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魅力滨海     
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施教不如促教,促教不如自悟。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公平是一个社会安定祥和的基石,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世上的路不是走的人越多就越平坦越顺利,有时候需要鼓起勇气走自己的路,走出新意。  相似文献   

2.
王铁军 《江苏教育》2011,(11):32-33
我赞赏吕建伟校长的“追求本真”的办学理念。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扎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的实践,立足中国本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探索和试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今天,我们追求本真的教育,就要学习陶行知,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走自己的路,走个性特色之路,走改革实验之路。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教育起点的公平,即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即教育活动公平对待每一个人;教育目标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随着理论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教育公平理念是基于民主、平等的文明社会基础,我们国家在民主与平等的文明建设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做,这无疑就影响甚至制约着教育教学,教师民主、平等观念的缺失与淡漠,必然导致难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逐渐步入正确的轨道,不再盲目地模仿别国,而是结合国外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按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应该说几十年时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某些人的观念中,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教材,这与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用新的理念去指导从教者的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育人。  相似文献   

6.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不想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不想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走;更不想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我只想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这是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句名言。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一直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突然发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实在太贴切了。从1996年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7.
读书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公平问题是目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热门话题,但综观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涵义和外延是什么却较少阐述,这无疑使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缺乏了根基。这里,我们以教育公平所蕴涵的本质作为切入点,在综合别人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解决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该文从适应时代教育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教育关怀,体现教育公平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价值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升,华教育品质四个方面,对教育理念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爱画,眼中皆画;爱音乐,耳中皆是音乐。一个喜欢做教师的人,他的生活皆富有教育色彩,所以上网,我最喜欢浏览教育网站。从K12到教育在线,从教育在线到凤凰语文,再到人教论坛。一路走,一路学习,始终不敢高声语,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看客。虽然很少说话,但从一场场精彩的辩论中,可以理清自己的思维;从别人的实践中,可以烛见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别人的理论中,可以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真正参与网络教研,我是从认识一个人开始的。他叫远山。远山告诉我,在网络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真正的力量在于你的态度,你真正的价值是在于你的思想。他把我带到…  相似文献   

11.
实现教育公平、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的期盼,也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因此,从抓师资、抓质量和抓文化三个方面对学校管理者应如何走均衡式教育管理之路,促学校高水平发展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1 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写自己喜欢写的文,走自己喜欢走的路,这就是我的真性情。 2 一个教师有没有教育信仰,我有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就是在一天里不让他进行教育阅读或教育写作、教育思考,他的全身是否感到难受?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儿子患上了一种成长顽疾——喜欢和人"较劲"。可悲的是,较劲的对象主要就是我——一个专门搞教育的研究者。我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我要他学习,他偏要去玩;我要他吃饭,他偏要玩手机……有时担心自己会失去耐性,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面对在"甜水"中"泡"大的孩子,家长有啥办法呢?虽然自己是一名专业的教育研究者,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满脑子的新教育理念又有何用?甚至还不如教育学的门外汉——我的妻子呢!看来,我得认真反思一下自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改革,乐学教育却是一个从古至今的不变的教育理念。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若仅知以学问为有益而学,不如为了爱好学问而学,为了爱好而学,终不如以学为最快乐而学。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作为当前一种较有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态,它的教育作用被无数的理论阐释、实验研究和教育案例所证实。从理论上讲,早在清代,我国著名学者颜元就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过不敢也徒伤情,奖长品劝也且全思。”  相似文献   

16.
韦怡 《四川教育》2020,(5):79-80
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李焱,是一个为教而生、为教而来的人。她热爱教师职业,痴心教育事业。二十多年来,她携一缕淡雅清新的教育情愫,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一路追寻,一路耕耘,一路芬芳。一、以热爱为原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李老师热爱她身边的每一名学生,深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她常说:“教育就是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获得发展。”多年来,她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寻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登山的启示     
学习如登山。怎样学习,不如从登山的路径选择说起。登山的路径选择,一般有三种。第种,山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路多的是,自己选择一条上去即成。其乐趣不仅仅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而是途中常常“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是许许多多个体化  相似文献   

18.
师爱的意蕴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这种教育就不能称为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触及学生灵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的最高境界,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如阳光     
教育是什么?曾有不少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的心目中,我觉得教育像阳光。有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学生如花朵。我认为,要想迎来花枝的蓬勃、花色的艳丽、花香的扑鼻,阳光给予的细心呵护和入微照料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一天又一天,我都在努力地更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着自己的教育心境,充实着自己的教育实践,直至有一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教育要真正实施教育公平,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我们不妨借鉴“杠杆式”规律,或日“跷跷板”式原理,努力寻求“杠杆式”教育公平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