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以建设健康城市为背景,提出并分析、讨论了体育健康促进及其必要性,构建了体育健康促进的目标体系。结果认为,体育健康促进的目标体系应该由体育健康教育、体育行为干预和环境支持3个方面共16个子目标构成;构建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有助于优化城市居民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上海体育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上海市构建体育文化大都市进行分析与探讨.上海市具有构建体育文化大都市的基础;上海市在城市规模、近代体育的发展、体育文化普及和城市精神等方面具有建设体育文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上海市制定了"十一五"体育发展目标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2004年~2010年)>等发展战略,为构建体育文化大都市提供了制度措施与组织保障;上海体育文化大都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发展目标,营造体育发展环境,探讨体育城市文化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分析后提出上海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加快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加强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社区体育组织与民间体育团体或协会的培育力度;建立健全体育活动竞赛制度;建立健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与监督体系和社区居民体质监测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咨询、宣传与激励机制;加强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场所及设施的开发、建设与改造;多渠道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一,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及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构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对接发展模式,按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服务功能,社会体育组织分类承接;建立面向居民基层体育服务需求的三级服务网络;强化社会体育组织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政府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孔祥 《体育与科学》2011,32(4):66-71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供给主体的基本要素结构,论述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同供给主体的构建模式,提出了实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途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模式,达到有效配置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健全的体育公共服务,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以指导和推动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我国体育需求特征、成因及未来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从体制变化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对居民体育需求的影响入手,探讨转型期我国体育需求的总体特征、成因。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体育需求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消费额并不高,消费能量受预期的不确定性、经济收入、社会保障有待完善等影响,并未完全释放出来;由于收入分配的差距、角色位置的不同,体育消费需求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层次性;观赏消费是转型期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继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分层次配置市场资源是扩大体育需求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是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从城市融入的角度,解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的困境。通过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实现身份转变;顺应城镇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公共体育一体化;消除心理隔阂,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加强社区管理,融入城市社区体育等措施来消解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主体、人力资源、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和绩效评估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目前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建立公民需求表达和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公共体育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机制,构建公共体育服务评估与监督体系等。期望通过相关制度建立起长效的公共体育服务机制,以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的根本落实。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发现与分析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认为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大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健康教育在教师综合素质中的比重;关注地方和学校差异,选择适用于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项目;多种形式充实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优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水平;拓宽学校体育经费渠道,改善体育设施和环境;构建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0.
朱伟  李莉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401-402,405
通过分析健康体育、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阐述3种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提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以健康体育为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身体健康、素质全面,而且可以得到一种享用终身的体育锻炼方法,保障身心的长期健康。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更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结合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掘体育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态度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对体育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积极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1加强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范围上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宏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构建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认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的构建是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4大主体要素共同作用和影响形成的结果,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的构建,对推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将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创新理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高校体育改革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校体育从指导思想、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存在着需要继续深化的方面,如: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理念;重视实践过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体育对于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组织体系、居民体育文化素养、体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出组织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运行机制的社会化、体育设施的现代化、居民体质的优质化等趋势。笔者顺此发展趋势提出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集美区居民健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抽样调查、数理统计、综合研究等方法,对集美区的体育设施、居民的健身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出我区居民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消费的特点及学区体育模式在我区开展的可行性。认为集美区居民对体育功能具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体育方式为突出个性的自发行为;体育消费在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有限、设施不健全是制约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实施和影响居民体育人口数量的客观因素。学区体育模式将是我区推广终身体育的极佳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终身体育是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社会和谐乃至国家兴衰的头等大事,终身体育思想下的北方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建设世界体育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完成高校体育的历史使命.通过研究总结出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内容为: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快乐教育.提出转变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更新教材,增强终身体育能力;激发兴趣,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完善师资,提高终身体育质量等实施途径,为全民实施终身体育,提高全民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综合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达城市农村体育保障的基本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社会学原理和经济学的原理探讨经济发达城市农村体育研究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础,其旨在于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农村体育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体育保障研究应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作为理论研究基础。农村体育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村落社区体育保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构建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城市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对传统保健体育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的作用着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指出开展传统保健体育有利于社区居民休闲体育选择需要、有利于社区自然环境建设、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居民终身体育锻炼需要.同时对传统保健体育在各城市社区开展中普遍存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这些状况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开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是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和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将韧性治理引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特定场域,对消解传统城市社区体育治理机制的粗糙性、脆弱性及碎片化特征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韧性治理理论指导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适用性,界定了“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内涵,认为我国城市社区韧性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乏连接性、服务供给粗糙、治理风险趋于复杂化及治理保障缺乏抗逆性等。研究探讨了城市社区体育韧性治理机制,设计了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社区体育服务靶向供给、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高效整合各方保障资源的城市社区体育韧性治理路径,以期提升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灵活性及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