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长顺 《班主任》2013,(12):57-57
老师夸了我一句,只一句:“你写诗很有感觉,会有出息的。”  相似文献   

2.
老见有人写诗,写诗其实很容易。可按下法速成。题目统一都叫『无题』。第一句:在思维的________里(中), 评:在第一句的空格中可填任何表示场所的词,当然是用得  相似文献   

3.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是古今传诵的名作。前二句写诗人所见,描绘了登临鹳雀楼所看到的壮阔雄浑景色,豪放雄劲,气势磅礴,形成了一幅粗犷明快、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后两句写诗人所想,阐发了朴素易懂而意义深刻的哲理,渗透着诗人昂扬向上的奋进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盛唐时期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 ,堪称唐诗中的珍品 ,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写了诗人登临鹳雀楼时所看到的壮阔景象和诗人急欲登攀绝顶放眼祖国千里山河的心情 ,从而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四句 ,可分为两层意思。前两句为一层 ,写诗人登临鹳雀楼时所看见的自然景色。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写诗人向上望 ,向远处望 ,只见一轮明亮的太阳已依山而落。这一句点明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 ,同时暗点题中“登”字。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写诗人向下鸟瞰 ,是近景。“入海流”是诗人的想像 ,并非目力所及。…  相似文献   

5.
古人写诗,尤其是作格律诗,遵循的基本章法是起承转合。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下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格律诗中,绝句有四句,按顺序依次为起、承、转、合;律诗有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也就是一联。前两句是首联,称为起句,三四句  相似文献   

6.
《静夜思》学法指导设计汤建国万安县芙蓉小学一、教材分析《静夜思》这首五言绝句,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诗的前一句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所看到的景色;后一句写诗人由此而引起的思绪。全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课文右侧是一幅和诗的内容紧密配合的插图...  相似文献   

7.
项生 《新高考》2007,(10):10-10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练词、练句。使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是  相似文献   

8.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中,有两个色彩全异的。 先看第一个。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他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于是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也就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  相似文献   

9.
一位诗人曾写诗歌颂那些舍己救人的好少年,其中有这么两句: 你的生命如流星般逝去, 你的精神却似永恒的星辰 …… 今天,我要再给大家讲一个  相似文献   

10.
我要写诗,写一首很短的诗,只有一句或者两句,写在我的日记本上。它会像天空中的星星那样,调皮地眨着眼睛,一下,两下,三下。我要写诗,写一首愉快的诗。我要让别人看了后心情变得很愉快,然后我会睡在床上,做一个甜蜜的梦。我要写诗,写一首浪漫的诗。写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让他们在抢糖果的玩闹中长大。长大后,他们会变成一对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飞过来飞过去,就变成了公主和王子。我要写诗,写一首年轻的诗。它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它年幼无知,天真烂漫,青春活泼。我要写诗,写一首感人的诗…  相似文献   

11.
赵欣 《小学生作文》2023,(12):34-35
<正>总有小朋友对我说:“我还写不出很多字,怎么能写诗呢?”其实,短小精悍,本来就是诗歌最初的特点。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表达最真挚绵长的情感,正是诗歌的魅力之一。不信?你看看中国古诗,那些流传千古的名作,大多只有四句八句,但它们包蕴着丰富的情感、哲理,历经千百年而韵味不减,是不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中,有两个色彩全异的。第一个故事: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他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于是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就深入人心,受到人们喜爱。中国有多少诗人?古代流传下来的,恐怕不难知道;而在当下,这个数字就难以统计了。有一句调侃的话,叫做"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一方面是说写诗的人多如牛毛,另一方面是说读诗的人寥若晨星。其实,这是一种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误解,它并没有说出诗歌的真相。真相是热爱诗歌的人是很多  相似文献   

14.
重音和句意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书面语言又是口头语言的规范。准确掌握朗读重音,对于正确理解句意十分重要。如“我不会写诗”这五个字,每个字都可以作为重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而且至少能表达五种意思。(1)我不会写诗(你来写吧)!(2)我不会写诗(怎么说我会写诗)。(3)我不会写诗(不是不肯写诗)。(4)我不会写诗(只会朗读诗)。 (5)我不会写诗(写篇散文吧)。读了上面的文字,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重音或在括号中写出重音所表示的意义:(1)她是丁丁的老师。()(2)她是丁丁的老师。(她是不是丁丁的老师?)(3)她是丁丁的…  相似文献   

15.
宋朝诗人梅圣俞,勤于写诗,不论是吃饭睡觉,或者外出游玩,总是念念不忘吟咏。有一次,他和别人坐在一起聊天,忽然跑开了,并在一张小纸条上紧张地写下了什么,而后又把它丢到随身的一个袋子里去。事后,别人偷偷取来一看,才知道那里面装的全是诗,作一联或一句,预备他日应用。可见,梅圣俞的善于写诗,是平时勤学苦练,善于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字之师     
语出《唐诗纪事》。唐朝有个和尚叫齐己爱好写诗。一次,他写了一首叫《早梅》的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为了使自己的诗句准确、生动,就去请教朋友郑谷。  相似文献   

17.
【教学流程】A、激趣导人,感情奠基。通过一首小诗,认知毛泽东同志。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他就是会写诗的红色领袖毛泽东,他的诗词作品将古典高雅的旧体诗词同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改诗     
自居易写诗,力求贴近老百姓的生活,通俗易懂。据说他每写一诗,必对家中老妪诵读,老太太能理解的就抄录,不明白的就改写。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先就将其中的几句念给老仆人听:  相似文献   

19.
帝王好写诗     
在中国,凡帝王,穿上龙袍,坐上龙椅,找到九五之尊的感觉之后,都想在诗词或者在艺文上,表现一下自己。帝王写诗,少有数十句、数百字以上者,通常或绝或律,五言七言,四句八句,省功省力。而且,上句没有写完,下句早有人拟好呈上来;而且,只要写出来,谁也不敢当着陛下的面,说长道短,总是好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20.
作文范围及参考题目1、写一首写景或咏物的新诗,不必很长,自拟一个诗题。2、编两副对联。3、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写一篇诗评。训练提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不要求学生写诗。但是,如果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练着写几句诗,对于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水平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本单元训练的目的,主要还不在于写诗这种体裁,而是通过写诗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