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吉林省体育系统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中的运动员、教练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吉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后备力量欠雄厚,运动员数量与体育强省相比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建议: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加强教练员科研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中二线教练员偏少,部分项目教练员和运动员配比偏低;2 )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选拔范围主要以上海市为主,部分项目已经开始进行跨区域选材,选材中主观性因素所占的比例较大,选材的客观标准缺乏;3)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经费以体育系统的拨款为主,部分球类项目有企业赞助;4 )缺少优秀后备人才,训练经费不足,训练场地得不到保障成为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赛次数少,比赛经费不足,竞赛项目设置不合理成为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的关键是后备人才的竞争,后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现状的分析,找出我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制约因素为:培养模式单一、学训矛盾大、退役安置困难和教练员素质偏低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运动员培养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体育与教育的充分融合作用;健全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练员自身综合素质等发展对策,为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体上看,各项目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很不平衡,如何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发挥上海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优势,促进上海市击剑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在上海市开展击剑运动项目的13家单位中,选取了12家培养单位的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分析上海市击剑项目竞技体育人才的现状入手,探索扩大上海市击剑运动竞技后备人才队伍规模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击剑运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市中学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制定上海市中学竞技体育发展目标和措施。如提高上海市中学竞技体育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培养体系,加快中学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专职化、市场化建设,建立中学生运动员报考高等院校的"准入制",成立上海市中学竞技体育竞赛联盟。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等三方面对湘西自治州高脚竞技运动的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并找出制约湘西自治州高脚竞技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现代体育的冲击,导致群众练习人员减少;学校对开展不重视,导致后备力量减少;竞赛组织开展甚少,导致练习热情减少等。文章针对湘西自治州高脚竞技运动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意识,提高群众参与高脚运动积极性;积极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中,增强高脚运动后备力量水平;重视运动员的选拔和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提升高脚运动竞技训练水平等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旨在为高脚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社会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人才学等视角,针对我国竞技游泳下滑现状和影响发展的因素,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培养形式等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趋势研究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北京、上海、广州、辽宁等)、不同水平的游泳运动员以及他们的教练员、领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我国竞技游泳的滑坡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延长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出培养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我省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资源缺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年龄结构、学历状况等方面不合理.提出要对我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进行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创新,创建优良的人才开发环境;加强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再教育、安置和保障机制的建设;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人才资源高效整合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9.
罗玲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965-967
研究目的:分析并总结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为促进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SWOT-PEST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优势是上海市的经济、地理位置、国际知名度等促使运动的长期发展;劣势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少,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完善;机遇是国家及相关企业大力支持竞技体育的发展,国家体育转型时期为上海市竞技体育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威胁是与体育强国或体育强省的差距及基础体育发展制约竞技体育发展。上海市需要加强竞技体育队伍建设,提高群众体育基础,加大体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
略论竞技体育人才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我国优秀运动队和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教练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进行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走访座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交流与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完善我国体育人才交流制度和冬季运动项目的人才交流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参加2007年日照“铸福杯”沙滩排球冠军赛的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调查,得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优秀的后备人才和训练经费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沙滩排球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实施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海市体教结合经过20年的发展,其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运动项目布局、梯队结构趋于合理,教练员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费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缓解,人才培养初显成效。但也面临着“路径依赖”的强势惯性、体教两家工作着力点不尽相同、专业体校吸引力不断下降、人口基数低导致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等问题。在后奥运时代,运动员文化教育应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融入“科教兴市”主战略,全社会动员全方位结合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第七、八届全国残运会福建省代表队比赛的成绩,分析福建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指出影响福建省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经费不足、集训时间短暂、运动员老化、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队伍老化、缺乏激励保障机制等等,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出台相应保障制度、大力选拨运动员、调整教练员队伍、增加集训时间、改进管理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釜山亚运会和多哈亚运会田径奖牌榜及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并选取多哈亚运会中国田径队夺金项目与雅典奥运会相应项目的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运动成绩在亚洲处于首位,但仍存在项目发展不平衡、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及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等问题;继续坚持我国田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重点项目的发展是我国田径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指导思想、举国体制、政策导向、学校竞技体育自身积累的经验等方面,阐述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指出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在竞技体育资源利用、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及运动员队伍建设、教育与体育系统的协调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应以高校为龙头,建立学校竞技体育服务平台;大力构建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运动员在第2 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有历史性的突破,取得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出训练中的一些问题。只有深化训练体制改革,注重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改进训练方法与手段,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传统项目投入与潜在优势项目的开发,不断培养后备人才,才能提高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项目办学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提示 :我国体校教练员仅注重于把向上一级输送和成为国内优秀运动员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 ,没有把后备人才培养与奥运争光战略结合起来 ;以世界大赛前 8名作为成材标准 ,我国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成材率仅为 3.4 4‰ ;路径分析表明 ,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竞技效益主要只体现于国内比赛 ,而不是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  相似文献   

18.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6):1-6
从对上海运动员(包括引进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的分析,总结上海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奖牌及参加人数最多的游泳项目的发展特点,提出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训练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既有国际影响力、又能成为未来社会栋梁的新型运动员。并探析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奥运会为主要发展目标,在提高上海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辐射、引领中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法,以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结合权重的方法,探讨影响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因子有人力资源因子、经济科研因子和管理制度因子.其中教练员素质和能力、后备人才数量质量、教练员运动员事业心、经费投入、科研支持、奖励机制和项目布局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提出促进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因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因素。结果表明:制度环境、目标发展、训练输送、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项目布局等是影响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子。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削弱、后备人才输送渠道不畅、输送难等是制约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