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网络舆论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便利、有效的工具。但网络舆论自身由于所涵盖内容的混杂性和紊乱性,往往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校园网络体系的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契合,师生、生生之间网络舆论的链接对大学生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以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对高校网络舆论的认识,梳理高校网络舆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提出效能实现的具体措施,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正视挑战,抓住机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完善网络舆论疏导和监管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等是增强网络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特性、功能上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参与网络舆论行为的盲目性大于理性,舆论形式选择呈现多样,道德自律优于法律规制与技术封堵.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舆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据此,文章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宣传队伍的一部分,是连接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具有维护大学生权益、引导校园舆论走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等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也是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也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积极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化手段的兴起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手段,特别是网络舆论的兴起,促进了教学资源更新和教学方式创新.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该抓住时代契机,以网络舆论为载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校园文化、媒介素养等多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这对于最大化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有重要意义,契合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宗旨.文章将重点来探析网络舆论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与高校网络舆论传播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大学生道德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因此,坚持以大学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指导,才能够保证高校网络舆论传播价值方向的正确性,确保高校网络舆论传播能够承担其自身的社会责任,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加,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还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等。如何利用网络舆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杨 《高教论坛》2022,(10):95-97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可培养性,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认同、丰富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实践经验、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引导艺术、规范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等措施,来解决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培养的困境,提升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兴起的"微博"逐渐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之一。这一新事物不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特点,这同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此,高校应积极构建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建立虚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充分发挥微博的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2.
SNS平台是目前大学生广泛应用的网络平台,在传播方式、呈现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能够成为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尊重大学生网络主体、塑造教育者个性化的网络形象、注重教育者与学生的网络交往、坚持网络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但借助网络载体,不良舆论也呈泛滥之势,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大运用网络载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文化系列重要讲话为理论指导,消解网络空间舆论的负面影响,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4.
当前,网络舆论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和网络思潮的复杂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提出了新挑战。通过厘清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加强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网络的交互性、消遣性、虚拟性和网络上不良的思想误导了大学生的思想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网络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网络文明道德教育,坚持三贴近原则,搭建师生交互性平台,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利用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以及各大高校关注的话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新方向、新视野,其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拓.为了更好的应对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复杂的网络情势,占领高校网络舆论的制高点,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一支具备较高网络素养以及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发展程度日益趋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严重脱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日益受到网内网外两个舆论场的双重影响。如何让主流舆论占领新媒体阵地,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使其成为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正面影响,是当前时代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舆论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大学生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这些网络舆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作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和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网络舆论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网络正面舆论强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为实现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王永强  张宝娣 《文教资料》2012,(31):166-167,192
微博是一种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参与性、选择性、层递性等鲜明特征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它在高校的运用日趋普及,但它在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影响,改善高校对当代青年学生的舆论引导和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目标,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社交网络环境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只有积极融入大学生社交网络,保持对舆情的敏感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客观预估社交网络辐射力,方能做好新媒体、自媒体、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