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凯婷  朱中文 《科教导刊》2023,(24):122-12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加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能够唤起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继承国学经典,增强民族自信。文章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诗词赏析”课程为例,通过阐明高职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融入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音乐形式,它巧妙地将古代诗词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这种音乐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意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其中,《满江红》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通过对《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词曲和演唱处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中国古诗词歌曲所蕴含的意境,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既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针对目前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零散、碎片化、缺乏整体关联等问题,本文提出,要提高融入的有效性,需要围绕降低融入过程的“认知负荷”这一主线,通过赏析式融合、体验式融合、探究式融合等路径,构筑从数学知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到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融入新样态。  相似文献   

4.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继承、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这有利于增进世界各民族的跨文化交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关键,并且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第二课堂的丰富开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记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悠久历史。小学古诗词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食粮"。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背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大有裨益。本文从小学古诗词背诵的意义出发,分析了背诵古诗词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同时又指出了加强小学古诗词教学实践的措施,从而推进古诗词背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陈芳芳 《教师》2023,(24):9-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弘扬下去,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高度耦合。文章主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更有利于优化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程教学资源,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每一个民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道路上,都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保持本民族文化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在音乐教育领域,古典诗词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小学音乐课堂是启蒙孩童人文情怀、培养孩童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让古典诗词歌曲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焕发光彩,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探讨了古典诗词歌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以“剪窗花”的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欣赏剪窗花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实操剪窗花过程,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追溯剪窗花历史,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等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有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作用。诗乐本一体。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课前用音乐诱导学生,课中用音乐激发学生,课后用音乐收束,有助于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有助于其领悟古诗词之情感意蕴,感受古诗词之音律美与艺术美,能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小学古诗词课融入音乐元素,要适时、适度,配乐也要恰当。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政策贯彻实施的背景之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小学古诗词鉴赏课堂,教师应当借助于丰富的教学资源,将音乐元素、生活元素、趣味元素融入实践教学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为其学好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学校又是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的主阵地。深入调查了解到,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合体融入中确实存在很多难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合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语文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寻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基本途径,以便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魏晶 《甘肃教育》2023,(7):97-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途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从挖掘教材内涵、丰富教学方法、营造氛围等方面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71):51-52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对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影响力也是十分深远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文化合理的融入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保证学生能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以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对积极落实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也有重要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新唱”的形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中外名曲,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新唱的必要性,然后将配曲《桑塔露琪亚》与古诗词《关山月》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新唱,最后提出几点将“古诗词新唱”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文学素养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卓美莲 《考试周刊》2013,(25):187-187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经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演化汇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包括哲学宗教、道德伦理、语言文字、文学典籍、文学艺术等方面。中华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学习,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民族情感在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民族智慧和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和弘扬国学范畴的古诗词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大学生感知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民族智慧和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和弘扬国学范畴的古诗词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大学生感知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立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治国理念方针,努力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 法治教学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道德 与法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