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操评分规则是国际体操比赛的规范性文件,对体操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和逻辑法,对1968~2001年间的9版男子体操评分规则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历程,结合问卷调查,并运用帕累托分析法,揭示了规则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体操比赛规则每四年修改一次,但因雅典奥运会比赛中评分出现争议,国际体操联合会决心对评分规则进行改革。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提出体操评分打破10分制,代表完美的满分“10分”将彻底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将是没有上限的世界纪录。此建议一提出在国际体操界产生很大影响,大多数国家对新规则提出了质疑,产生了争议,以至新规则比以往晚推出了两年。去年是执行新规则的第一年,所以要求每个体操教练员及运动员应正确的理解新规则,了解新规则,掌握新规则,笔者通过学习新规则,对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的评分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裁判学习班学习和实践,对新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体操运动发展的影响作了较充分地论述,对我国体操界贯彻执行新规则和推动我国体操运动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6届、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决赛评分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决赛阶段裁判员评分的误差较大,评分的区分度较低,研究表明裁判员对新规则的掌握水平落后于体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部分决赛项目评分数据的分析发现 ,裁判员的评分误差过大 ,评分标准也不一致 ,说明裁判员水平偏低 ,影响了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性。指出提高体操评分客观性的主要途径是 :在保证裁判员水平的前提下 ,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  相似文献   

6.
体操裁判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体操竞赛特点,阐述了体操竞赛中影响裁判员评分的几种因素,分析了裁判员评分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指出了裁判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旨在使体操运动竞赛向着更加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和依据此评分法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学体操技术的考核和一九八二年国家体委发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评分方法及体育课成绩的统一,对体操动作技术评定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评分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掌握体操基本技术,增强练习的积极性。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和体操运动的特点而制定的。考核动作的评分(百分制) 为了对每个动作或每套动作(根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体育考  相似文献   

8.
男子体操新规则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评分规则是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导向,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对男子体操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则每次修改都会给体操总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规则在动作难度、加分、重复、升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指导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实践的准绳。  相似文献   

9.
对2001年和2006年国际体联男子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新规则的实施对男子体操运动的影响与导向。本次规则的修订是体操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也是百年来体操规则变化最大的一次,正确把握和理解新规则的走向,科学合理地指导训练和比赛,是目前体操界同仁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008年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评述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笔者详细研读了 2 0 0 1— 2 0 0 8年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 ,对比了新、旧规则的异同。同时讨论了新规则实施后对体操训练所产生的影响 ,并为体操训练如何适应新规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从规则变化探析我国女子体操08奥运训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从2006年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变化探析我国女子体操训练对策,旨在为我国女子体操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一点参考依椐。  相似文献   

12.
The 2004 Olympic Games saw a range of judging scandals in the sport of artistic gymnastics that prompted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to make changes to the sport's judging system. Therefore, following these games,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reworked the gymnastics scoring system, where the most prominent change was the removal of the ‘perfect 10’ as the highest score possible, to be replaced by an open-ended scoring system.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en-ended system that was introduced in 2006 through examining some of the sport's key values – an approach loosely aligned with broad internalis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ual purposes of analysing what is achieved and the manner of achieving it are key values of the sport and are differentiated through the way judging utilises two categories known, in gymnastics, as ‘difficulty’ and ‘artist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ethod of judging ‘difficulty’ is an improvement on previous judging methods. Our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 and judging of ‘artistry’ in artistic gymnastics, however, reveals a less certain result.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初步分析,认为我国现代竞技体操运动发生了明显分化。一方面,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竞技体操,我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运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但另一方面,竞技体操项目的普及存在诸多不足,体操人口较少,特别是各级学校的竞技体操项目,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青少年中鲜见参加体操运动,我国竞技体操项目的基础并不雄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每次修改都会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和与之相对应的训练方法带来变革。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2001~2004年和2005~2008年的国际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的比较分析,探讨竞技健美操艺术分变化的特点,旨在为健美操的训练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体操世锦赛在德国斯图加特落下帷幕,中国体操梦之队占尽风光,美国女将成功反扑,罗、俄、日诸强囊中羞涩,奖牌分布更趋分散。在新的评分规则下,分析了当今世界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情况及中国体操队员的优势和不足,为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1996年以来五个版本的蹦床国际评分规则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找出蹦床项目的发展趋势,并探讨规则的演变对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变化对于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及心理能力等方面均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体操普修教学大纲术科内容设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沈阳体育学院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和沈阳市部分中学体育课的体操内容安排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和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现行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使用中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术科教学内容存在的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重点不突出和教学内容不全面问题,是造成体操课程教学滞后于社会需求的主要原因。优化、整合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开发、拓展"基本功"内容,注重趣味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是体操课完善教学大纲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竞技体操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体育社会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竞技体操所面临的挑战,提出要摆脱困境、再创辉煌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将竞技体操推向市场,使之溶入社会,扎根于社会。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体操与舞蹈交融的艺术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着体育与艺术、体育与舞蹈渊源关系的线索,以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为依据,阐述了艺术体操与舞蹈的横向交流,展望了艺术体操发展的艺术化趋势以及中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