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科竞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有效途径。依据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目标和标准,以及学科竞赛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独特功能,本文构建一种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科竞赛体系,以促进卓越工程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具有自身特点,交运卓越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应重点加强工程道德的培养.首先应当强化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交运卓越人才专业相结合的意识,其次要突出明确交运卓越人才思政课创新实践教学工程道德培养的目标以及规范交通运输专业卓越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最后要创新性地设计交通运输专业卓越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并充分地实践这些项目.这些创新性探索大大增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工程道德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对专业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工程和创新内涵的分析,总结创新型应用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并根据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成长规律从提高工科学生工程意识和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教学理念,以期为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模式,推动和实现计算机教育内涵式发展,基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设计改革思路,提出培养计算机研究型人才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创新举措和具体方法,并分享了近5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成果。从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看,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教学实践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CDIO项目驱动为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将工程人才的能力培养标准转变为课程目标,并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堂组织、师资建设和课程评价中予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卓越人才培训工程"是沈阳师范大学党委通过党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工作。对卓越人才培训工程的深入剖析,结合高校基层党校建设情况,从党校体制创新、质量保障、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改革,服务人才培养以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校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学校和专业的发展需求,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德育教育、学籍动态管理、实践与创新、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车辆工程"詹天佑"班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特有的培养模式,对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项目,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文章分析了自动化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训教学改革必要性、实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卓越工程师实训教学改革进行探索。研究成果有助于培养自动化卓越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提高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依据我校卓越计划培养思想,结合我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以面向铁道工程行业、机械行业等相关的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探讨"卓越工程师"班级学生培养的运作模式,提出搭建"工程训练"与"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灌输到其他非"卓越工程师"班级学生的实践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的法律和法学人才,卓越法律人才的标准应当是稳定的基本标准和变化中的特殊标准的统一;同时作为新事物,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现有的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与指导理念、具体制度和教育模式上冲突;针对这些冲突,我们需要进行理念、具体制度和教育模式上的创新,从而保障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素质现场工程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亟需的人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人才培养类型。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等六个方面。校企联合是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基本途径,基于此,构建形成技术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应用导向的理论学习,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真实环境的实践应用,促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技术伦理的文化熏陶,强化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于优势潜能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卓越人才的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2.
示范性软件学院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采用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走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建立了面向产业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聘请优秀的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实施“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架起了一道教育和产业之间的桥梁;借助于开放管理的办学平台,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乃至全球优秀的智力资源,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的人才现状、面临的发展形势与人才的需求状况看,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创新能力薄弱、实践能力不强等诸多方面的缺失,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工科院校形成合力,从深层次上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矛盾,迫使高等工程教育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产学”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模式,应贯穿在整个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我院三年来的“产学”合作教育实践,归纳出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利益驱动机制;企业与学校之间利益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人才质量为基础,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机制;“产学”合作教育的规范化管理保障机制;构建以“企业标准与教育标准有机融合”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卓越人才培养目的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端人才。除教育部在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外,高职院校也应实施"卓越技师计划",笔者就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实施方法和培养路径做出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背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如何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目前高校工科专业的新课题.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当地环保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完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和改进利益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初步实践表明,创新专业学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现代基建行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提升学院办学质量,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就人才培养开展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制订培养目标,共建实践平台,由原来的通识培养转化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专业化课程体系和技术为手段,开展以企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型科研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验课程及大学生创新型项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还可以为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方高校土建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等方面,对土建学科与执业资格制度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实行产学研有机结合以及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能力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讨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首要目标任务——培养具有前瞻性和全球视野,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本质区别既源于未来技术学科所具有的不同于工程学科的主要特征,也源于对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定位。为此,聚焦这些区别,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六方面:学科专业/方向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研学产协同育人、国际合作育人等,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摘 要:以佐治亚理工学院工程学科为对象,从工程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四个方面介绍其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特点,总结其建设经验,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工程教育需要回归工程实践;工程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工程学科研究需要“顶天立地”;工程学科建设需要一流师资队伍;工程学科发展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