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与传播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入意义上讲,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诸多传播手段中,大众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电视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尤其是现代社会处于电子信息的覆盖下,电视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凸显.  相似文献   

2.
电视文化的民族化不仅仅是身处象牙塔的思想精英们捍卫民族文化理想的民族主义精神吁求。更重要的是它在实践领域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化意义。电视文化的民族化,它所涉及的实际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电视文化形态的民族化;电视文化内容的民族化程度。衡量、评价电视文化民族化,要从传播形态与传播内容上看其是否实现了模式化(特色化)与规模化。这是我们考察探索电视文化民族化的问题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3.
电视文化是依据文化的传播媒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是通过电视这一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文化,或者说由电视传播的符号内容,都可以统称为电视文化。随着电视市场化的转型,中国的电视文化由宣教文化逐渐向娱乐文化转变。一时间,电视的娱乐倾向越来越严重。哪家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做得好,哪家电视台的收视率就高。娱乐没毛病,但是娱乐有高雅和低俗之分,然而现在有些电视台的电视娱乐节目却是越来越低俗了,为了迎合、取  相似文献   

4.
电视传播泛娱乐化的洪流滚滚来袭,让电视娱乐的定义无限扩大其外延,电视文化市场日益凸显出低俗化和媚俗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电视从业人员深陷在电视泛娱乐化的泥潭中。电视媒体就像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回顾2007年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发现,不少以孩子为主角的娱乐节目成为全国电视荧屏的一大亮点。孩子们在电视娱乐节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一电视娱乐文化现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嵘 《新闻传播》2013,(12):186
为了丰富观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电视文艺节目成为一个必要的表现方式。广大观众可以通过轻松愉快的电视文艺节目,使得自身受到感染而身心愉悦,也可以从这些电视文艺节目中获得人生真理。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视文艺节目包罗万象,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了解各族人民的文化精粹,欣赏世界各国人民的民风民俗。随之人们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就成为一个必要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广播与电视媒体纷纷合二为一,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共同完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制作工作,因此越来越多的电视主持人与广播主持人在受众眼前交替出现。本文主要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分析电视主持人与广播主持人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张楠 《新闻传播》2013,(2):177-178
电视品牌的文化与商业困境表明我国电视作为一种产业化的事业真正开始经历市场化的深刻变革,仅依靠电视美学的力量似乎已经不能解决电视的文化与商业困境,品牌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电视机构重视。  相似文献   

9.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现在因为节目面向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节目的表现形式,创作方法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一些纪录片制作者从过去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转向主观自我意识的表现,促使电视纪录片向两种创作方式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形成电视片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企办电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电视宣传已成为企业职工家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然而,企业电视台的生存问题由于受内部因素及外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越来越紧迫地摆在企业电视人的面前。现实的生存压力需要企业电视  相似文献   

11.
手机电视是媒介融合的产品,作为广电业和电信业新的业务增长点,手机电视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手机电视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手机电视的出现是又一次技术改变生活的证明,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手机电视还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醒,对于任何媒体和技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多元化的日益渴求,作为文化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电视,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电视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并以其独特的渗透力强劲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正确把握电视文化的精神内核,有效释放电视文化的积极效能,最大限度地消解其负面影响,无疑是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大观众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自其出现之后,对人类文化和文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众多国际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电视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日渐凸显。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加强电视媒体的改革与创新,将会有力地促进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看电影、电视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构成的时候 ,当影视作品越来越烙上商品的印痕进入当今文化消费市场的时候 ,当影视作为文化产品越来越超越国界地域自由地行走在地球村的时候 ,探讨中国影视现状与未来发展的问题 ,显得尤为迫在眉睫。我们所进行的北京市重点课题“中国影视受众理论的民族化研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从北京市民观看电影、电视情况的问卷调查入手 ,以受众研究为基点 ,以观众调查数据为依据 ,努力剖析我国当前影视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集中对受众与中国影视品牌发展战略中的民族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为电视情景喜剧创作提供了内容元素,创造幽默的表现手段,实现了从网络语言到喜剧语言的转换,而且,网络资源的优势还丰富了电视情景喜剧的展示平台,创新了电视剧的营销模式。电视情景喜剧越来越多的借助互联网的各种元素,汲取网络文化的养分,必定是电视情景喜剧创作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袁玲  李蔚 《新闻前哨》2004,(6):47-48
随着电视市场化的转型,中国的电视文化由宣教文化逐渐向娱乐文化转变。一时间,电视的娱乐倾向越来越严重。哪家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做得好,哪家电视台的收视率就高。 于是,电视这个媒体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局面:为了迎合、取悦观众,电视的内容在文化品位上不断降格。但是,可以看得到的结局是,它的尴尬最终会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令电视文化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为电视文化节目提供更加良好的机遇,其在电视文化节目制作中应得到良好的实践。本文结合笔者从业实践,从分析当前我国电视文化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分析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文化节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阿尔杜塞派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电视批评理论着眼于文本分析 ,认为文本中包含了社会再现系统。它使媒介批评走出了文化主义的阈限 ,从社会结构及其表现系统来看待电视的内结构和外结构 ,将电视文化由一般文本扩大到社会文本。从社会文本结构来研究电视 ,无论就研究视野还是研究方法 ,其影响是巨大的 ,它促成电视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范式的融合 ,为电视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程度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产物涌入国内,由于西方的低语境文化环境与我国高语境文化环境有所不同,在较多的领域都呈现出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化特点。在中美电视产品的创作中,这一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以中美不同文化语境为背景,本文简要阐述了中美电视产品的表达特点,举例说明了各自的结构组成形式及主要功能,分析了在不同文化语境背景下的电视产品传播效果,以期为我国电视产品创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农民手里有了钱,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购买电视机的人越来越多。电视这个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已经从城市迅速发展到农村。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电视如何顺应这一变化形势,开辟为农民服务的领域,如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