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3D生物打印人体器官有助于解决目前人类器官移植中供体严重不足问题,其应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合法供体。为防止相关违法犯罪活动,法律应规定有权进行3D生物打印人体器官打印主体应限于国家医疗行政主管机构批准的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应严格禁止3D生物打印人体器官的买卖行为,3D生物打印人体器官移植的使用范围应限于挽救生命或修复严重病损的器官,不允许被正常人用于"增强"人体机能。由于对3D生物打印的人体器官授予专利权将违反专利授权的道德要求,损害人类尊严,因而3D生物打印的人体器官不具有可专利性,不应对其授予专利权。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人体的虚拟手术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现代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前沿技术。高质量的个性化虚拟手术需构建人体组织器官可交互的几何、物理和生理模型,仿真复杂手术过程,评价手术仿真操作对实际手术技能提升的作用。虚拟手术技术涉及多模态医学影像智能分析处理、个性化人体器官混合建模、复杂手术现象交互仿真、手术仿真评价等一系列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可服务于手术机器人研发、远程协作手术、医疗器械研发等前沿领域技术的发展。未来,继续深入研究突破人体器官多维度多粒度虚实映射理论、个性化人体器官多尺度生理建模方法、人体器官生理信息模型库构建、智能三维虚拟人体交互仿真算法框架等关键技术问题,对提高我国虚拟人体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对推动手术研究与转化的模式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可以创造出各种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器官芯片也可以由其他细胞制造)。类器官就是用干细胞制造出来的微型器官,或称迷你器官,它们具有器官的某些功能。器官芯片并非硅电子芯片做出的人体器官的模拟器,而是含有人体活体细胞的生物芯片,当然,这种芯片比类器官更小。  相似文献   

4.
正3D生物打印机是一种能够在数字三维模型驱动下,按照增材制造原理定位装配生物材料或细胞单元,制造医疗器械、组织工程支架和组织器官等制品的装备。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利用一层层的塑料,而是利用一层层的生物材料或者细胞构造块,去制造真正的活体组织。器官移植可以拯救很多人体器官功能衰竭或损坏的患者生命,但这项技术也存在器官来源不足、排异反应难以避免等弊端。不过,随着未来"3D生物打印机"的问世,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在芯片上打造人体器官,听起来似乎太过玄幻。但是,进入21世纪后短短几年,生物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便成功将之变为现实。将人体细胞置于微流控体系中,通过调控培养环境,可以有效复刻人体器官的关键功能,进而用于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从肺、脑、心、肝的芯片,到肠、肾、血管、皮肤的芯片,器官芯片的种类越来越多,近年来又诞生了膝关节器官芯片。  相似文献   

6.
高彤 《科学中国人》2012,(24):54-57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技术材料,涉及亿万人的健康,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我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各类科技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都对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给予了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具有独创思维,有较高素质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生物医用材料专家涌现出来,他们立足本世纪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方向和前沿,制定出一项项行业标准,使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他们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出一批批具有产业化价值的重大专利技术,提升了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和集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体器官移植从动物器官移植和人造器官应用发展而来,其成功的前提是找到适应的器官源。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应用不仅受制于器官获得与否以及经济上能否承担两个方面,而且受社会大系统中诸多因素影响,并且要求社会作出相应的调适,就此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文章基于这几方面内容,从技术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如何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即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学是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新兴的科学领域。这一名称是1987年提出的,它是以应用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了解正常和病理的哺乳类组织的结构一功能关系,以及研制生物代用品以恢复、维持或改善其功能的一门学科。组织工程学主要研究包括用于直接移植或体外器官制造的干细胞培养;体外生成用于治疗目的的细胞种系、细胞衬里和器官;研制用于自体或异体细胞或器官包囊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制备可移植的活体器件等。这项研究为利用遗传工程制造生物仿生材料和人造器官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是近年来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属于生物高技术范畴。组织工程一词最早是在198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在华盛顿举办的生物工程小组会上提出,1988年正式定义为: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0)
3D生物打印已成为应对器官移植不断增加的新方法。3D生物打印提供许多技术特征,通过构建单个或成群细胞进入特定的部位并伴随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支架材料和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具有功能的生物组织结构,因此,也许可以按需提供具有灵活的个性化人体生物器官。我们将在此对3D生物打印技术的数个关键点进行综述,包括应用潜力和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1.
迎接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迎接21世纪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新浪潮,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因编辑技术是当今非常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医药、生物环保和农业生产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基因编辑相关专利和期刊文献的分析,从全球主要机构专利申请与发文情况、CRISPR技术专利概况、各国专利发明人的合作关系、技术流向分析、技术构成分析、主要创新主体现状等方面揭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基于对CRISPR技术的专利分析及其相关重要研发机构的专利布局分析,对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在原始性技术创新、产业化进程、国际合作、全球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及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定量分析创新主体的生物产业专利技术竞争力对于制定未来发展策略至关重要。采用Innojoy专利搜索引擎采集整理生物产业相关专利数据,通过分析广东高校生物产业相关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权项数、存活期、被引次数等数量、质量及价值评价指标,对广东高校生物产业各领域的专利技术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了解广东主要高校在生物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及发展态势,并为各高校在生物产业各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提供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大量实验技术的更新,生物大数据逐渐产生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首先,生物大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基因组数据、表观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组数据等多种类型。这些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规律。其次,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新发展和应用涵盖了基因编辑、精准医疗、药物研发等诸多领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然而,生命科学研究大数据时代也面临着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靠的科学发现等挑战。文章简要概括了生物数据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梳理了生物大数据组成、特点及来源,阐述并讨论了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下的共性问题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积累的数据量也急剧增加,Web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处理数据的专项技术,其优越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针对Web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别从web数据挖掘的难点、XML在Web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以及web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促进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它能够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陈莉  郑寿春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23):177-178,180
中药村产业既是关系到我国传统医学能否健康发展的产业,也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现在它正处于转型时期。从科技含量低的传统产业转向把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与现代前沿科学和健康新理念相结合的朝阳产业。本文将在分析现有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综合经济效益理论,对中药材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On the uneven evolution of human know-ho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long has been understood that the advance of technology, know-how more broadly, has been the wellspring of economic progress. It has been less well recognized that the advance of human know-how has been extremely uneven, very rapid and cumulatively great in some fields, like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ation, and quite limited in other fields, like house building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begin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is unevenness. At one level an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the sciences behind various technologies have advanced unevenly, but this only pushes the question back a stage; why the unevenness of scientific advance? The paper makes use of a comparison between medicine and education to make many of its points.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型工业化给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重要动力。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市化落后局面;采取多途径发展方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把握国际化发展趋势,推进信息化城市建设。这样,才能使中国城市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作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控制区划的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全国约有19.4%的耕地调查样点超过土壤环境质量限量标准。由于我国土壤污染程度的区域尺度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造成污染的重金属种类繁多、受污染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通过风险控制区划实现不同地区的风险控制和土壤修复。文章在介绍土壤重金属风险控制区划的系统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壤重金属风险控制区划方法体系,包括土壤重金属风险分区分级方法和重金属风险控制与修复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沈律 《科学学研究》1999,17(4):20-30
人类社会就象生物和人类自身一样同样具有生命现象,同样具有新陈代谢,生殖发育,遗传变异,进化分化等生命现象,我们把这种生命现象称之谓类生命现象。本文就是从人类社会的类生命现象入手,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遗传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并根据生物遗传学原理和生物类比方法发现并提出了“科学技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以及“科技规范因子( 基因) 的自由分离组合规律”和“科技遗传信息的矩阵分布规律”。据此对人类社会文明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分化的本质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