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三部分来对公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进行介绍.第一部分首先强调了施工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影响施工中工程造价大小的一些因素,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施工中科学控制工程造价应采取的一些方法和举措,以期能有助于相关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涅槃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圆寂”、“灭度”等。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转为印度古代的一些宗教的专用术语。佛教建立后将其吸收进佛教教义里面而加以阐述。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和欲望的诸苦折磨,也受生死的束缚,涅槃则是对烦恼、欲望、诸苦及生死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修行宗教实践,也就可以达到涅的境界。佛教对是涅梁。的解释很多,佛经记载有60多种,并且每个派别对此理解都不太一样,各有自己的说法。原始佛教认为佛陀强调灭的作用,把涅放在灭谛里面加以论述。涅槃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经验,超越苦乐,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3.
对李商隐的人生经历与佛教的关系、其诗歌中的佛禅体现以及其超越痛苦的禅学观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虽然李商隐与佛禅有着化不开的情缘,但由于其对人生过于执着,他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生的痛苦而达于光明的彼岸,永远也不能真正超尘出世,走向空虚寂灭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休闲的第三个境界表现为"陶醉与超脱",或称超越性境界,是审美境界的最高层次。儒家倡导的"乐以忘忧,超越世俗",道家追求的"逍遥豁达,相忘于江湖",禅宗训诫的"不离不染,来去自由",都是追求精神的自由超脱,自觉实现对世俗功利的超越,它们与西方在实现个体主义、人道主义、快乐主义和多元主义之下追求的"超脱"截然不同。儒、道、禅对休闲第三个境界的审美观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创造和谐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痛苦是人类求索真理时的不可遏止的冲动,苦难因而承载了非常积极的意义。智慧是对于苦难的洞见彻悟,是对于人世种种苦痛格外关切,智者有高贵的痛苦。佛教是摆脱痛苦的独特而伟大的不二法门,以苦为师,通过每个人自己的修炼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和对苦的解脱。真正的宗教精神自觉到单靠自己去除苦罪的能力毕竟有限,从而发生忏悔心,化出悲悯心,以接受超越的精神力量,便去从事道德文化践履,忏悔是精神超越的条件。"忏悔"来自佛教和基督教,中国文化阙如。武高寿先生在《境界与智慧》一书中,把佛教和基督教联系起来考察,把佛教放在世界文明格局中考辨,从提升境界、促进社会和谐、发扬社会批评、推动宗教与文明对话、厉行法制、倡导社会排忧解难等角度,从超越角度介入社会批判,开拓了研究新领域,首倡作为人学的"文化佛学",关注民生,立足现实,追求超越,是一种关注现实社会人生、世界和平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李梅的《现代汉语否定句法研究》进行了简评。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该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指出了该书尚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三部分给出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学习具有三重不同的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匠人",这一类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相对忽略教育理论,更加专注于方法和经验,只关心怎么做的问题;第二重境界是"精英",不仅包括一些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还有部分教育理论研究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但常常困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第三重境界是"教育家",他们习惯于反思和创新,能够透过教育问题的纷扰看到教育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伟 《中学教育》2009,(10):50-55,63
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自我超越”的思想和理念,对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运用这一理论观照和指导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我们主要要做到“三个超越”,即超越“职业境界”,努力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超越“心智模式”,不断克服旧有的观念与经验;超越“个人愿景”,让个人积极融入团队和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校变革要求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本质在于自我超越,教师要实现自我超越,应主要做到三个超越:超越职业境界,努力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精彩;超越思维方式,努力在思维转变中体会生命变化;超越实践方式,努力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强调生命超越境界,这不仅体现在人生哲学上,且体现在美学诗学上。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将人生作为审美境界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分四方面讨论了:儒道释的和谐、妙道、圆融的人生自由之境;孔子的十年一境和王国维的三个境界说;冯友兰的人生四层境界说;唐君毅的心灵九境和傅伟勋的生命十境说。强调从传统向现代的文化转型中,重新审理和关注中国文化境界说,发扬其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一面,使东方文化精神在新世纪的中西文化思想对话中重展其精神勉力。  相似文献   

11.
平等思想一旦进入宗教理解之后,就不再是纯粹现实意义上的具体诉求,而是与宗教的整体信仰体系融为一体,具有超越与抽象的特征。佛教平等观的向度主要体现为立足于“缘起论”的“空性”绝对平等,立足于“佛性平等”的人性、人格及道德完善意义上的平等,以及立足于宗教体验的境界论意义上的平等。佛教的平等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平等意识与平等诉求产生着复杂的影响,同时,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诠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主要是对培养英语专业的蒙古族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佛教心理学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研究凸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禅定及体证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传统思辨与实证方法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五册选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课本第6页注①:“[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静坐默念为修行方法。”这注释的前一句固然没错,后一句却大谬不然。据《辞源》的介绍,禅宗乃是佛教之别派,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后以衣钵相传,历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徒神秀、慧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的库玛教授指出现代语言教学处于后教学法时代,其提供的教学法框架使教师能超越教学法思想的局限,培养起建构系统化、连贯的、相关的个人实践理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自主能力。《超越教学法》这本书共十三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章,表示着宏观策略的哲学和概念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二章,具体分为十条宏观策略;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章,主要是构建个人的实践理论。最小化感知失配则是宏观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关于《超越教学法》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不少,但大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基于微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基于超越教学法下研究最小化感知失配,在借鉴本书中影响感知分配的因素后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希望对以后的教师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AHP方法与高等学校的教师评价,第二部分分析了AHP方法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总结出高校教师评价中应用AHP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且为建立更为完善全面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建设措施实施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快速涌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措施的建设作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分三部分来介绍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建设措施的实施,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实施安全措施实施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列举了一些当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这些安全问题的防止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适交往僧侣、皈依密宗,曾接触到一些佛教义理,其诗歌中常引用佛教词语,一些诗作中还流露出淡忘世事、追求清净的心理。高适创作十余首登,临佛塔寺阁之诗,诗人常在高阁巍塔上感叹造物高远,并联系佛教义理生发感悟。高适对佛教义理理解始终肤浅,诗中描述的澹然空寂之心灵境界,反映诗人于仕宦困境中矛盾犹疑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追求人生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文化注重人性修养、道德养成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推崇“圣贤”作为其境界追求;道家主张让人超越名利,通过出世修行,摆脱外在干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成为“真人”是其境界追求;佛教侧重通过“戒、定”获得“慧”,去除欲望,消除痛苦,最终达至“圆满”之境界。新儒家将传统境界学说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多层次”的境界思想。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文化成的过程,而境界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对于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培育有境界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想追求;强调体悟、践行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行动逻辑;注重家国一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开展境界教育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东省肇庆市庆云寺晚课诵仪式音乐为研究个案。通过多次在庆云寺的实地考察,并对仪式中的音乐和仪式轨迹进行录音和分析。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庆云寺的历史;第二部分是仪式中法器的认识和仪式的基本过程;第三部分是仪式音乐分析。通过分析,得知庆云寺晚课仪式音乐的特点为:音调起伏不大,用粤语演唱,是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佛教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