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71例大肠癌患者耐药基因蛋白与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P-gp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无关(P>0.05);GST-π的表达与各个指标之间均存在相关(P<0.05);TS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侵犯深度无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UICC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检测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UICC分期、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GST-π在47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GST-π总的阳性率为61.70%(29/47),在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06%、83.33%、50.00%.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较高,且与耐药有关,应重视对乳腺癌中GST-π表达的检测,以便优化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的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0例膀胱癌组织中GST-π进行观察.结果:GST-π总阳性率为66.25%(53/80),在Ⅰ级阳性率为45.45%(10/22),Ⅱ级中阳性率为71.43%(25/35),Ⅲ级中阳性率为78.26%(18/23).结论:GST-π的高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有关,且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的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0例膀胱癌组织中GST-π进行观察.结果:GST-π总阳性率为66.25%(53/80),在Ⅰ级阳性率为45.45%(10/22),Ⅱ级中阳性率为71.43%(25/35),Ⅲ级中阳性率为78.26%(18/23).结论:GST-π的高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有关,且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4例乳腺癌、41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了细胞粘附分子CD_(15)检测。结果发现,CD_(15)。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9.8%和58.3%,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 01),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仅4例呈CD_(15)弱阳性反应。CD_(15)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CD_(15)表达阳性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显著高于单纯癌(P<0.05),组织学Ⅱ~Ⅲ级显著高于Ⅰ级者(P<0.05),临床Ⅲ一Ⅳ期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者(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在一组原发部位和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配对标本中,CD_(15)表达无明显差异性。CD_(15)阳性的乳腺癌Cath-D和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D_(15)阴性者(P<0.001)。结果提示,CD_(15)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环氧化酶-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阳性表达率为78.33%.环氧化酶-2在临床分期Ⅰ~Ⅱ期的阳性率(83.67%)明显高于Ⅲ~Ⅳ期阳性率(54.55%),两组间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环氧化酶-2阳性表达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病理类型及左右乳分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环氧化酶-2在肿瘤形成的早期过程中产生,可能参与或促进肿瘤的形成.环氧化酶-2的检测可能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72例喉癌患者耐药基因与临床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喉癌组织中的P—gP、GST-Ⅱ、TopoⅡ和TS,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72例喉癌患者中,P—gP阳性66例、GST-π阳性50例、TopoⅡ阳性28例、TS阳性12例。P-gp的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局部复发均相关,GST-π、TopoⅡ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S的表达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是否复发及GST-π的表达均与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结论:喉癌患者P-gp、TopoⅡ、GST-π、TS的联合检测十分必要,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术后复发及联GST-π可以作为判断喉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取乳腺癌标本72例,乳腺腺瘤30例,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STπ和TopoⅡα阳性率。结果:GSTπ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26.67%,在乳癌中阳性率为68.05%。TopoⅡα在腺瘤和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0.00%和50.00%。Ⅲ级乳癌中GSTπ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TopoⅡα则在乳癌Ⅰ级中表达高于Ⅲ级。结论:GSTπ和TopoⅡα在乳癌中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检测GSTπ和TopoⅡα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arase,GSTπ)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胃癌和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织中的阳性率。结果:GSTπ在胃癌和胃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14%(43/58)和37.50%(15/40),两者差异显著(P<0.05)。GSTπ在胃癌低分化组阳性率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GSTπ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检测GSTπ对提示预后及指导化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1例乳腺癌和38例乳腺腺瘤组织中TS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腺瘤的TS和ER阳性率分别为10.53%(4/38)和36.84%(14/38),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病人中TS和ER的阳性率分别为31.53%(35/111)和40.54%(45/111),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腺癌中TS和ER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相关性不明显(P>0.05).TS和ER在乳腺腺瘤组呈正向相关(r=0.077),而在乳腺癌组呈负向相关(r=-0.016).结论:TS在乳腺癌组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 5);ER在良、恶性乳腺肿瘤内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TS、ER对化疗药物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