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自然”之道和虚静观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文艺观点,将它们与老庄的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和虚静观相比对探究,可以看出道家对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影响十分巨大,可以鲜明的感受到其中的道家存在。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关于“虚静”思想渊源存在几种说法,但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中的“虚静”是经过刘勰改造和提炼的新的概念,从直接征引的角度而言,“虚静”说来自于《庄子》。从思想吸收方面来看,“虚静”说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养份,保留了道家思想中养气的因素,摒弃了其中绝圣弃智的消极无为思想,吸取了荀子在“虚静”基础上进行新思维活动的积极态度,同时,可能受到了佛学思想方法的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逻辑结构杨东林刘勰的《文心雕龙》向被称之为“体大虑周”。就其体系之完整,结构之严谨而言,实为我国文论史上绝无仅有。在《序志》篇中,刘勰对自己论文的体系结构做了表白:盖《文心》之作也,本手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心雕龙》的篇首《原道》,历来争论颇多。我认为,以单一的儒家之道或纯粹的道家之道来解释《原道》,都是不足为据的。就“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一句来看,第一个“道”,当为道家的自然之道,是天道;第二个“道”,实则圣化以后的道,是圣人所体悟的并在文章里表现的道,乃道家的天道与儒家的人道的统合。在此基础上,刘勰进一步分析了文学的起源、本质、作用、发展以及特征等,建构起科学而完整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5.
<正> 刘勰的美学思想,即《文心雕龙》中的美学思想。《文心雕龙》主要是“言为文之用心也”(《序志》)。在谈“为文之用心”里,接触到美学思想,这里就其中部分的美学思想来谈谈。 道和文的美 宗白华先生在《艺境》里说,美学要讲“美感底客观的条件”和“美感底主观的条件”(5页)。刘勰的《原道》和《情采》,是结合论文来谈美感底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认为《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长期以来占主流;20世纪80年代,一批学者渐渐发现《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成分并不少于儒家;更有学者认为《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佛学;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不仅涉及《文心雕龙》的性质,也涉及为刘勰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内圣外工”是道儒两家共同含有的思想,《淮南子》正是以此来贯通道儒两家思想,以确立其政治主张的。本文从论证“内圣外王”思想的归属问题出发,对《淮南子》中“内圣”的形成──道家的“体道返性”说和儒家的人性修养说,及由“内圣”而达成的化民效应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明该书中既有道儒两家思想融合的一面.又体现了两家思想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齐梁时的《文心雕龙》“体大而思精”,有着深厚而广阔的文化背景,第一,六朝文学创伤的繁荣给《文心雕龙》的产生提供了反沃的土壤,第二,齐梁时代儒,道,释三教同时流行逞来的思想的活跃与解放,给《文心雕龙》的产生提供了大环境,第三,齐梁文坛复古与新变两种思潮的斗争为《文心雕龙》的产生创造了小环境,第四,魏晋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以及刘勰强烈的“树德建言”的欲望给《文心雕龙》的产生创造了理论批评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朱熹说:“渊明所说者庄、老。”(《朱子语类》)梁启超说:“他虽生长在玄学佛学的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  相似文献   

10.
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李平《文心雕龙》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包融性,它对于各家学说中有利于说明文学问题的观点,都加以采纳。至于贯穿《文心》全书的主导思想,则不外儒道两家,以道为体,以儒为用,体用结合,这就是《文心》之道。儒道互补:体用之道的文化渊源《文心...  相似文献   

11.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因此他的文论思想深受三教的影响,而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影响最甚。以《文心雕龙.序志》篇为切入点,可从人生志向、创作动机及论文方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创作的影响以及刘勰对儒家经典文学化的创造性阐发。  相似文献   

12.
鲁迅论《文心雕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尖锐批评刘勰因笃守儒家“诗教”而形成的保守的封建功利主义的文学思想: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尖锐地批评过刘勰神秘主义的文学源论;在《吃教》一文中分析过刘勰“杂拌儿”式的思想体系。但是鲁迅仍然充分肯定了《文心雕龙》的重大贡献:“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则”,并在若干体问题上进一步发挥了刘勰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集中表现在《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里。《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柩纽,亦云极矣。”意思是,他作《文心雕龙》是以道为本,以“圣人”为师,以儒家“经典”为楷模,参酌纬书,寻究《楚辞》的变化写成的。他认为文章的关键,也不过这些了。这是他对《文心雕龙》基本思想的概括,也是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佛道,有人说是自然之道,有人说是儒道,本文认为这个“道”是刘勰自己所体认到的自然人性之道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混和体。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是刘勰历时十余载精力写就的一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他对作诗论文进行了总结 ,注重文学的继承与创新。从《文心雕龙》这部巨著中 ,我们可以看见孟子的文学理论观“知人论世”对刘勰的影响。刘勰博览群书 ,杂观百家对各种文学体裁及作家、作品进行了分类研究。刘勰既通历史又晓人情 ,进而以窥文情。整个《文心雕龙》的创作就是一次“知人论世”观的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巨著。作为全书开篇的《原道》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理解整部书有着重要意义。在理解《原道》之前首先应理解其中"道"的含义。由于时代思潮的影响,刘勰在写作时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刘勰生活于佛道儒合流的时代,所以《原道》篇蕴含着复杂的思想。若从社会思潮以及刘勰经历对"道"追本溯源,则会理解"道"中复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云:“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这是《文心雕龙》“论文叙笔”的结构方法,本文以《明诗》篇为例探讨,并浅析“论文叙笔”的结构方法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是一部集六朝以前文学理论之大成,并不时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巨著。刘勰对情的认识是《文心雕龙》重点所在,全书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情的概念,情字见于全书达一百处以上,内涵丰富,角度多变,并且往往体现于情与其他范畴的关系(尤其是情与采的关系)的论述。 《明诗》篇先言诗之源起,引“诗言志”说,接着说到:“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日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按《诗纬·含神雾》云:“诗者,持也。”为刘勰所本。持有制义,“持人情性”就是节制人的情感。这本是汉儒因为言志说似有自由放纵之嫌而作的补充修正,有以伦理学之善去规范人性论之真的意义。是谓“情正”,并有孔子所概括的《三百篇》义归“无邪”为最权威的证明与范本,尽管这种概括本由断章取义与附会所致。这是儒家诗学重要原则之一,刘勰继承之,并且深信不疑。但是刘勰情感论的重点不在此。  相似文献   

19.
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曰:“《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刘勰《文心雕龙》以其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著称于世。风格论,是《文心雕龙》理论系统的一个有机部  相似文献   

20.
南朝齐梁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南齐以前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颇值得我们注意。可是,前两年,在“四人帮”的“儒法斗争决定一切”论的影响下,有的人竞把刘勰说成“尊儒反法的文艺思想家”,把《文心雕龙》说成“是儒家文艺观的一个标本”,妄图把刘勰划为“儒家”,从而彻底否定《文心雕龙》。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极端错误的。今天,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我们必须坚决肃清“四人帮”的流毒,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