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冰雁 《中华家教》2011,(6):36-37
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个人良好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家长,一定要有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生命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美好,才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才会努力去想办法提高自我和他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儿童生命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树立健康的生命态度。绘本切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因此,结合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绘本特点,综合探讨如何挖掘绘本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合理构建教育目标,设计生命课程体系,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利用班会给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育人的一条好途径。这需要通过班会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利用班会给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育人的一条好途径.这需要通过班会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发展服务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珍爱生命     
本期话题:珍爱生命。要珍爱生命,不应只包括人类,还要包括其他生物。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何其珍贵,除了人,其他生物也有"生存权"。同人一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追问     
铁飞燕 《云南教育》2011,(21):23-23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生命就伴随着每个人的生存,生活就每时每刻和我们的生命在一起。然而,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对待生命的首要原则就是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人与自我”范畴里的重要话题。本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美感,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体验,唤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感受经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是教育人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一、生命教育的内容(一)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珍惜生命,重建生命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人与自我”范畴里的重要话题。本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美感,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体验,唤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感受经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生命观指人对生命的看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的生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教育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2.
<正>在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思考。那么,如何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呢?本文提出,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热爱自然中发现自然之美,在乐于助人中发现交际之美,以及在珍爱生命中发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3.
现代德育必须要以人为本位,关注人的生命,即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以生命的成长与自由为终极价值,这是现代德育回归人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在珍爱生命,珍爱自己的主题班会上,学到了很多自我保护的方法。何雨婷和雷怡弘一起带来的小学生安全知识儿歌,让我印象深刻。这首儿歌里主要包含了《溺水自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生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的第一个话题,由“生命使世界美丽”和“它们也需要爱”两个主题构成。教材从自然界的生灵万物宏观引入,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  相似文献   

16.
金鹏飞 《考试周刊》2014,(57):150-151
本文主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文章主要从认识生命的由来、懂得珍爱每个生命、欣赏身边的生命、倡导与自然界中生命和谐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一个热词: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发展。湖北省武穴实验二小立足于对学生的精神改造,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重视,首先肯定个人的生命价值,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进而推己及人,懂得珍爱他人生命——父母、同窗,以至于扩展到对动物和植物等不同生命存在的尊重. 2.能力目标:学会挖掘个人生命价值,同时肯定他人生命价值. 3.知识目标:了解新生命诞生的过程,了解不同生命存在的形式,了解中学生看待生命的现状,正确看待生命,明确个体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始点与归宿,只有关注生命的教育、注重生命的质量与发展、敬畏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才能使生命在更高层面上提升质量,培育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没有对生命的珍爱,也就创造不出生命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首先,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引导人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