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起义后,唐继尧率滇军入黔,颠覆了贵州的革命政权,疯狂镇压革命派和革命群众,实行倒行逆施的反动统治,为贵州军阀统治拉开了序幕,使贵州纳入云南政府控制之中,对近代贵州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1912年3月,唐继尧率滇军入黔,推翻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贵州军政府,滇军入黔开创了民国成立以来,以武力夺取邻省政权的先例,对西南政局有重要影响;其后在1923年唐继虞再次入黔。两次入黔都对贵州政治、经济、社会起了破坏作用,对贵州的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继尧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西南军阀的典型代表之一。他统治云南达十三年的时间,并控制贵州,染指四川,曾名噪一时,对当时的中国局势有一定的影响。唐继尧的一生是复杂的,对他的评价,史学界意见也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早在1912年他率滇军入黔,镇压贵州自治学社,窃取贵州都督时,就以封建军阀的面目登上了政治舞台;另一些同志则主张: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形成于护国运动之后,此前他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派范围的人士,具有革命的一面。我较赞成后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4.
辛亥滇军入黔,是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对这一事件,在自治党与宪政党的惨烈斗争方面,已有很多评论。但只着重说明滇军入黔与宪政党结合,镇压自治党这一点,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揭示其在辛亥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发生这一事件的阶级根源,及发生这类事件的历史必然性:要进一步从云南军政府、滇军北伐军、宪政党以及自治党等几方面的结合与对立的复杂关系中,来评价  相似文献   

5.
云南护国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及其光荣的历史地位,中外历史学家早有定论.但对护国运动的若干史实,以及主要领导人物唐继尧的评价等问题,至今仍众说不一.经考证认为:护国运动并非蔡锷到滇才开始;护国运动选择云南是历史的必然;唐继尧与蔡锷在护国运动中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继尧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他曾参加过辛亥云南起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在云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后来带兵驰援贵州革命,稳定了贵州政局。蔡锷调离云南后,唐继尧回滇继任都督。唐继尧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参加并领导了护国运动。如果没有他,可能护国战争的进展不会那么顺利,甚至不会在云南首先爆发。然而,史学界对他在护国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历来研究很少,即使有研究,评价也过低,本文目的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依据有关史料,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就云南护国起义前,蔡锷从拥袁以及在京期间同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西南地方实力派的联络活动等史实,主要说明蔡锷在云南护国起义发动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并以此肯定蔡锷是云南护国起义最主要的发动,应居首功,以别于“纯蔡锷发动说”和“唐继尧发动说”,“云南中下级军官发动说”和“孙中山、黄兴发动说”。  相似文献   

8.
滇系军阀是南方军阀中一支比较突出的军事力量。由于云南首先发动的护国战争获得胜利,滇军声威远播,其首领唐继尧成了全国的政治风云人物之一。滇军乘胜驻进了四川和广东,在以后的历次滇、川军阀混战中,和为争夺对广东护法军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滇军都是一支实力较强、颇有影响的军阀队伍。一九二七年,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云南亦发生了新、旧军阀的更替,滇军将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等人举行军事政变,推翻了唐继尧的军阀统治。接着,国民党新军阀取代  相似文献   

9.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作战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是滇军出滇后参加的首次战役。滇军第60军在战役中不惧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从而牵制了敌精锐部队,有效地配合和支援了友军。滇军将士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与骄傲,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0.
著名抗日将领欧百川欧百川(1894.8-1970.9),男,苗族,号学海,贵州松桃盘信镇柳浦寨人,我国著名北伐将领,爱国主义人士。1920年入国民党黔军,历任排长、事务长、营长、团长等职。1926年脱离国民党,追随贺龙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一师副师长兼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欧百川辞去参谋长职务.担任702团团长,赴前线抗日。1939年夏,欧百川先后任82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两次长沙会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