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意大利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比萨,著名的比萨斜塔就在这座城市,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也出生在这座城市里,他就是伽利略。  相似文献   

2.
崔鹤同 《下一代》2009,(1):40-40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学学习的时候,有一次搭一辆拉橄榄油的车,回在佛罗伦萨的家去。 车夫是个十分健谈而又一心想赚大钱的人,伽利略一上车,他就谈起了他那一个又一个发财梦破灭的故事和经历。伽利略对这样的话题毫无兴趣。可车夫却不住口地讲着。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中西部大学城、托斯卡纳省省会比萨市的阿诺河北岸、比萨大学附近的大教堂广场上耸立着世界七绝之一、举世闻名的建筑——比萨斜塔。它是比萨大教堂建筑群的一部分,为教堂的钟楼。这座斜塔因近代科学之父、著名物理学家G·伽利略(1564.2.15—1642.1.8)而扬名天下。传说伽利略曾在此做过自由落体实验。所以,该塔被科学界人士称为“物理学第一实验室”和“最早的加速器”。 比萨大教堂主体部分建于1062—1092年,比萨斜塔是它的第三期工程,也是教堂最后兴建的一座建筑,  相似文献   

4.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那里有著名的比萨斜塔。当伽利略出生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为了使他长大后能有所出息,父亲送他  相似文献   

5.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向来被奉为权威的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建立了落体定理。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并不予置信,而比萨城中阿诺河上繁忙的桥头却矗立伽利略的高大铜像,比萨斜塔因此更加扬名,从而使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斜塔风采。  相似文献   

6.
<正>跨入中学大门,我就迷上了物理,终日遨游在奇妙的物理世界。我最崇拜意大利杰出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尤其敬佩其勇敢攀爬上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所做的震惊世界的自由落体实验。此一伟大的举动顿使该塔名满天下。身为"伽利略铁杆粉丝",漫游意大利当然要专程拜谒(yè)坐落于比萨古城的比萨斜塔。去了古城才知道,包括我在内,每年竟有100多万游客怀着好奇、崇敬的心情来此拥抱斜塔。如雷贯耳的"比萨"一词也顺势而为,成为当地最响亮的名称,如比萨市、比萨镇、比萨大学、比萨酒店  相似文献   

7.
坚持科学真理的伽利略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生于比萨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还精通数学.伽利略从小勤学好动,领悟力强,才学惊人.1581年在比萨大学学习医学和物理学,1589年被该大学聘为数学教授,1611年成为罗马林塞科学院院士.1632年,伽利略因出版名著<关于托勒玫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而遭终身监禁.  相似文献   

8.
1564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在一座著名的建筑上做了测量地球引力的实验,这座著名的建筑就是比萨斜塔。比萨斜塔矗立在意大利的比萨城,它其实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是大教堂、钟楼、洗礼堂和墓地所组成的宏伟整体的一部分。由于建筑上的阴差阳错,这座斜塔的形象世人皆知。斜塔是圆形的,包括钟楼共八层。中间六层四周围着精致的连拱柱廊,据说这是受拜占庭风格或伊斯兰教的影响。斜塔是作为比萨城大教堂的钟楼而建的。建造时间是在1063年比萨人打败撒拉森人的巴勒莫海战之后100年。建筑风格系比萨罗马式。在其红白大理石相间的外部镶边,可以再度…  相似文献   

9.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学家。他生于比萨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还精通数学。伽利略从小勤学好动,领悟力强,才学惊人。1581年在比萨大学学习医学和物理学,1589年被该大学聘为数学教授,1611年成为罗马林塞科学院院士。1632年,伽利略因  相似文献   

10.
韩景春  孙忠宁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6):48-48,F003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他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但他从小就对数学和物理学感兴趣。在中学时期,伽利略就决心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准备到大学里学习数学。但是,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因此,父亲反对他学习数学,准备叫他做一个服装商人。伽利略坚决不同意。父子两人经过妥协,1581年,伽利略进入比萨大学学医。  相似文献   

11.
《快乐阅读》2013,(11):76-77
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  相似文献   

12.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他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他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问老师问题。哪怕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眼睛盯着天花板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越来越弱,以致每一次摆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摆动所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和略做了…  相似文献   

13.
1564年2月15日,咖利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那里有著名的比萨斜塔。由于家里很穷,为了使他长大尽量多挣点钱,他父亲想让他将来当个布商。为此,先把他送到学校里去读书。在学校里,伽利略刻苦地学习着,他很快就学全了拉  相似文献   

14.
吊灯在摆动     
意大利实验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17岁时在比萨大学学医。 1582年的秋天,他早早来到大教堂做礼拜。这时,教堂大门刚刚打开,伽利略便随着人们慢慢步入教堂。大厅里一片昏暗,礼拜还没开始,于是  相似文献   

15.
再谈分马     
1590年的一天,35岁的大学教授、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佛罗伦萨西北部小城比萨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也就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斜塔上同时自由下落,它们同时到达地面的结论,说明物体的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从而推翻了统治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亚里士多德"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4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是比萨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大胆怀疑,勇于追根求源,是科学创造的先导。打开群星灿烂的科学史册,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无一不具有强烈的、勇敢的怀疑精神。1589年,意大利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城里55米高的斜塔上,作了一次公开试验。他一只手拿  相似文献   

18.
《学子》2004,(8):43-43
“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长期以来,人们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这条定律深信不疑。但是,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教授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564-1642)却对它提出怀疑。因为他通过钟摆的实验发现,在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落体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为了证实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伽利略和学生在室内做了各种实验。1590年的一天,26岁的伽利略让他的学生,登上比萨斜塔,去做一个公开实验,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定律”。学生分别登上斜塔的二、三、五层和塔顶,伽利略指挥,学生依次让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往下掉。出乎人们…  相似文献   

19.
在进比萨大学的第一年,伽利略有了一次奇妙的体验。1581年,伽利略到比萨大教堂做弥撒的时候,发现头顶高悬的吊灯在慢慢摇晃,而且不管是大幅的摇晃,还是要停止时的晃动,所需时间竟然都差不多。这激起了伽利略的求知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念几何学及与物体运动有关的所有知识——物理学知识,最后发现了单摆定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必读》2011,(3):2-F0002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城里,是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整座教堂建筑分为主教堂、洗礼堂与钟楼),造型古朴而秀巧。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高54.5米,直径16米,全部采用大理石建造,重约1.4万吨。斜塔共有八层,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