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晋图学刊》2011,(2):96-96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录音保存委员会(National Recording Preservation Board NRPB)最近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美国国家录音保存:国家遗产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2.
漫谈数字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信息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和保存的。解决好数字化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涉及各个国家的不同行业和部门。这些信息若保存得不好,就会永久丢失,因此我们要像保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样重视保护数字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一直关注数字遗产保护的问题。2002年11月,UN-ESCO在广泛征求各国对数字化产品保护的意见后,制订了《数字遗产保护草案》,呼吁成员国及早重视这个问题。一、数字遗产的概念根据UNESCO的定义,数字遗产包括从现存的任一种形式的知识转化成的数字产品或…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相关问题研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是人类文化积累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文献遗产真实、完整的保存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在论(编)著、会议论文集方面,以2005年-2011年(因2005年之前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为检索时间段,通过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书刊在线检索系统在线检索书名包括"文献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献遗产保护"的文献,经过筛选剔除重复文献后检索到相关论著见表1。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伊斯兰遗产项目(Islamic Heritage Porject)旨在长期保存伊斯兰珍贵资料并使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用户能联机获取。  相似文献   

5.
从档案视角探讨将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进行保存,旨在明确档案机构保存人工智能的策略要点。通过分析《长期保存的数字遗产遴选指南》(第二版)中的相关内容,从遴选通用框架和人工智能专题两方面进行梳理,明确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的情景和保存要点。在此基础上,从职能、对象、管理框架、管理方案这四方面提出档案领域将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策略。最后,对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未来议题进行了讨论,涵盖人工智能作为文件的认知建构、人工智能档案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构想、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6.
数字遗产并不等同于数字资源,文章在详细论述两者关系的基础上阐明数字遗产保存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实践项目的介绍,提出图书馆应当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主力军,并且为图书馆能够有效开展此项工作提出具体策略:明确数字遗产与数字资源的差别,充分认识数字遗产的价值;构建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数字遗产合作保存体系;制定数字遗产优先保存策略;构建良好的数字遗产保存法律生态;努力创造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避免纸质、视听、数字或其他格式的文献遗产的损失,以及集体遗忘的发生”而创建“世界记忆项目”(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将对全球集体记忆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遗产、濒危遗产纳入名录加以管理,“保护文献遗产,促进文献遗产的利用和传播,提高公众对文献遗产重要性和保护文献遗产必要性的认识”。1995年,《世界记忆名录》建设工作正式开展,1997—2017年间共进行11轮评审,“南京大屠杀档案”“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卷)”“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巴巴多斯非洲之歌”等反映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珍贵遗产入选其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详细论述数字遗产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网络数字遗产的特征、价值和各国对网络数字遗产的保存现状,分析网络数字遗产所具有的档案属性后,提出档案部门应作为保存数字遗产的主力军,借鉴国外完善做法并对此提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保存数字遗产》宪章,该宪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任何形式的遗产的消失都是全人类遗产的损失。数字化遗产是共同遗产。数字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日益增多,包括文字、数据库、静止的和活动的图像、声音和图表、软件和网页等。它们存在的时间一般不长,需要有意地制作、维护和管理才能保存下来。毫无疑问,电子文件属于数字遗产,由此可见,电子文件长久保存不仅仅是文件/档案领域所关注的重大事情,而且也是全人类的责任。由于意识到这一点,在国际文件/档案领域,进行了许多关于电子文件长久保存研究的项目,最具有代表性的有:2000年世界银行与国际文件管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RecordManagementTrust)联合发起包括有1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数字遗产长期保存问题引起信息管理学领域的高度关注。然而,保存有大量数字信息资源的档案部门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却呈现出边缘化倾向。此问题应引起人们关注。从数字遗产概念出发,探讨档案部门边缘化的表现与影响,并对档案部门边缘化原因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部门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去边缘化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发展改变了遗产的生成形态与保护途径,催生了“数字遗产”。然而,数字载体更替、数字技术迭代等加速数字信息的消亡,使其面临长期保存危机。文章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存数字遗产宪章》颁布以来,近20年数字遗产保护政策演变,探讨其核心要义,分析其发展趋势,为数字环境中的信息长期保存及文化遗产元素的挖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全国首批48件(组)档案文献被《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目录》收录,吉林省档案馆保存的一组“吉林公文邮递实递封”被列入。其中,富锦县公署至吉林行省公署的一件公文封十分珍罕。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具体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申报过程需要提供的材料极为重视,其中重要的两项为保存状况和说明材料。保存状况主要是对遗产现状的描述、有哪些保护管理机构、此前的保护过程、保护措施以及当地的开放计划。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遗产界扩大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有形遗产延伸到无形遗产(非物质遗产),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体制,并于2000年评选出包括我国昆曲在内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无形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的工作视野。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或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或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视点     
2006年9月10日.考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荔波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接受了贵州省荔波县具体负责水书抢救工作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永会、县水家学会会长蒙熙林和县档案局局长姚炳烈的共同拜访.IUCN专家桑塞尔博士接受了他们赠送的水书档案文献遗产宣传画册、光碟等资料,并欣然题词:“你们保存了让人类受益的文化.希望你们继续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档案资源建设,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省档案局自2002年起开展“浙江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工作。根据“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标准,经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审批,15批组档案文献第一批入选“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档案文献如下(排名不分先后):1、《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上虞市档案馆);2、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平湖市档案馆);3、新昌调腔艺术档案(新昌县档案馆);4、松阳高腔艺术档案(松阳县档案馆);5、施光南曲谱手稿(金华市档案…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其职能中,具体可以从为专项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档案资料的支持和确认、建立传承(人)档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展大普查工作、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档案》2004,(2):50-51
导言大会考虑到任何形式的遗产的消失都是全人类遗产的损失,忆及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规定,本组织应保证对图书、艺术作品及历史和科学文物等世界遗产之保存与维护,以维护、增进及传播知识;其“全民信息”计划为制定信息政策和保护有记载的知识提供了一个讨论和行动的框架;其“世界记忆”计划旨在确保世界丈献遗产的保存和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19.
全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中有数百万的物品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在以后的几年中立即得到保存关注。国会图书馆与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the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正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档案馆参与考古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记忆。档案馆应积极参与考古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这既是我国考古遗产保护和管理不利的现状所要求的,也是档案馆在新时期的使命。档案馆参与考古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的路径,主要包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考古遗产的普查和收集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考古遗产的建档和保存工作;积极开展和参与考古遗产的展示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