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梦的奥秘     
专家说,一项由健忘症患者和睡眠专家参与并涉及一种流行的计算机游戏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梦为何如此怪诞却又如此重要。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博士说,梦只是人体清除精神“收件箱”的方式。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其办法就是将记忆转移到文件柜中,存放到适当的位置。”他说:“许多快速眼动阶段的梦———即我们在深夜所做的非常离奇的梦———实际上是大脑在设法为记忆设立‘互见索引’。大脑在寻找互见参照,即梦里的东西是否与记忆中的东西相吻合。有时是吻合的,有时则不吻合。”他说,当梦与记忆不吻合时,…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所有艺术品都是由人制作的,都是假的。”那出为什么艺术精品价值连城,成为国家的瑰宝?因为它是人类创作能力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所以开头所说的话还应加上后半句:“作为艺术品,它是真的。”艺术精品会便人有“愉悦”、“崇敬”、“惊奇”、“同情”、“联想”、甚至“恐惧”的感觉。这些都是心理反应,精神享受。可见审美与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抓住梦的手     
在古代,人们相信梦预示着未来的命运,用梦占卜未来是一种古老且流传甚广的信仰,“周公解梦”的说法曾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但从科学的角度看,梦是个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民间的所谓“解梦”,以游戏的态度对待可以,如果太当真,也许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应有的烦恼。  相似文献   

4.
“百变女神”的诞生如果向100个人询问:“是谁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许没有一个人会想起“她”。让我们来猜猜?是衣服?是汽车飞机?是电脑?还是赫赫有名的互联网络?很遗憾,都不对。其实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被“她”包围着:从儿童玩具到仪器和容器,从计算机到电话机到汽车  相似文献   

5.
方瑜 《百科知识》2007,(11S):37-38
“想知道你在职场上值多少钱吗?”“你能交到知心朋友吗?”“恋爱中的你最怕什么?”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中,诸如此类的“心理小测验”到处都是;在网上,综合性的门户网站必有心理测验的专门页面,而各种论坛上心理测验的主题也永不过时: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张唯诚 《知识窗》2005,(12):50-51
梦中的"不速之客":睡眠性麻痹.科学家认为,在今天这个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里,睡眠性麻痹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  相似文献   

7.
陈勇 《科学与文化》2005,(12):36-36
如果分子有“两条腿”,能像人走路那样一步步运动:一条“腿”抬起迈出,而另一条“腿”还停留在原地作为支撑,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如果一群分子能像部队行军一样排成整齐的队列前进,那又会是什么场景?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07,(3X):1-1
睡眠与吃饭一样,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也说明了睡眠在一年四季里扮演的重要角色。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的现代社会,睡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把发明看得很神秘,认为那是专家们的事。其实,发明就在你身边,有时候开玩笑,也能“开”出发明来。例如:“一次性照相机”就是开玩笑“开”出来的。日本富士公司销售部长在察看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胶卷时,情不自禁地与开发部部长开玩笑说:“你们为何不在这些胶卷上装上镜头与快门呢?”这句玩笑话触动了开发部部长的灵感,他马上组织科技人员攻关,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在胶卷上装上镜头与快门”的任务,从此,“一次性照相机”便诞生了。创造发明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为什么有的人在开玩笑…  相似文献   

10.
梦床     
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与睡眠质量成比例。本文介绍的“梦床”能发出负离子和远红外线,从而引起梦一样的好心情而睡得香。△材料“梦床”能够放出负离子和远红外线的物质基础是“丹托斯通”和电石(碳化钙)。把这两种矿石织入纤维,制成一种轻便的床垫。  相似文献   

11.
随着3G业务的全面上线,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电信运营企业的不断冲击,员工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借助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一个新天地?2013年是我国的一个新起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是承前启后的大会,两会精神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实现强企业、强国的梦想。首先,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梦。胡锦涛在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次,中国梦是有世界闻名的拳头企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潘金宽 《科学中国》2007,(12):28-31
AAAV两栖突击车,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利器”,在其两栖突击车系列型号中最为先进,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亲昵称为“梦中情人”。这种先进的两栖突击车主要用于水上攻坚,与MV-22“鱼鹰”式偏转旋翼飞机和LCAC气垫登陆艇,  相似文献   

13.
郭炜 《知识窗》2007,(1):25-25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臣中行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哀、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君子谋划一件事,对这件事的开始、发展、结果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不是很难吗?这里“三不知”说得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邓拓在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时“始、中、终”作了很详细的阐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遇到“两头蛇”是凶兆。在古籍中有一则《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少年时“尝杀两头蛇埋之,归泣告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我今见之’。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必有阳报。子不死矣。’”  相似文献   

15.
《知识窗》2009,(4)
妈,我的运动鞋你给洗了没有?我妈:洗了部分。我:哪部分?我妈:鞋带。我:……洗澡后。因拖鞋上全是水,只听“咚”的一声。我四体投地啊,只剩脖子还仰着,那叫一个疼啊!我妈走过来问:没摔到脸吧?“没。”“那就好。”于是又回屋看电视了。  相似文献   

16.
古典名《西游记》中描写,齐天大圣孙悟空去赴蟠桃会,想偷吃玉液佳肴,便卖弄神通,拔下几根毫毛,放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喝声:“变!”,即变成一些“瞌睡虫”,奔向负责看守的众力士,使神仙力士们很快入睡,悟空乘机大吃大喝尽情享受。这神奇的“瞌睡虫”,在书中多次出现,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睡眠的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17.
宇宙中的一切,时刻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变”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光速不变原理”这一基本假设之上的,并由此推论出:光速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根据这一原理,现代物理学公认,光子的静质量等于零。笔者则认为,宇宙、世界都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有质量。质量是物质存在的标志之一、是物质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光子也是一种物质,它具有动能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有鉴于上,试问:既然光子的静质量等于零,那么又何以能谈它的动能?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热光源发出的光,其频率…  相似文献   

18.
白痴级产品说明书 有些产品说明很"白痴"—— ●吹风机:“睡眠时请勿使用。”(都睡着了怎么用!) 香皂:“使用方法——如一般香皂使用。”(那到底是怎么用呢?)天 ●冷冻食品:"食用方法——建议先解冻。”(只是建议而已) ●某饭店提供的浴帽外盒写着:“适用于一颗头。”(难道一次能塞进去两颗头吗?)  相似文献   

19.
白痴级产品说明书 有些产品说明很"白痴"—— ●吹风机:“睡眠时请勿使用。”(都睡着了怎么用!) 香皂:“使用方法——如一般香皂使用。”(那到底是怎么用呢?)天 ●冷冻食品:"食用方法——建议先解冻。”(只是建议而已) ●某饭店提供的浴帽外盒写着:“适用于一颗头。”(难道一次能塞进去两颗头吗?)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电讯一鸣惊人2002年1月8日,新华社电讯爆喜讯———我国地质部门在南海海域某区经两年多调查获重大发现:在该海域8000多平方公里范围的海床下蕴贮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专家们还发现,除南海海域外,我国东海海域也有类似“可燃冰”资源。这些重大发现,表明我国在今后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上将拥有极为关键的替补燃料作为后备支撑。那么,“可燃冰”到底是种什么物资,它的重要作用究竟在哪里,以及有关它的来龙去脉又是怎么回事呢?不妨请读者朋友先回溯一番曾闹得沸沸扬扬的百慕大三角区“杀手”之谜吧……恐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