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灿若星辰。 瓦格纳在19世纪下半叶给音乐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一个人改变了歌剧的命运,虔诚的瓦格纳主义者相信他不仅是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作曲家。对于那些崇尚旋律的人们,瓦格纳在他的歌剧中提供了“无止境的旋律”。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作为欧洲歌剧创作的代表人物,他善于把德奥民间音调和意大利抒情风格融汇在一起,创造莫扎特式的富有歌唱性的、洋溢着诗意的美妙旋律。莫扎特的歌剧音乐优美轻快,形象丰富多样。喜用比较淳朴的德国民谣作为歌唱的旋律基础,剧情的发展用管弦乐队恰当的加以烘托,并伴有人声歌唱,这些特征使得他的歌剧生命力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3.
多尼采蒂,意大利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大多都在表现声乐,他的歌剧因悦耳的旋律,并不复杂的剧情和简单地性格描绘而在当时受到观众的喜欢。本文简单介绍了多尼采蒂的生平,以及他的三部代表作品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4.
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创作成熟期的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作品,同时也是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在塑造薇奥列塔的悲剧形象上,威尔第着眼于旋律的创造。他塑造的旋律形象既继承了意大利的传统,又有着个性化的旋律特点。薇奥列塔的音乐形象塑造主要表现在薇奥列塔悲剧形象概述、薇奥列塔爱情主题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特别是他的歌剧创作具有旋律性和表现力,其中大部分作品被世人传唱到今。莫扎特对歌剧艺术的贡献是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莫扎特歌剧艺术作为人类音乐艺术宝藏之一,将一直吸引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相似文献   

6.
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契尼是19世纪西方真实主义歌剧巨匠之一。其一生创作了12部歌剧,他擅于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平民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文章以普契尼的歌剧创作历程为主线,探究普契尼歌剧创作的真实主义倾向、富有抒情性及美感的音乐旋律、东方音乐元素的成功运用以及独特的唱段形式等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7.
美扎特是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其中歌剧是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作品中处处洋溢着对道德理想的信仰,对正义、智慧、美德,爱情必定要胜利的信念.本文从基本特征及演唱技巧的视角来对莫扎特的歌剧进行探析,希望对鉴赏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瓦格纳改革歌剧倡导乐剧,将戏剧与音乐统一,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阐述了人类的许多严肃而深刻的主题。他的歌剧作品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美学观。他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欧洲音乐史上,意大利歌剧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大利歌剧所创造出来的形式、内容、旋律等给各国的歌剧作曲家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是德国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指挥家.1864年6月11日出生于慕尼黑.他是继瓦格纳、勃拉姆斯之后,德国涌现出的最重要的一位作曲家.在他8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音乐创作涉猎到各种体载.但最被人熟知的是他的交响诗、歌剧和艺术歌曲.他的早期交响诗创作中受到叔本华、尼采和瓦格纳的哲学思想影响.完成于1888年的歌剧<唐·璜>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在之后的<死与净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倡导了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音乐应该是表现人类发展的图画,不同的宗教、科学都揭示了人类的精神.在歌剧方面,一直到20世纪以后,施特劳斯才开始活跃起来.<莎乐美>、<埃莱科特拉>、<玫瑰骑上>、<纳克索斯岛的阿利亚德姆>、<阿拉贝拉>等都出自他的笔下.其中,以1910年创作的歌剧<玫瑰骑士>最为经典.这部歌剧以18世纪奥地利贵族社会为背景,深刻描绘了奥地利巴洛克时代的华美与颓废.全部音乐基于自然体系,有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维也纳圆舞曲节奏,管弦乐音响十分细腻.通过运用"不间断的旋律"原则,采用古典回施曲、喧叙调、咏叹调等,再现了巴洛克风格歌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歌剧中,旋律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一直是伟大作曲家们的不懈气追求目标。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在其歌剧《梦游女》中则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得此部歌剧百年来在欧洲久演不衰。  相似文献   

12.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最经典的一部作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仍然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如此有生命力,当然与歌剧中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堪称经典的音乐旋律密不可分。比才成功的刻画了卡门直率、热情、善变等多面性的性格,塑造出卡门、米卡艾拉、唐!霍塞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优美如歌、直入人心、过耳不忘的歌唱性旋律永远都是歌剧艺术征服观众的法宝,也是歌剧能够得以传承、流行的基本条件,在歌剧《卡门》中让人过耳不忘的旋律比比皆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仍然让后人念念不忘啊!  相似文献   

13.
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音乐旋律三个方面阐释了普契尼歌剧《图兰朵》所蕴含的一种自我想象性表达,表现了中西方看与被看、自我与他者之间明显的二元对立。因此,可以认为《图兰朵》是一个他者镜像观照下的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4.
提起柴可夫斯基,我们会想起他的作品、他的灵魂的自由、他的丰富动听旋律的歌剧、交响乐和其他形式的乐曲的美妙音响,他的音乐总是带有感情的表现,时而让人产生共鸣,时而让人难以理解。本文则是通过情感,民族性,独创性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歌剧序曲采用歌剧中的音乐主题,概括歌剧的内容要点。作曲家用各种音乐语言转化成阐释能力,把歌剧的内容转化成扣人心弦的旋律,为歌剧正式演出提供必要的铺垫。本文以罗西尼的喜歌剧《灰姑娘》为例,分析其序曲结构的"不完整性",从而进一步剖析序曲音乐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咏叹调《女人善变》是出自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一首最为出彩的唱段。轻快的旋律和赋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歌词,构成了这段传唱度极高的艺术珍宝,是欧洲乃至世界歌剧史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作品。本文就咏叹调《女人善变》歌曲风格、歌词、曲式、旋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艺术的革命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灿若星辰。瓦格纳在19世纪下半叶给音乐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一个人改变了歌剧的命运,虔诚的瓦格纳主义者相信他不仅是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作曲家。对于那些崇尚旋律的人们,瓦格纳在他的歌剧中提供了无止境的旋律。在圆舞曲的王国中,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这些天才只不过扮演了诸侯的角色,而国王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之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只要演奏一下《蓝色多瑙河》,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圆舞曲的全貌。它比任何作品都更雄辩、更精妙地在形式和精神上体现圆舞曲的精髓……然而,他说:我首先得归功于维也纳……我的全部力量根植于这片土地,我所聆听的悦耳乐曲回旋于它的空中,我的心陶醉了,于是写下了这些曲子。勃拉姆斯是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同时也是本质上的古典主义。他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他真正的交响乐的创造才能,他对复调、和声与配器法所有秘密的主宰力,还是与最美的自由狂想相结合的合理的乐曲……——编者  相似文献   

18.
威尔第,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命运之力》是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一部杰作,剧情跌宕起伏,悲剧情节引人入胜,旋律流畅,真挚动人,悲剧性的音乐和戏剧构思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笔者首先介绍了歌剧《命运之力》的创作背景和动因。其次说明了《命运之力》这部歌剧在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的欧洲歌剧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歌剧艺术家威尔第,一生创作了28部歌剧。从创作内容看,威尔第追求的是对人性的生命感悟和主观的生活体验,推崇个人内心情感表达和现实生活的写实:从创作形式看,威尔第在汲取前辈丰富营养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以声乐为主、以歌唱旋律见长的意大利歌剧传统。其“人性化”的价值理念,始终贯穿于威尔第一生的歌剧创作中。  相似文献   

20.
歌剧作为一种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强烈的戏剧冲突、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与精湛的舞台表演,成为歌剧艺术得以表现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辽宁歌剧院1995年首演至今的歌剧<苍原>,其音乐体现出了戏剧性、开放性、史诗性这三大美学特征.该剧已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歌剧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