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喜 《农村教育》2007,(1):125-125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是课程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实施本课程的最终追求;增强课程实施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实观课程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如果过于强化思想道德品质的灌输,而忽视人文内涵的教育,就会导致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性与生机的流失。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抽掉人文精神,一切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人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在课堂,洋溢人文之美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才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追求。这使得在品德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功名参与技能的培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安秀 《辽宁教育》2011,(7):80-8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5.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一、认识社会现象,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1.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培养主动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面向中高年衄小学生,该课程主要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基础,它以态度、情意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因此,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社会习惯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命教育处处体现,品德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生命的奥秘、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命教育处处体现,品德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生命的奥秘、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兰珍 《小学生》2010,(11):37-38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现阶段情况看,教师对《品德与社会》中的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比较重视,但是我们在对如何触动学生情感,促发道德体验,激发行为内驱力方面做得不够,总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学生的自主性不够。只有走近社会、亲近生活和走进学生心灵,孩子有真情实感了,情真意切了,有效的品德课堂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教书育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措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教师应牢固树立大德育观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品德学科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品德课是育人的重要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基于此,笔者认为,品德教学应努力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境界,真正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理念对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其综合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根本目标,积极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努力追求的教学目标。总结和归纳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和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需要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社会生活是课标的基础;提高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颇具生活性、开放性的综合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密切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激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是非,提升道德情操,是本课程追求的目标。本文分别从时效性、情趣性、丰富性、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对如何激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是学生与课堂的信息沟通纽带,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综合性课程。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小学中三—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