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科普展览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新 《今日科苑》2010,(4):171-171
科技馆如何把各类观众和青少年吸引过来,科普展览如何达到科学普及的效果:科普展览既要传承模式,又需创新内容;既要寓教于乐,又需以乐促教;既要服务社会,又需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2.
面向新征程,科普协同联动是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助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科技馆“守护地球家园”常设展览,总结其联合社会多元化主体,开展协同联动的经验和启示,分析如何结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方优势,使科普效果和社会贡献实现最大化。政府机构可与多家单位合作共建展览;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其人才和资源支持;社会企业提供技术力量支持展品制作和布展施工;媒体依托数字化媒介,通过宣传和传播,提升展览影响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科普领域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掀起了信息传播的革命。科普展览作为我国现阶段科普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达到更好的科普传播效果,有必要从互联网时代的观众特征出发,分析观众的本质需要。本文从科普展览的发展现状说起,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科普展览面临的问题和观众需求的分析出发,提出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展览设计路径,就是要改变思维模式,以观众需求为导向,采用扁平化的共建共享设计模式,具备化繁为简的知识处理能力和展厅空间规划中的前瞻性,并优化展品设计人员团队构成,以期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普场馆已大量使用电脑网络、投影动画、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让观众亲身参与展项,展品与观众、观众之间彼此互动,这是科普展览增强吸引力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科技馆展览设计中使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不足以及与传统展览设计的融合等方面,探讨如何在科技馆更好的发挥新媒体技术作用,提高科技馆科普展览的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5.
科技馆展览作为开展科学教育的核心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科技馆展览宣传则是扩大展览社会影响力,实现展览科普传播效应再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创新展览宣传推广手段、提高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科技馆近年来新开发的展览为例,按照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两种宣传推广模式,深入分析其全周期宣传推广的特点与策略,并提出了科技馆展览宣传推广的新路径,以期为其他科普展览宣传推广提供借鉴,助力提升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叶洋滨 《大众科技》2013,(7):199-203
科技馆科普展览业务的开展很少与"营销"联系起来,并且不太关注观众(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文章以浙江省科技馆科普展览业务运营状况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总结观众的消费特征,研究观众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找出影响观众参观科普展览的因素,发掘符合观众意愿的营销方式。以此来提升浙江省科技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经济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为浙江省科技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应运而生,其中自然陈列馆是为教学科研和大众科普教育服务的主要场所,布展面积1500m~2,六大展区,600余件珍藏,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任务需要的同时又为周边社会观众的科普教育提供了特色资源,发挥着社会教育职能~([1])。每年举办各类主题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既拓展了展览空间和教育受众的范围,又丰富了区域文化内涵,将优势资源与社会共享,以展览与教育为核心、责任与义务为担当,为社会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8.
科教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利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科普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科普不仅成为公众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更是提升公众科教素养、发展创新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精心打造好科技馆文化,是科教馆更好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敖妮花 《科技通报》2020,36(8):111-114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互为佐使,前沿科学科普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日渐凸显。科普展览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前沿科学科普化,在传播科学前沿、拓展人类共同知识领域、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具有独特的客观规律。本文试图探寻和总结这一规律,并对基于科普展览的前沿科学科普化提供建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化教育,它的教育特点与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有相似之处;从内容上说,科普又是一种科学思想的传播,它的内容特点又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职能"相一致。因此,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成为高校图书馆需重要深入研究的迫切问题。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及科普教育现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公民整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将特效影院的科普教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解答。科技馆中的特效影院作为科技馆展览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馆特效影院的展览教育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而作为影院它不仅仅是一部影片内容的展示,而是应作为科技馆的一个展览项目进行展示。它的科普教育功能就如同科技馆的展品一样。观众体会的不仅仅是影片的内容,还应了解科技馆影院所具有的独特的科技内涵,本文对科技馆今后如何发挥特效影院的科普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芦静 《科技风》2014,(7):48-48
临时展览作为科技馆常设科普展览的延伸和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时展览对提高科技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临展不断的快速发展规模和数量上也与日俱增,如何在特色上能吸引公众,是临展在策划和设计上首先考虑的问题,本文对临展的特点、重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方面讨论了科学家的科普责任:其一,考察科学发展历程,指出科普与科学家结伴而生,共生共长,是历史赋予科学家的任务;其二,分析科学活动两大内容科学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指出科学家既要坚守科学创新这一立家之本,又不能忘记科学普及这一发家之路;其三,体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情况,指出在大科学时代,投身科普事业科学家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线上科普展览越来越受到公众喜爱,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线上科普展览也成为科普场馆发展的新趋势,展现出强大的科普传播能力。本文梳理了线上展览开发的几种形式,并针对线上科普展览开发的特点及工作内容,从线上科普展览开发通用原则方面提出宏观要求,规定了开发一般流程,再从内容规划、功能配置、网络安全等3个方面综合提出通用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今后标准化工作落地提出3方面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探讨21世纪德育变革问题,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放眼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继承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遗产,又要考虑如何同世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进性、科学性东西接轨,既要考虑社会经济基础变化对德育的巨大影响,又要遵循德育自身发展规律,才能适应21世纪时代的要求,创造新世纪学校德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夏跃  吴科明 《科协论坛》2006,21(12):31-32
2006年9月16日~19日,江苏省科协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宣传部举办了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的科普展览。展出期间,观众络绎不绝,发放近1万份宣传材料,播放科普录像1000多分钟,先后共约5.4万人参观了展览:省委书记李源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副省长吴瑞林以及部分市、县、区领导也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7.
科普展览是实现科技馆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功能的重要载体。临时展览是科普展览的一种常见形式,和常设展览相比,临时展览具有展出周期短、选题灵活、题材更新快、时效性强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开发投入低,便于运输转场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重要活动之一,为期四天半的"创科驱动航天放飞中国梦主题展览"于7月2日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落下帷幕。7月31日,香港航天科普展览活动总结大会在中国科技馆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总结大会。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香港航天科普展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徐延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航天科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荆州科普工作服务人水和谐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昌琪 《科协论坛》2009,(12):42-44
科学技术普及,实质上就是不断地用科学文化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普工作既要结合实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强科技意识;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科普展品正从传统以静态陈列讲授知识为主向参与者深层次互动体验的展示方式进行转变。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大众对科技的兴趣和思考。笔者提出科技馆在展览展品设计中要考虑公众对于该领域知识的深层次需求,并以内蒙古科技馆"神舟飞船对接"为例,分析如何提高科普展品的互动体验性,做出与其他馆有区别的、具有专业馆特色的展览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