:敝人的房舍。敝,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相似文献   

10.
古人很重视对孩子的“言教”,并且“言教”时非常注重运用生动形象、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决不是简单地讲大道理。比喻。这种方法就是把抽象的道理寓于孩子能够理解的比喻中。《胡笳十八拍》的作者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邕为了教育女儿懂得修养人品的重要性,就用“修面”来比喻“思善”。他说:“面一日不修,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对比。两峰对峙,双水分流,让孩子从对比中能更明显地判断是非,分清美丑。韩…  相似文献   

11.
春节过年,主题是欢天喜地的。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整个春节期间便是重头戏。什么叫拜年?古书上有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拜见)亲友,或(有的)止遣(只派)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的主题便是:尊老爱幼,广交亲友。  相似文献   

12.
支遁,东晋名僧,(晋书)无传,生平材料主要见于(世说新语)和慧皎(高僧传)。两书所载虽详,但亦有不少存疑之处,本文据此略作辨析。支遁,字道林,本姓姜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高僧传》(世说新语·言语)往引(高逸沙门传)所载相似,但“河东林虑”作“河内林虑”。按:林虑晋届司州汲郡,汉时则属河内郡,“河东”实为“河内”之误,此处是用汉时旧称。支遁本姓关,出家后始改“支”姓。据(释道安传):“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则支遁所从应为支姓僧人。佛教在汉地初传,并无明显的宗派之别,只是从师徒姓氏相袭的…  相似文献   

13.
名刺与名片     
张鸣 《中文自修》2011,(Z1):43-44
小名片是舶来品,但大名刺可是地道的国货。中国人普遍用名片,是改革走到1990年代以后的事,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看不太惯,嘲谑地称之为"明骗"。的确当时时髦的人们,名片所载的头衔,多半名不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6,(2):32-32
新年到了,同学们都要通过精美的贺年片向老师和朋友传达你们的祝福之情。那大家知道贺年片是怎么来的吗?贺年片的流传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从古代“名刺”发展起来的。“名刺”就是名片。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卷三《骨相篇》就有关于名片的记载:“车生谢遣相公,通刺倪宽,结胶漆之交,尽筋力之敬……”其中说的“通刺”,就是送名片。到了宋代,  相似文献   

15.
语言现象是可借助于数学方法来研究的.有一门学科叫做数学语言学,就是借助于数学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的. 如果我们用字母来表示一些相关的概念:秦——A,汉——B,月——x,关——y,那么,利用这些字母又可以组成新的概念。秦时的月——Ax,汉时的关——By;  相似文献   

16.
《方言》在说明词的地理分布或释词时,常使用“或曰(或谓之)”、“亦曰(亦谓之)”、“又曰(又谓之)”等术语,它们遵循一定的义例,“或曰(或谓之)”,“又曰(又谓之)”用于说解同义异词,包括同地异词和异地异词,“亦曰(亦谓之)”高于说解同词异义和同词异地。  相似文献   

17.
“不刺”一词,在金、元院本及以后的杂剧、传奇中屡见。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注家并不甚清楚。在解释《西厢记》第一折“颠不刺”一语时,王伯良日:“颠,轻佻也,不刺,方言助语辞。”凌濛初则以为是“没头脑没正经之意,在可解不可解之间。”  相似文献   

18.
名片作为现代社会交往中的“第二身份证一,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已经成为人们交往和沟通的桥梁。但当名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生手中时,它的“意味”似乎骤变。流传着“名片”,互递名片,成为一些学生的校园活动时尚。名片上赫然印着的内容,大多数是其父身居何职,其母现在何处掌握某权等等。名片已经由一种交往工具演变成虚荣心、攀比心的“包装片”。  相似文献   

19.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教的是言。“五四”运动以后,白话兴起,小学“国”改称“国语”,侧重于白话,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用语言;中学仍称“国”,侧重言,但加入一定白话。1949年  相似文献   

20.
试论唐诗用典的宗汉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宗汉缘于唐代与汉代具有多方面的可比性,符合诗歌隐秀含蓄的艺术需要;仿效汉人做诗的风格和方法。唐诗用典宗汉意识的表现主要为直呼唐朝为汉,借汉人名;借汉代事;用汉地名;用汉时物;用汉时官名;用汉人著作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