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如何在计算机模拟情境中嵌入有效的学习支持是当前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中有三种基本活动线索:问题表征与假设生成、实验检验、自我监控与反思概括.这种学习活动可能主要受三个内在条件的制约:意义性、系统逻辑性和反思概括,据此,针对计算机模拟环境中的学习支持可以包括三个侧面:解释性支持、实验性支持和反省性支持.  相似文献   

2.
微世界是一种面向科学发现学习的虚拟仿真学习环境。然而,科学发现学习本身的复杂性和现有微世界软件对这种学习方式缺乏支持,阻碍了微世界的有效应用。为此,在关于科学发现的已有研究基础上,将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结构划分为执行层与元策略层。进而,依据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结构,建立了以学生模型、活动模型和情境模型为核心的,面向科学发现学习的微世界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围绕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发现学习重点讨论以下问题:首先解析发现学习以及科学发现学习的内涵,然后从实证的角度探讨近年来科学发现学习的计算机模拟环境下的设计思路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计算机模拟环境下科学发现学习的途径,最后对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科学发现学习研究的前进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芬兰CESIM在线营销策略模拟课程平台的个案分析研究,介绍互联网与模拟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新的学习环境,并且对平台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结合模拟电子线路双语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学习动机、自学体验、小组合作、情感支持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研究在双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双语班中开展了探索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模拟电子线路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远程学习支持新发展与知识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网络等双向通信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交互逐渐成为远程学习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使得原来以支持独立学习为主的学习支持难以满足远程学习的需求,实践发展需要一种具有智能性和交互性特征的,支持交互、协作和社区化的学习支持,因此,这就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工程是源于专家系统而形成的一门研究人类智能及人类知识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并促进人类知识发展的学科,该领域的研究为学习支持在交互和智能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基础。因此,本提出远程学习支持的新特征和关键研究领域,并重点探讨了知识工程有关领域在支持未来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潜力。作希望本能够对远程学习支持的理论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徐晓青  赵蔚  姜强 《电化教育研究》2023,(2):114-120+128
支持、促进自我调节学习发展是学习分析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但当前学习分析重点着眼于“发送者”的服务质量,多以教师或研究者的视角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提供支持。相比之下,立足于学习者视角关注学习分析是否真正支持了自我调节学习的发生更具价值。为回答这一问题,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反馈模型,提出以学习者为核心的学习分析支持自我调节学习的效能分析初始框架;其次,采用德尔菲法确立分析效能的层次和维度(三个层次、七个维度);最后,研究讨论了效能分析框架的分析工具,并以应用案例展示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效能分析框架拓展了自我调节学习的评价范畴,更有利于帮助研究者发现学习者的内在学习机理,打破实证中的“黑箱”现象,为理性看待学习分析、促进学习分析支持自我调节学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如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来支持一些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是目前科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微世界作为支持发现学习的模拟软件,尤其适合于发展科学学科的探索与发现学习活动。学习者利用它提供的操作方法与指令探索其中的领域知识,并观察产生的现象、检验自己的假设,从而发现并习得微世界中蕴藏的领域知识。文章从理解微世界和科学发现学习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的活动过程和学习者存在的困难,从技术应用和支持学习者科学发现学习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提出了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的策略框架,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以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模拟导游》课程拥有模拟导游工作现场等特点,其知识点紧密联系生活、联系工作实际,因此,该课程的课堂设计也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笔者在备课及上课的过程中发现,抓住知识特点、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课程设计非常受学生欢迎,由此,笔者探析了《模拟导游》课程中自主性学习的激发策略,以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从3个方面讨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该理论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这项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主动学习与学习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对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应当将各类动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以此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创知学习就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新活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它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与传统学习有本质区别;创知学习和以创知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新境界;要搞好这两种学习,就必须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3.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我国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为了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分层抽取的440名教师和14 4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所欠缺;女生、低年级和城市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相对较好;教师获得的教学支持、教学自主权和教学方式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能力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学生的母亲学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内在学习动机等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业压力越大越不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2005第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主阵地在“课堂”;“标准”下的“多元”;灵魂是“问题”等认识,本人原则上认同。但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不敢苟同,如“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我认为至少在认识上有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5.
运用自编问卷对51名教师和100名学生进行了大学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师生均认为网络环境下师生的互动更灵活和广泛,但由于网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互动较表层,深度不够,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其中,学生的认同度更趋一致,教师除在年龄上差异显著外,在教龄、性别、学历、所教学科及职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年轻的、教龄不长的女性教师认为大学网络教学师生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所区别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对它们内涵的界定和彼此关系的看法上,却说法不一.因此有必要把这些问题整理、分析清楚,以便人们更好地对它们进行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论学习自由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它不仅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学习自由的实践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学习自由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论学习型组织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学习、有行动的团队组织 ,自从上个世纪 90年代彼得·圣吉 (PeterSenge)的《第五项修炼》一书问世后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对于终身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型组织在现实社会各个层面中得以充分利用 ,促进各类团队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 ,以最终实现学习化社会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它一方面要求学校向社会开放,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形成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学习成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RBL的学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 Learning,RBL)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基于学习设计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文中分析了目前RBL的学习设计模型、RBL资源的选择和资源的学习支持属性等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RBL学习设计中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RBL中的资源生命周期及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型,为深入开展RBL的学习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