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3,(12):2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苏红博士在1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把"关键事件"作为反思对象。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键事件在初始状态时基本上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情",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描述、分析,找出事件的普遍意义,并加以归类,使之成为关键事件。具体分为两类:一是反思教师以往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个体经验中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君子日三省乎己”说的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经常反省自己。克服缺点,修正错误,日臻完美。“省乎己”实质就是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不仅具有创造性而且具有动态性,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对象,所采取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有不同,既要体现与时俱进。又要体现与人俱进。默守陈规,抱着老经验不放是行不通的,必须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超越自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关键要做到三点: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06,(4):64-64
你们 “微观课堂”和“课堂教学事件”两个栏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贴近一线教师生活的栏目。“课堂教学事件”在形式的设计上既有来自普通教师的教学实践,又有专家的述评,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去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其实大多数一线教师不是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而是缺少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反思,缺少专家的引领。  相似文献   

4.
刘万海 《早期教育》2005,(8):i004-i004
对教育中的叙事研究目前基本存在着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另一种是狭义的,专指教师叙事研究。如有的学认为,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总体来说,当前似乎基于狭义理解的叙事研究居多。  相似文献   

5.
教师反思研究与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反思是反思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是指教师把自我或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教师研究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正伟 《早期教育》2005,(12):I0005-I0005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从实践走向实践的过程。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及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来自于长期不断的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对个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入追问、审查和批判分析,以确认适合或属于自己的方面,并将其转化为个体教学经验的一部分。专业日记作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反思和叙事,其价值在于.通过反思让教师“探究他们在教育方面所经历事件的不同方面,让教师记录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事件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它们是如何影响他们的专业意图与行为的”,从而改造和促进教育实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7.
韩莹  黄忠 《早期教育》2010,(1):52-52
一、在自我反思中,促进成长 教师成长之路是“经验+反思”。我们要求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思想,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辉 《辽宁教育》2014,(3):48-49
以讲教育故事为内容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学反思的新形式,教师通过最深刻、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描述,折射出这些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以及价值.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笔者认为,教师写教育叙事与反思笔记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程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确实重视了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张辉 《辽宁教育》2014,(5):48-49
正以讲教育故事为内容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学反思的新形式,教师通过最深刻、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描述,折射出这些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以及价值。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笔者认为,教师写教育叙事与反思笔记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不但是高效教学的巨大推力,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在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教学反思,寻求高效,为“高效课堂”送来“及时雨”。  相似文献   

12.
关键教育事件是指普遍发生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对教师教育活动进程及专业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力与反思价值的重要事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关键教育事件研究都是教师教育的一项有新意的举措。上海市长宁区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关键教育事件的教师教育行动研究,在区域推进教师对关键教育事件的研究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不但是高效教学的巨大推力,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在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教学反思,寻求高效,为“高效课堂”送来“及时雨”.  相似文献   

14.
段羽  肖涛 《现代语文》2007,(1):98-98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坚持写课后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那么,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呢?  相似文献   

15.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关键教育事件”是指发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中),对于教师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关键教育事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创造“关键教育事件”,要找准关注的角度,聚焦关注的内容,对事件进行描述、反思和提炼。  相似文献   

17.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思性教学其实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而怎样才能使反思行之有效呢?我认为找准教学反思的“着眼点”是很关键的。  相似文献   

18.
反思促成长     
孙启民老师在《说反思》一文中指出,反思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把教育教学反思变成教师自身的自觉行动,而不是靠“规定”来完成的。其次,教学反思要有勇气,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不足,教师要敢于面对,要学会以反思为刃,切中肯綮地剖析自己的不足,剖析教育教学的不足,剖析学生的不足,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深化,反思后则奋进。这样,教师才能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9.
韩玫 《科学教育》2008,(5):1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是针对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和成功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制定而成,适用以指导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一方面应认真学习有关理论;一方面在工作实践中,能不断反思总结,真正更新教学方式,把课上“活”,把学生教“活”要教出自己的特点,教出个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它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且有助于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