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爆料"     
爆料:(方言)动词,发表令人感到意外或吃惊的新闻、消息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把"爆料"列为新增词语,2002年增补本未收录,2003年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未收录"爆料"一词.看来"爆料"是近两年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说“拉风”     
“拉风”是近年来的一个高频词。它可以作动词,义为“行为做事招摇”;也可以作形容词,义为“独特而张扬的”。该词虽高频使用,却未被《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新兴流行词语加以收录,当补。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尔”字下收有“尔耳”。注释是:“(书)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不过~|聊复~。”我认为。“尔耳”根本不是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不应当把它收录进去。《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都是只收“尔尔”,而未收“尔耳”。  相似文献   

4.
<新华字典>收录而<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的字有78个,<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而<新华字典>未收录的字有938个.对这些字未收录的原因,既从两部辞书的性质、用途等方面做了说明,又从这些字的使用范围、构词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总结.为辞书的编撰和修订过程中处理收字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和数据,对汉字的整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娟 《语文知识》2005,(9):26-26
许正元主编《常见错读错写错用字词词典》第37页对“乘人之危”的解释是:“乘:利用,凭借。指利用他人危难之时,进行要挟、打击或陷害。不能写作趁人之危。”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恰当的。《汉语大词典》和《汉语成语大词典》都收录了“乘人之危”和“趁人之危”。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使用“趁人之危”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6.
王旭 《语文天地》2015,(10):33-34
人教版高一教材中《论语导读》收录了《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教学实践中,多数学生对其中“乐”字读音颇感疑惑,《汉语大辞典》将“乐”标音为yào,“喜爱”义,而《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却未收“yào”音,面对古文中类似的多音字,在教学中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因为字音变化多而繁,多音字教学已经成为字音教学中的难点。目前,我们常用的多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词汇部分对比,本文从新增、减少、改动三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收录的大于词的词组、熟语、固定格式等“非词成分”的变动。认为这种变动背后体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三种理念:大词汇小语法、重视语块收录、口语与书面语兼顾。文章最后对《等级划分》中“非词成分”收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录像”而非“录相”、“录象”《汉语大词典》认为,“录像”亦作“录相”,“录相”居后且是“亦作”,这表明,汉语中尽管有“录相”,但远不如“录像”通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只有一种写法:“录像”。可见,“录像”是规范的,而“录象”是错误的。二.是“摄像机”而非“摄象机”、“摄相机”《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有“摄象机”,但未收录“摄象”和“摄像”。1996年修订本改为“摄像机”,且收录了“摄像”一词。这告诉人们:现代  相似文献   

9.
《周易》语词都颇具其书的特色,绝大多数被《汉语大词典》收录,未被收录的只有45个,本对这45个语词中的部分语词进行简要的考释。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点课题 ,它主要收录唐以后到清前期这一历史时期的新词新义 ,为汉语史的研究 ,各种层次的文科教学提供方便。全典估计六百万字左右 ,由八位教授分头撰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白维国研究员总摄其事 ,笔者负责撰写“Y”|“Z”两个字母百馀万字。现初稿已完 ,为了征求意见 ,特发表部分。  相似文献   

11.
君谟 《语文新圃》2009,(2):33-33
“法碣”、“法谒”与“法偈”这三个“词语”,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月第5版,2008年6月河北第384次印刷)和《古代汉语词典》(1998年12月第1版,2008年4月北京第21次印刷)均未收录。之所以提起它们,跟下面这道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的语文题目有关。这是道改错别字的题,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古汉语新词新义的发掘是汉语词汇史和汉语辞书编撰的一项重要工作,"理"、"举"、"收"、"处"四个常用词在中古时期有新义产生,而各大辞书皆未收录,所论四词或可补当前大型辞书的释义和书证.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工具书,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抱朴子内篇》(晋·葛洪)的研读,发现其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这些词语意义包括“倒装”的“倾囊,尽出所有”义,“功课”的“功劳”义,“谷积”的“谷堆”义,“历日”的“多日”义,“流漂”的“不固定”义,“晚暮”的“时间太迟”义。“役力”的“劳力”义,“在意”的“任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二册《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最后一段,引用了苏轼《赤壁赋》中的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前人们还据此概括了一个成语:沧海一粟。那么,此处的“粟”指何物?一般的辞书都释为粮食的“粟”或“谷子”“谷粒”。《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汉语成语词典》1986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辞源》1983年修订本 (2000年印刷)、《辞海》1999年版,在释“沧海一粟”时,都是这样理解的(分别见第122页、76页、1863页、缩印本1072页)。不少教材和选本,则对此未作注释,或许是编者认为它就是上面所指的内容,人们容…  相似文献   

15.
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把《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60几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分成具有“大”义、“覆盖、蔽藏”义、“覆盖、遮蔽、盛装物体的东西”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不明、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这几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简析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这60几个“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全球经济的融合,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字母词.比如CEO(首席执行官)、WTO(世界贸易组织)、NBA(美国篮球协会)等等.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字母词,而且数量在逐渐增加.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附录中收录了39个字母词,其中字母加汉字形式、英语缩写词形式差不多各占一半.2002年增补版中同类的词语收录增加到142个,其中字母加汉字的词占22%,英语的缩写词占77%,可以看出这两种词都有大幅增加,字母加汉字的词增加一倍,英语字母缩写词增加了五倍.但是,它一直都未收录"N".  相似文献   

17.
在《根有律》中发现大量的新词新义,这些新词新义在《汉语大词典》中多未收录。本文即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考察《根有律》中的新词新义。并指出书证提前例。  相似文献   

18.
请看今年的天津高考作题: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体不限。  相似文献   

19.
徐复岭 《现代语文》2006,(12):126-128
"这咱晚"、"那咱晚"等,是《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等某些明清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到的一组指示时间的词语,带有浓重的北方方言色彩.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未曾论及这组词语,《汉语大词典》及其他历史语文辞书或未收录,或虽已收录,但对其意义、来源的解释可疑、可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的真实含义和源流变化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20.
兰茂成书于1442年的《韵略易通》反映的是明代的通用官话,本悟成书于1586年的《韵略易通》是明代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标志。“韵略”是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特征,少数民族汉语的“易通”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