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境管制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虑了环境管制因素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中国1996-2008年期间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将对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加剧环境污染.(2)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FDI与环境之间表现为FDI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管制抑制了FDI和污染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二者都是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于我国长三角地区2003—2018年的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及拓展的STIRPAT模型以及环境库兹涅兹(EKC)理论,利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方法对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工业SO2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回归结果,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与工业SO2排放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技术创新促进了SO2排放,在环境规制约束下,技术创新对工业SO2减排有间接的积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利于降低SO2排放,在长三角地区存在"污染光晕"效应,但是环境规制会阻碍FDI流入,减少绿色技术溢出.在样本区间内,人口规模、教育对SO2没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促进绿色创新技术发展,并吸引高水平FDI,加大科技投资,加强绿色研发,提升区域教育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州市1983—2007年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人力资本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使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广州市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计量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促进了FDI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但是却没有发现广州市的FDI和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证据。进而提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在引入FDI时更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5,(8):9-13
选取全国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经济增长的新型衡量指标,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外资(FDI流入)、环境污染、环境治理投资和经济增长四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并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了FDI流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短期内能显著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导致环境污染加重,长期来看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但FDI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同时环境污染不是FDI流入减缓的主要原因,而环境治理投资对FDI的负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概述了国内外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其特点,并分析了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公德意识与治理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环境污染与环境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其特点,并分析了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公德意识与治理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我们有必要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支持。因此,笔者对研究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期刊进行了总结,作如下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8.
刘佳川  黄斐怡  王乐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162-162,170
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形成和对外贸易的直接影响出发建立外商直接投资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出口、进口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联立方程组,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理论采建立一个FDI影响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联立方程模型,从数量上分析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影响.  相似文献   

9.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晔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48-251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决定因素,重点讨论了产业集聚、技术缺口与FDI的相关性,并对相关决定因素和FDI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检验,提出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吸引外资进而促进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面板协整理论这一最新发展起来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以2000-2006年期间中国大陆2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的经验验证中可能并不成立,FDI的流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同样也带来了技术,FDI的技术效应对于中国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海城郊地区为例,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城郊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上海城郊各区城市化进程与城郊农用土壤重金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上海城郊各区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近郊高于远郊;重金属在各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累积,累积程度排序为Zn >Cu> Cr> Pb;②Cu、Zn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等3项指标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b、Cr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将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Zn单因子污染指数、Cu单因子污染指数等3个指标作为因变量,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项重金属污染指标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的拟合曲线均呈现典型EKC特征,除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闵行区3项重金属污染指标已跨越拐点,上海城郊其余各区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标均未跨越拐点,仍处于EKC曲线的左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财政分权视角,以2003~2013年中国1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联立方程,探讨城市级层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人均GDP与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呈倒N型、负相关关系;外资的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确定,但能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13年省际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与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分布转移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影响沿线FDI布局转移的因素,得出结论: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分布转移与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正相关;环境规制强度、制造业中污染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劳动力工资水平等对沿线国家FDI空间布局影响显著;沿线国家FDI在我国的地区布局具有显著自我累积效应.从合理环境规制的制定实施、区域差异化利用外资等方面提出提高外资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勋  王杰 《资源科学》2018,40(4):851-861
中国式分权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带来的雾霾污染问题也引发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考究中国式分权、环境保护支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理,可以为中国城市雾霾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73个重点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环境保护支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无论是财政支出分权、还是收入分权亦或是财政自由度均与雾霾污染呈显著正相关,环境保护支出与雾霾污染呈显著负相关;②财政分权与环境保护支出交互项与雾霾污染呈显著负相关,交互项系数远小于财政分权系数;③经济发展程度与雾霾污染并未呈现出“倒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呈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提出: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考核体系,建立官员终身追责制度;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改革环境预算软约束问题;推进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世界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其外部性常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迄今为止,世界上典型的工业化国家都未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中国工业污染主要来自制造业,而制造业引进外资的比重较大.因此,在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过程中,确定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设立合理的环境标准,从而减少制造业向中圆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大,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显现出来。本文就如何控制公路交通所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系统阐述了其控制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不同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谦  高军 《科研管理》2011,32(7):157-16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采用1998-200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对我国东部与中西部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结果发现,仅有东部地区的这三项指标与人均收入成倒"U"的关系,而EKC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并不存在,中西部地区不同污染物的收入-污染曲线分别呈现"U"型或线性关系。从回归结果上来看,中西部的污染加剧速度要快于东部。外商投资的流入已经使东部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好转,但在中西部还未看到这个迹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我国多年环境、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论证了总体环境质量水平与经济活动和环境资源条件的关系:通过与多个国家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结构性污染整体态势。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以及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全国平均环境承栽负荷在多项指标上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夏军  黄浩 《资源科学》2006,28(2):2-7
海河流域地处华北平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在全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近20年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与流域的经济发展极其不相适应。本文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即CGE)分析了海河流域水污染以及缺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中,同时将水污染作为一个单独的污染处理部门,通过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分析水资源、水污染治理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而建立CGE均衡模型。研究表明:海河流域水污染十分严重,和流域水资源短缺相比,水污染控制显得更为迫切。情景分析结果说明,通过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尽管传统意义的GDP有所减少,但绿色GDP呈增长趋势,社会经济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夏艳清 《软科学》2011,25(5):77-79
通过建立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区分了污染物排放-人均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更准确地描述了我国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的关系,为环境规制的制定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