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0,(3):26-28
<正>幼儿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幼儿天性爱运动,运动能够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然而,现阶段幼儿园体育课程目标设定较为凌乱、内容单一且有"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实施课程的随意性较大,而且已跟不上当前幼儿发展的需求。笔者正是基于当前幼儿园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角度,基于核心素养[1]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以下简称《指  相似文献   

2.
3-6岁是幼儿身体动作、运动能力、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快速发展的敏感期,良好的体育活动基础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保障。立足幼儿体育活动价值,剖析当前幼儿体育活动面临的问题,探究其解决对策。研究认为:幼儿体育活动针对幼儿的成长价值表现在生理学、心理学与社会学价值三方面;其临着幼儿园资金投入与政策执行力度、幼儿园体育师资、幼儿体育课程等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3~6岁幼儿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体质指标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2000~2010年我国3~6岁男女幼儿平均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和立定跳远、10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成绩明显上升,走平衡木成绩明显下降,网球掷远成绩略有下降,幼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建议改变幼儿教育中重智轻体、过度保护、运动不足等不合理现象,丰富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内容和种类,增加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合理开展幼儿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育娜 《体育学刊》2000,(1):125-126
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一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二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练的习惯,在发展基本动作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和挖掘体育活动的多种活动模式,合理地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更好地发挥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卿 《新体育》2022,(8):102-103
粗大动作练习作为身体运动基本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先进行练习的一项基本身体运动,它直接影响今后身体活动能力,与幼儿健康状况紧密联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的评分标准对我国5~6岁幼儿粗大动作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究5~6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及特征,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对幼儿粗大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有利于充分挖掘幼儿运动潜力,为今后动作发展和培养良好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茁壮成长的前提是幼儿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期作为人生的第一个关键生长发育期尤为重要。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均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身体功能运动训练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训练方法体系,以其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效果被应用在竞技体育中的各个项目中。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但是在学校体育中,尤其是幼儿体育中却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主要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干预手段,以教学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情景故事教学训练的案例分析,以大班幼儿体质发育状况为研究对象,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引入幼儿体育活动中来,研究该训练对于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8,(10):933-936
目的探索和分析湖南省幼儿体质的综合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增强幼儿体质,加强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湖南省13地市的城乡幼儿园,对9 822名3~6岁幼儿进行体质指标监测及幼儿监护人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3~6岁幼儿体质达标率为87.5%。单因素分析发现,城乡、出生身高、出生体重、是否参加体育类特长班、是否参加歌舞类特长班、是否参加绘画书法类特长班、动态活动时间、父亲教育程度、母亲教育程度对幼儿体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幼儿是否参加歌舞特长班、幼儿出生身长、动态活动时间、是否参加体育特长班四个因子对幼儿体质水平的影响相对大。结论幼儿应适当多参加动态活动,还有歌舞、体育等特长班活动,通过身体活动锻炼以达到提高幼儿身体体质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出生身高等遗传因素也是决定幼儿体质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缪佳 《体育科研》2014,(1):25-27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建设强国的关键.和竞技体育承担建设强国任务相比,青少年的健康对建设强国更有直接的意义.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竞技体育的改革创新,就是要更加全面地认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使竞技体育从为国争光拓展到为大众体育服务;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保持一致;竞技体育应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0,(1):53-55
长期以来,幼儿园没有体育活动大纲,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指引,对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与人类基本动作练习混淆不清,影响了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2012年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根据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规范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内容。其中动作发展是健康领域的主要内容,动作发展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是其生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直接前提,3~6岁又是基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南》提出了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但没有详细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指引,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组的特点,发展幼儿身体的最佳动作方面有待进一步细化。为了使幼儿园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的要求,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基于一般练习、球类练习和区域体育器材练习等不同的实践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等,本期主要探讨平衡能力的发展,下一期将重点关注灵敏性与协调能力的发展。敬请关注。同时也欢迎广大体育教师、幼儿体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研究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并积极撰稿投稿。  相似文献   

10.
<正> 1.问题的提出体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幼儿体育工作的科学性,对广泛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青少年时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中华民族体质强健、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这是至关重要的值得引起全社会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幼儿体育工作与青少年和成人体育工作特点完全不同。幼儿园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我国幼儿的身体形态、机能状况、智力水平、思维特征、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湘西州城区3~6岁幼儿体质的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依据《2019年湖南省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中湘西州3~6岁城区幼儿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湘西州城区3~6岁幼儿(以每一岁为一组,男女共分8个组,总样本量为673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类体质指标的分析结果探析湘西州城区3~6岁幼儿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及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进一步推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切实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和集体教学活动质量,全面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本栏目进行专题征稿,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身体素养是当前国内外青少年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健康行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身体素养理念,构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培养路径。该路径旨在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等多个角度,推动身体素养实践,促进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对符合时代要求的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的目标体系进行了理论框架构建。研究认为,中国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需紧密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大"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将幼儿分为3-4、4-5、5-6三个阶段,并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对每个阶段分别作出不同维度、详细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即幼儿运动游戏课程所应达到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目标3个层级的目标内容,构成目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勾画出新时代新型健康幼儿的形象,规约幼儿园引导幼儿进行身体活动的方向、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记录和分析学生体育课堂活动、教学情景和教师行为等数据,评估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水平,为进一步探索学龄前儿童的体育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16日—6月16日抽取河南省560名3-6岁儿童(男生297名,女生263名),运用体能教学时间观察系统(SOFIT),对90节体育课进行观察和记录,运用Welch方法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 影响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的主要因变量是中高强度的活动密度(MVPA)所占百分比;MVPA占比与教学情景和教师行为具有相关性;学龄前儿童在校期间(除体育课),大多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3-6岁幼儿在体育课上进行中高强度体育活动的时间约占整堂课的一半,这与国家要求青少年儿童每天不少于60分钟的体育锻炼时间相去甚远。结论 身体活动对3-6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应通过增加体育活动机会和时间、对学校实施问责制等策略,提升幼儿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3~6岁幼儿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北京市3~6岁幼儿的体质现状,探讨其发展变化的某些规律和制定北京市3~6岁幼儿体质的测定标准,1995年北京市体委、市教委及国家体委科研所共同组织了对北京市城区和近郊8个区的4353名3~6岁幼儿的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幼儿在3~6岁阶段,体格发育保持较快的平稳增长,体能发展的各项目都有各自的动作形成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以3.5~5岁期间提高幅度较大。约有80%以上的幼儿,体育活动是依赖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目前,篮球强国都十分重视儿童的篮球训练,很多儿童从小就接受系统的训练。但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早期训练条件还很差,尤其是篮球运动受到场地,器材和规则的限制,因而这项运动在我国幼儿中还不能广泛的开展。为了丰富幼儿体育的教学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增强幼儿体质,达到从小培养和选拔优秀篮球运动员的目的。笔者结合幼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探讨一下在幼儿中如何开展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针对肥胖幼儿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减肥运动处方,改善幼儿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1.研究对象:幼儿园26名幼儿,其中4岁8人(男5,女3),5岁12人(男5,女7),6岁6人(男3,女3)。2.研究方法:对26名4~6岁肥胖幼儿进行渐增负荷乳酸阈运动实验,采用血乳酸─心率拐点法确定运动处方强度控制的靶心率,根据靶心率设计幼儿减肥运动处方,并对受试者进行8周减肥运动处方实验。结果:经过8周减肥运动处方实验,肥胖儿体重平均减轻1.31kg,皮脂厚度平均减小4.6mm,腰围平均缩小2.6cm;心功能较实验前明显增长(P<0.05),10m×2往返跑、立定跳远成绩较实…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济宁市3~6岁幼儿的体质状况,对济宁市3~6岁幼儿的身体形态、机能和体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3—6岁幼儿身体发育状况良好。城市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好于农村幼儿;女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好于男幼儿,男幼儿中体重偏胖幼儿的比率高于女幼儿,而女幼儿中身体偏瘦幼儿的比率高于男幼儿。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0月25日—28日,由国际幼儿体育协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幼儿运动与游戏协会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以"创造性身体活动与幼儿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提高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助力高质量的幼儿体育研究,为幼儿体育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全球化平台。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的400余名幼儿运动研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