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数学史这一学科的由来、发展等概念,进而挖掘数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微积分教学案例探究数学史对中学数学与大学教学的指导作用,阐述学习数学史对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铺垫作用,最后分析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生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它研究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的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研究数学家科研中的成败原因,研究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历史因素等,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运用一些数学史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因此,我认为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之中渗透数学史的教育将是当今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既对数学教师及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又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启迪作用.融合数学史教育于中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实质上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多元文化的意义,学好数学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4.
陈富丽 《成才之路》2014,(15):93-93
正在国际数学领域中,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各国数学界人士的重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关系国际研究小组的成立充分证明了其受重视程度。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做着积极的努力,新课程改革就是一项数学教育界的重要举措。数学史对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受到了许多数学家的重视。将数学史融入到中学数学教育中,完全符合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学习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能够理解不同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材中穿插了很多数学史知识,它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及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些数学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演变过程,从中领悟数学思想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外数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遗憾的是数学史知识常常被有些教师忽视.中学数学课本中明显地介绍数学史的就有十几处.有的是介绍数学家的数学成就,有的是介绍数学思想、方法,还介绍一些古题,涉及方面相当广.本文主要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各章节教材介绍一些数学史以丰富教学内容.1.在讲有理数时,可向学生介绍数的概念的发展.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最初是用结  相似文献   

6.
数学史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学相关内容有机结合,本文将就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各地数学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含数学史料的试题,丰富了数学试题的内涵,也引起数学教师的关注,认为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教学中要使数学史的应用深入到学生的认知层面,评估测试环节也应很好地体现数学史学习的方向。这表明,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简称HPM )的意义在不断地得到强化,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史的教学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第2期中,刊载了陈玉蝉同志“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一文.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应“通过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他说:“数学家、数学史家M·克莱因认为:‘历史上大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正是学生也会遇到的学习障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借助数学史帮助学生克服(或消除)困难,更好接受数学知识.”[1]  相似文献   

9.
陈秋彬 《教师》2015,(10):88
我们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如何利用定理和公式来解题,而忽视了数学丰富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历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让“数学史”在中学的课堂中发挥其教育功能,从而丰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研究数学史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数学素养。将数学史的有关知识与中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平时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故事的启迪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意挖掘数学史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适当展示有关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中直觉思维的研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  相似文献   

11.
吕有杰 《文教资料》2005,(2):172-175
研究数学史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数学素养。将数学史的有关知识与中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平时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故事的启迪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意挖掘数学史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适当展示有关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中直觉思维的研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  相似文献   

12.
数学史是学习数学方法论的基础线索,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的主要教材。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选用数学史内容,是当前教材、教法的改革,是全面贯彻课程标准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当前的中学数学课本中编入了比较丰富的数学史料,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成就、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以习题、注解、课文、附录等多种形式出现。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数学史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很早就被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成立于1972年的国际HPM研究小组标志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研究课题之一.我国也成功地开展了两次“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学术会议.可是由于目前我国中学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比较匮乏,如何把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案例偏少,再由于升学的压力、课时的限制等,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目前并不乐观,平时教学中教师较少融入数学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从数学史的角度去看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数学概率统计部分的教学中应注重数学史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概率的理解以及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统计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体现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将数学史贯穿于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过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勇于探索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并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6.
数学史与中学数学结合的几个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谧 《数学教学》2003,(5):45-47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研究现在已经受到一部分教师的重视.许多教师在运用数学史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将重点落在运用数学史的趣事上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在笔者看来,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从研究数学史的角度可以看到人类在数学发展历史上走过的弯路,可以成为突破中学数学重点和难点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对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本人对数学史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数学史教育的途径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学好数学、教好数学,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是数学教育的主题。可是,怎样才能真正教好数学、学好数学,却是数学教育的一大难题。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本身历史的一门科学,它能够充分揭示数学概念、方法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完整反映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家们为探求真理勤奋努力的真实写照。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中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学数学教育面临的尴尬和原因分析目前,中学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HPM理念进入中学数学教学,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要求日益凸显。HPM教学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学史知识、HPM教学意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都促进了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提升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重视对教师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培训、加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合作,真正发挥HPM教学对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强调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提出“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适当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标准》对数学史知识的加强和数学史界酝酿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不难看到数学史正把数学教育引向“数学文化”的轨道,数学史的介入将为数学教学注入青春活力,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