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 事 分 析联合国成立55 周年之际,恰逢千年之交。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于9 月6 日在联合国总部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立场,并呼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他指出,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解决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战略性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 ,兽类为了生存而厮杀 ,万灵之长的人类也同野兽一般不停地厮杀。是人类自己让这个世界充满着血腥的气息 ,是人类自己撕破了那蔚蓝色的图画。然而 ,希望犹如隔年的春草 ,年年萌发 ,饱受战争之苦的人类追求和平的愿望 ,从来就没有泯灭过 ,为了让象征和平的蓝色盖掉人间的仇杀 ,一支不是为了战争的部队———联合国蓝盔部队诞生了。维持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 ,为此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采用了斡旋、调停、派遣部队等多种方式来执行和平使命 ,其中把向冲突地区派遣联合国部队以帮助制止冲突并恢复和平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不断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大格局和大智慧的中国方案,是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互利共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美好生活的基本样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美好世界,是对未来人类美好生活的具象描绘。但当前世界范围内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安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严重阻碍了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依托,为全人类共生、共存之道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实现未来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多重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际年     
国际年是联合国规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开展的活动。每一国际年都有具体的活动主题和要求。如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活动主题是“捍卫和平和保障人类的未来”。目标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促进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安全和合作,并用和平方式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9月14日至16日,约有近170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为这个凝聚人类和平与发展梦想的“国际大家庭”的60华诞举行隆重庆典,并对争议已久的联合国改革和发展问题展开集中讨论。这次会议是联合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世界领袖会议,与会各国领导人经过3天的深入讨论,在发展、安全、人权和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承诺,并审议通过了《成果文件》。  相似文献   

6.
国际理解教育涵义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具体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第二条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 ,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 ,以增强普遍和平。”第三条为“促进国际合作 ,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 ,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 ,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与尊重 ,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建捍卫和平的屏障 ,促进人类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197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为国际理解、合作…  相似文献   

7.
乔志忠 《集宁师专学报》2005,27(3):20-23,37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这个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主要由美国发起,苏联、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同意组建的国际组织,已经发展为当代世界代表性最广、权威性最高、活动范围和影响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对“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1)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联合国本应起到的作用仍未充分发挥出来,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任务还远未实现。本文着重分析联合国建立的原因,联合国在当代世界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认识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联合国诞生50周年。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坚信,亟待一个“由爱好和平的国家组成的组织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共同心协力促进社会发展”。联合国就是基于这种境情而创立的,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创立—一回际社会的企盼“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倡议的。第一次是在1942年正式使用这一名称,当时26中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宣言》,保证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战争”中进行合作。1943年10月,中、苏、美、英回国外长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普遍安全宣言》,提出要建立一个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成立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了。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和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秉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为宗旨,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推动合作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  相似文献   

10.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各位代表:在这个庄严而重要的时刻,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代表集聚一堂,共同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60年的实践表明,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60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的世纪为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前景。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刻,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愿就此发表以下几点意见:第一,我们要…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工业明和人类自身繁衍所引发的生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之能力的发展”,它强调应把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的一大贡献是他提出以人类主权取代国家主权的和平理念,他认为在民族主义的国家主权思想影响下不可能实现人类和平。为了实现21世纪的和平,就要树立全球主义思想,提倡人类主权。实现人类主权的条件与方法包括转变人心,实现人性革命;加强和平宣传,扩大心灵的沟通;以教育实现和平;高度重视联合国的重要作用等。走出民族主义,实现大同理想是池田大作的愿望,也是现代社会公认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伯尔早期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写的是二战时一个德国伤兵的故事。伤兵躺在担架上,被抬到一个由艺术中学改成的临时战地医院。  相似文献   

14.
和平钟     
日本和平钟是日本联合国协会于1954年6月赠送给联合国的。它是用60个国家的儿童收集起来的硬币铸成的。每年敲钟两次已经成为传统:一次是春分,也就是春季的第一天;另一次是9月,联合国大会开幕的那一天。1994年,联合国举行了一次特别仪式纪念日本和平钟40周年。在纪念仪式上,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每次敲响日本和平钟都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这个信息是给全人类的:和平是宝贵的,光渴望和平是不够的,和平需要漫长和艰辛的努力。”和平钟@张军政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全国统一考试的一道历史选择题: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后文简称“两个共同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两个共同体”理念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不同国家的友好交往,为人类共同迈向未来凝聚价值共识。广大青年是“两个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践行者,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根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站稳中国立场,又致力世界和平,体现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 ,都渴望把一个和平、友爱、平等、发展的世界带入二十一世纪。正当和平呼声高涨之时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所谓维护“人权”、维护“人道主义”的旗号 ,绕开联合国 ,于1999年3月24日起 ,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79天的狂轰滥炸 ,制造了巴尔干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他们还叫嚣“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是借维“人权”之名 ,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之实 ,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一、主权与人权的基本涵义主权 ,是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代表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与你们一起出席这次亚太地区“开发人力资源的远距离教育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今天是大家的吉祥日.就在50年前,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在圣·弗朗西斯科成立.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人类梦想转变为一个新的事实:维持世界和平和安全,友好地发展国家间的关系,实现国际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9.
由联合国制定并倡导的《新安全议程》扩大了传统意义上“安全”的范围,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关于“人类安全”的定位和诠释。目前有许多国家热情提倡和支持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范围,由此积极支持联合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议程》,但是我国少有学者对此国际法上的这一转变予以格外的关注。“安全”范围的扩大涉及到人权与主权平衡较量的严肃问题,这也是国际法的一个永恒话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安全议程》的核心问题,即“人类安全”的范围和内涵进行剖析,运用纵向历史的通观,以亚洲各主要国家对联合国“人类安全”新定位的不同反应和立场,预测亚洲地区将来人权法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中国应该在此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大学 1969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提议要建立一所“真正国际性的和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和平与进步目标的”大学。日本对联合国大学的成立非常热心,不但在东京为大学提供了总部基地,而且为该大学捐赠一亿美元。 联合国大学力图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在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