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尤碧月 《今日科苑》2010,(8):311-312
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最佳途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确立了试验目标,运用适合学生实际的主体参与的方法,设计实施的步骤;并能在实践中获得了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参与型"教学,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双主体,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 师和学生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主要是把一个主体变为两个主体,调动起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并把两个主体放在同一环境中去认知 问题,促进教与学双方共同提高;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双主体互动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永恒 《未来与发展》2010,33(12):112-114
运用观察、访谈的方法,研究教学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结果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四个,即主体对理论学习的忽视;教学监控能力较低;教学评价落后和培训不到位,只关心"知"不关心"行"。据此,提出了四个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邓丹 《科教文汇》2012,(19):84-85
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学思想与方法不够科学,极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失去兴趣,教学效果自然无从谈起。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学方法要机动、灵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最好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另外,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该采取相关措施,解放学生的思想,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1]  相似文献   

5.
王亚红  王喆 《科教文汇》2012,(23):154-155
从高中起,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我要学"的主体意识是基础;开展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学是重点;进行情境交际提高语言素质是关键等方面阐述了高一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卢爱芬 《科教文汇》2011,(6):47-47,103
计算机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造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究——主体参与"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论、数学学习理论、现代学生观等为"探究——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教学中应遵循主体性、探究性、推迟判断、应用性等教学原则,在概念法则课、定理公式课、习题课教学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教学,同时提出运用"探究——主体参与"数学教学模式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程艳 《科教文汇》2011,(30):153-15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教学中信息的传递结构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体育教学信息传递结构中"主导"与"主体"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信息源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体育教学中信息传递结构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学一词本就是一"教"一"学"两种行为的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对象,是"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任何一方教学过程中的脱节都不能是教学活动圆满的完成,传统的教学理论大多强调两者中的一方的重要性而忽略另一方。叶圣陶的"善教说"启示我们不仅要"教",还有"善教",不仅告诉我们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还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唐超 《情报探索》2014,(5):37-40,45
从相互作用的主体、动力、机制、演进过程四个层面,研究了网络谣言与现实社会的相互作用。认为网络谣言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在参与主体"协同"动力的推动下形成的,遵循"聚集""非线性""涌现"机制,在网络谣言传播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认知活动,从而拓宽"毛泽东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毛概")"的学习渠道。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表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教学渠道,体现"毛概"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2.
曹小华 《科教文汇》2013,(19):20-21
搭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课课堂,是新时期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努力的方向。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做中学",强调让学习者通过模拟情境等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标下德育课程的实施要求。  相似文献   

13.
活动教学中的"活动"具有独特的规定性,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相对独立的实践性主体学习与发展活动。本文具体探讨了物理活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在各类活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4.
胡奇军  吴艳霞 《科教文汇》2012,(10):103-103,139
英语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最佳目标,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堂只是一味进行"满堂灌",轻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沟通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培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参与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并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洪兰贞 《科教文汇》2012,(14):14-14,18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一直以来中职德育课教学却总是出现"投入大、产出少、实效性低"的现象。本文通过介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希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贯彻实施中职德育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16.
齐明叶  王彦斌 《科教文汇》2010,(27):112-113
参与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浅谈电类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刚 《科教文汇》2010,(36):71-71,92
主体性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是以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的深化,也是职业学校电类课程的性质使然。提倡主体性教学,对改变不良教学状况具有更深远的指导意义。主体性教育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金秋科苑》2010,(6):246-246
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数据结构》课程“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和操作程序,分析了如何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创新的一个新型的,主动的教学模式。本文体现了项目教学方法在《办公自动化》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