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均依照鲁迅先生界定的概念及研究范围来研究才子佳人型小说,形成了研究范围相对狭小及论题不断重复的研究格局。本文尝试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予以新的思考,希望能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读鲁迅对世情小说和人情小说的界定,在探究世情小说特质的同时,可证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是隶属于人情小说这一大概念下具有不同特质的两种小说类型,二者的关系是平行而非从属关系,世情小说更不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我国才子佳人的题材渊源甚远。唐传奇、宋元话本以及元杂剧等都对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古典戏曲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则更为密切。作为明代爱情题材戏剧的代表作,《牡丹亭》在故事结构、情节安排、人物设置、思想主旨、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对后世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晚明清初的才子佳人文学发展史中,中篇传奇已逐渐消歇,才子佳人戏曲走向兴盛。才子佳人戏曲不但影响了才子佳人题材的话本小说,更是才子佳人章回小说的主要母体。从戏曲到小说,才子佳人文学模式在晚明清初进行了跨体裁的承袭。这种承袭的发生,有戏曲模式业已成熟、小说内在发展的需要、市场的刺激、作者的自身条件等多重原因。这次承袭,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戏曲影响小说的一大例证。  相似文献   

5.
由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评点的《林兰香》是一部由世情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融汇、发展而成的长篇小说。有学者考证,这部小说应该成书于清初顺治、康熙年间。它在审美倾向、道德取向等方面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接受十分明显,而在叙事结构、表现主旨上又与才子佳人小说有着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群星灿烂的古代文学天空中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其中从微观分层的研究角度对明末才子佳人小说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了解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内部本身的演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受古代小说的影响不很直接,相比之下受戏曲的影响更为明显。作为才子佳人题材戏曲的代表——《西厢记》,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语言运用、思想倾向、表达手段等诸多方面,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们往往只注意《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判与否定,这是有失偏颇的。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借鉴与创新,阐明了才子佳人小说对《红楼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方面,林辰先生涉足较早,用力最勤。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相关论文400余篇发表,专著十余部出版。本文拟分几个层次,对20世纪以来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状况予以梳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程建忠 《都江学刊》2000,12(1):30-35
本就鲁迅先生对才子佳人小说 的述评,并结合对具体作品的考察,对才子佳人的小说作出了较客观和公平的评价 。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妇女观比较进步,主要表现在:称颂女子的才学智慧;主张婚恋自主,肯定其抗争命运的精神;赞扬妇女的传统美德。原因是受了文人学士雅文化的影响所致,文人雅文化的主要内涵是:看重才学,主张因才立身、求取功名;珍视自我,傲视世俗;认同封建制度与皇权。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观、婚恋观、艺术观三个方面对《凤凰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联系作者生平创作与时代背景,结合相关才子佳人小说,系统剖析了该作品的艺术成就,认为《凤凰池》在诸多才子佳人小说中独树一帜,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江南人文地理看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爱情婚姻的美满结局是一种普遍的模式。造成这种大团圆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才子佳人小说诞生的人文地理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江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风俗奢华,民心思乐,是孕育才子佳人小说团圆结局的温床。  相似文献   

14.
森鸥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具有与夏目漱石比肩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其早期浪漫主义作品更是起到了对近代日本文学的引领作用。但以往人们在论及鸥外早期作品的特点时,往往将着眼点放在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上。究其实质,对鸥外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着更重要影响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中国式"才子佳人小说"。该稿就鸥外早期作品所蕴含的"才子佳人"要素以及受中国式"才子佳人小说"影响的表现和原因尝试作一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诗文小说"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出现的一些羼入大量韵的言小说被孙楷第先生命名为“诗小说”。“诗小说”这种形式的出现与言小说的内部发展有关,也与一定的审美接受心理有关。小说中夹杂作为“第二语言”的韵来抒情、言志而不是写景状物的传统,可追溯到史传学和唐前小说中,才子佳人题咏、唱酬的模式受《莺莺传》以至《西厢记》、《娇红记》的影响甚大。这些小说中的韵的水平虽然低下,但它们仍是迎合了这样一种心理:既辑录了才子佳人的诗词与其本事,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雅的心理需求;又因写风月之事,具有相当的传奇性,而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形成了“及第团圆”的结局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离不开古代中国科举制度这一文化背景,它是科举制度的派生物;而明末清初这一特殊时期文人们普遍的“求补偿”心理是这一模式得以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男女双方的婚恋作为出发点,旨在探究这种小说类型中表现出向传统回归的方面。而这些回归在本质上又与之前的婚恋观有所不同,回归并不彻底,而是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以才子佳人小说为代表的古代爱情传奇构筑了古典爱情独特的东方神韵,然则结合古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爱情传奇的虚幻和故事背后深深的"幽怨"情结;在这些故事背后负心才子一直是民间批判的对象,而这些才子的变心其实也有深刻社会原因和现实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才子变心和古典爱情的"幽怨"一样是注定的。这种不可解决爱情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深深影响了我国古代爱情传奇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徐倩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107-108
女性弹词小说作家对才子佳人小说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欣赏弹词演唱的才子佳人故事,这对她们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阅读弹词小说可以发现,它与才子佳人小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是女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以特有的思维方式使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发生了新变,具体从故事发展模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