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操、跳水等体育比赛中,裁判员的打分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名次。本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评分类体育比赛中各裁判员的裁判水平进行分析评价,评出最佳和最差的裁判员。这对于改进裁判工作、维护比赛的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平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节奏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锋  朱瑜  高岩 《中国体育科技》2014,(1):10-16,87
为了讨论不同水平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不同分段的节奏策略,运用被试间事后准则多样组设计将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按比赛名次的25%平均分成4组,分析各组个人最佳成绩、比赛成绩、分段成绩特征及组间差异。结果表明,1~4组比赛成绩平均速度相对于个人最佳成绩平均速度比例分别为98.3%、98.1%、96.9%、96.4%,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运动员的成绩比其他运动员更加接近于个人最佳成绩。第1组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异小,表现出前慢后快的"J"型抛物线型节奏策略,而第2、3、4组表现出前快后慢的积极性节奏策略。第1组的初始速度低于比赛成绩和个人最佳成绩的平均速度,但后半程出现加速甚至高于比赛成绩和个人最佳成绩的平均速度,而第2、3、4组却相反。结论:名次靠前的运动员重现个人最佳成绩的能力强于名次靠后的运动员。运动员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除了身体训练水平之外,选择适宜的节奏策略也非常重要。选择适宜的初始速度,能有效避免后半程速度的过度下降。战术考虑、环境认知等心理因素影响了运动员节奏策略的选择,采用适宜的节奏策略能在运动成绩和名次上超过身体训练水平高但节奏控制不好的其他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6、27、28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战术因素对优秀运动员取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争权夺标”战术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的运用“争权夺标”战术是指游泳运动员在比赛的预赛、半决赛阶段,分别根据所有参赛运动员的水平和实力,以争取夺得决定权为目标,在体力上有所保留、速度上有所控制,并确保能游进下一轮的情况下,按预先设计的速度进行比赛,取得决定权后再竭尽全力,力争游出更好成绩去夺取优胜名次的比赛战术。奥运会的游泳比赛是以争取获得好名次为主要目标,而目前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又需经过多轮。因此…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索一种对世界重大比赛的奥运会项目成绩采用追踪统计和综合评定,对实力采用对比分析和专家咨询的综合评估预测方法;对第25届奥运会的金牌走向、诸强实力格局、金牌和名次进行了中、近期预测,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通过巴塞罗那奥运会验证,可看出该方法:1,适合体育比赛的特点,较科学可行。2,对金牌的走向、前12名的实力格局的评估分析、金牌和名次的预测基本和实际相符。3,和国外同期预测相比,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继北京奥运会1500米自由泳比赛获胜之后,奥萨马·梅洛里(Oussama Mellouli)又一次获得了奥运会金牌,在伦敦海德公园中心地带的九曲湖取得了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的胜利,成为奥运会赛场上第一个在游泳和公开水域两个项目都取得胜利的人。他的对手们害个白这个突尼斯人的耐力、力量,尤其害个白他的速度,无论是200米短道游泳还是更长的距离,他的速度都很快。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继《计算训练法与间歇跑训练》之后, 又一篇介绍“计算训练法”在训练中实际运用的文章。 “计算训练法”由《成绩得分表》《速度表》《恒速表》《百分比速度表》《每公里平均成绩表》等几个主要表格组成。下面介绍《恒速表》和《百分比速度表》的使用。 一、《恒速表》 《恒速表》中简单列举了以恒定速度跑某种中间距离的时间。这里所指的中间距离即正规比赛距离之间的一些段落(如150米、300米、500米等)。训练时常常用一些中间距离跑的练习来发展各种能力,但往往对跑速难以确定和掌握。特别是想用比赛时的速度跑一些中…  相似文献   

7.
刘东升 《集邮博览》2012,(11):39-39
2012年7月28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游泳比赛中,中国16岁选手叶诗文最后50米冲刺,以28秒93完成,甚至超过之前不久男子400混冠军罗切特最后50米的成绩(罗切特的最后50米用了29秒10),以惊人的速度获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 4、第 5、第 6届中国大学生运动会 (以下简称大运会 )田径比赛各单项前 8名运动员成绩的统计 ,运用系统科学的建模方法 ,建立多种大运会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的预测模型 ,从中优选最适合大运会田径比赛男、女各单项成绩与名次的预测模型 ;并以田径比赛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单项前 8名运动员成绩资料为鉴标 ,建立波动差计算公式。应用最优预测模型和波动差计算公式 ,可预测下一届大运会田径比赛的成绩与名次。依据此预测的成绩与名次可为各省、直辖市备战大运会田径比赛提供信息依据。此研究方法亦可为今后预测全运会、奥运会等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离不开测量。例如,短跑运动员以速度快慢确定名次;举重比赛以举起的重量定胜负;投掷项目则以器械投掷的远度衡量运动水平的高低。我们保存的所有项目的纪录和科研数据,都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现代竞技体育。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对运动中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速度性项目为例,一九七二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男子四百米混合泳比赛中,瑞典选手拉森以4′31″981的成绩夺得冠军,而美国选手马基仅以千分之二秒之差屈居第二。第三届全运会期间,我国体育工作者对参加比赛的五千多名运动员进行了机能测量,共获各种数据近二十万个,如此大量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很快就得出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是很难获得精确的数据的。因此,必须加强对运动测量的  相似文献   

10.
对2004年全国少年女子篮球联赛中11支队伍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测试成绩, 技评成绩与比赛成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三者相互间均呈现出高度相关, 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测试名次与技评名次关系最为密切,技评名次与比赛名次次之。反映运动员速度灵敏素质的5 8m×6折返跑、反映专项耐力素质和运传投基本功的运传球上篮技术是决定全队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少年篮球比赛所设置的整个身体素质与技术测试项目中占有非常高的权重值。  相似文献   

11.
田尧 《中国钓鱼》2003,(3):16-16
目前全国性的钓鱼比赛,其最后成绩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将各单场分数相加,以个人总得分排定名次;其二是先排出单项名次,以名次分相加排出个人名次。  相似文献   

12.
二、比赛情况和有关动态 (一)比赛成绩和水平的分析 本届比赛水平很高,有70.21%项目(33项,其中男18、女15)冠军成绩超过了2007年世锦赛。与2004雅典奥运会相比,全部47个项目(雅典46项)有27项(59%,男16、女11)冠军成绩超过雅典奥运会。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游泳》2012,(6):13
0.0110月21日在柏林举行的游泳短池世界杯系列赛中,法国名将穆法特在女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3分54秒93的成绩夺冠,这个成绩距离世界纪录仅0.01秒之差,同时也是今年短池项目距离世界纪录最近的一次。3自我国选手张琳在北京奥运会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之后,中国男子选手频频在各大比赛走上领奖台,使该项目成为我国男子项目最具有竞争力的项目之一。截止伦敦奥运会比赛,在该项目世界排名前20名中,我国选手孙杨、李昀琦、郝运分列排行榜第一、第四和第五名,是唯一有三人入选的男子项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世界、中国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研究,分析中国速滑运动员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我国速度滑冰的战略重点;预测16届冬季奥运会速滑成绩以及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冬季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和名次,为决策我国参加冬季奥运会的速滑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经常观看、参与基层田径比赛,也参与过基层田径裁判执法工作,发现基层田径教练、裁判对判定跳高名次、成绩规则的理解和领会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笔者也曾就跳高比赛名次、成绩判定问题请教过十余名有经验的裁判员、教练员、体育教师(这些人中有不少参与、执法过更高级别的田径赛事),发现他们对跳高比赛名次、成绩的判定同样存在误区。下面就跳高比赛名次、成绩的判定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田径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竞赛项目,历届奥运会都把它列入必须要比赛的项目之一。而且在奥运会的主会场进行。除表现人类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等基本生存素质外。田径比赛更多地体现了竞技体育的客观、公平、公正和公开。田径比赛以时间或距离的长短判定运动员的名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历史的可比性(各项纪录)。国际田联为了使比赛更精彩、更吸引观众、更符合电视转播的需要,在竞赛中使用了大量高科技,  相似文献   

17.
在田径规则中有三处提到径赛项目的重赛问题: 1、在径赛的预、次、复赛中,按成绩录取最后名次时。有二人或二人以上成绩相等,如对下一赛次或决赛人数有影响,则总裁判可指定成绩相等者重新比赛。 2、决赛中如第一名成绩相等,而且无法判定名次时,应令其重赛。 3、径赛运动员在跑进中因故受到损失,径赛裁判长可令其参加另一组的比赛或下一赛次的比赛,或令该组重新比赛。上述三点,第一点和第二点不属于犯规后重赛处理范围,因此本题仅就第三点对决赛中因故受到损失的运动员如何处理问题,结合三个赛例从学术探讨的角度谈点看法,供参考。例一:第23届奥运会女子3000米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系统研究,分析中国速滑运动员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我国速度滑冰的战略重点;预测16届冬季奥运会速滑成绩以及中国速滑运动员在16届冬季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和名次,为决策我国速滑运动员参加冬季奥运会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000年奥运会男子400米栏决赛的八名运动员分段成绩与比赛成绩和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栏决赛的八名运动员分段成绩与比赛成绩为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法对400米跨栏跑提出新的阶段划分假设,并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假设进行了有效性和可靠性验证,最后认为该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高强度跑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评估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活动体能的变化特征。运用SIMIScout比赛分析系统对21名国奥队员和25名国青队员在 一个赛季里的比赛体能表现,及YoYo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比赛中的高强度跑动距离可以作为评价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 比赛体能状态的敏感指标;(2)描述了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活动距离,尤其是高强度跑动距离的变化趋势;(3)国奥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多于国青队运动员,国奥队运动员的YoYo测试成绩明显好于国青队运动员;(4)优秀青年足球队的中后卫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少于边后卫、前卫和前锋运动员;(5)构建了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跑动距离的评价标准,可应用于运动员比赛 中体能状态的评价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