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2.
兰馨 《体育教学》2023,(5):41-43
在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背景下,同时叠加了“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已然被提上了新的日程。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多部门多主体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果,媒体如同“粘合剂”一般贯穿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网络的各个节点。本文重点考察依托社交媒体开展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归纳总结了运用社交媒体提升青年少身体素养教育的三种路径选择,即加强运动健康类相关议题设置,丰富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信息供给;利用网络视频平台运动类KOL的社会示范效应,营造运动社交情境;借助运动类智能社交应用精准传播,提供青少年健康管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从英国青少年体育(2018—2022)战略的背景与发展、目标内容及挑战机遇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发现:YST青少年体育战略聚焦6个目标领域进行展开,依据英国本土环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青少年体育促进战略,结合身体活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主要从“个人、学校、社会”等层面提出战略优化路径;把体育素养作为国家战略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全面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得出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启示:1)以国家治理为战略主导,构建协同的青少年体育治理机制;2)以家长引领为战略基础,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教育;3)以学校实施为战略主体,联合社区、家庭协调共同推动;4)以体育品牌为战略关键,构建青少年体育品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该研究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调查了全国不同地域的10 531名城市青少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发现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具有多元性,其分别来自宏观、中观与微观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1)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青少年的年龄、抑郁水平、自身医学知识、参与不同强度身体活动的能力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2)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父母的就业状况、社区安全、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社会交往及社区以外的社会体育活动;(3)宏观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青少年的居住城市,而政策尚未成为影响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在于,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要明显滞后于学校体育领域的政策和法规等。基于此,该研究建议未来应把社区作为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的重要场所,将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干预与个体的心理评估相结合,并以政府、社区与家庭为依托,在优化相关社会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实施多维干预。  相似文献   

5.
研究江西省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现状,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提供理论支撑,并从体育核心素养3大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对江西省8个地市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方面发展一般,体育品德方面的发展较好。3大维度之间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且在学段和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各维度得分与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家庭与学校对于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得人们愈发地重视青少年的体育核心素养,良好的体育素养和身体体能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在培育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本文主要从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出发,探讨了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身体素养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一种新理念,引起体育教育部门、竞技运动组织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积极探索评价身体素养的方法。综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测评工具共6套,其中加拿大8~12岁儿童的测评工具较为完整,其他工具多是建立测量指标理论模型;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能力、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5个子域;测评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和他评的主观测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验证和应用已有测评模型,研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测评工具。我国需要结合国内教育背景、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身体活动现状,研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进而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现状提供调查工具,为评价身体素养的干预效果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8.
周娜 《当代体育科技》2020,(3):241-241,243
体育运动经过几千年来的不断发展,其运动的形式不断得到丰富。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体育作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载体,在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人生导向,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养与精神面貌。所以为了提倡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把校园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落到实处,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加快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体育精神的传播,本文对青少年体育教育中体育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21,(11):961-964
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国内外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指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创建的4个"诉求":是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践行青少年体育参与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干预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是提高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内在要求。并提出4个"转变":由关注硬环境向关注软环境转变,以营造崇尚体育的社会文化氛围;由关注效率向关注公平转变,以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单部门主导向多部门合作转变,以形成支持性环境建设的合力;由学校主导向"家校社"联动转变,以构建一体化的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10.
柏慧 《新体育》2022,(4):91-93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法、对比分析法来研究加拿大学校体育身体素养发展的现状,通过加拿大学校体育身体素养发展情况和现状的分析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学校体育身体素养,从而在学校体育中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该现状研究对我国在学校体育中开展身体素养的培育有以下建议:(1)建立完善的身体素养测评体系;(2)将身体素养理念与课程标准相结合;(3)将身体素养的理念贯彻到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1.
依据青少年体育暴力的相关理论,在系统分析青少年体育暴力问题基础上,提出影响青少年体育暴力的主客观因素:个性特征、认知偏差、情绪效应和个性弱化是影响青少年体育暴力的的主观因素;情境因素(项目特点、竞争与攻击、比分差距、比赛结果和比赛规则)和社会因素(榜样作用、家庭引导、媒体感染、相关人员和机构影响)是影响青少年体育暴力的客观因素。采用质性研究对青少年体育暴力的测量维度进行初步建构。青少年体育暴力由青少年体育暴力认知观念、青少年体育暴力情绪和青少年体育暴力行为三个维度构成,其中,青少年体育暴力认知观念维度包括面子主义、猜疑、敌意、不服、报复心理和怨恨6个观测指标;青少年体育暴力情绪维度包括易怒、冲动和缺乏自制3个观测指标;青少年体育暴力行为维度包括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2个观测指标。在确定了青少年体育暴力测量维度后,阐述了《青少年体育暴力量表》的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耿麦收 《体育世界》2011,(3):107-108
阐述了体育对青少年身体。心理及智力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因素以及存在的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能提高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由体育活动缺乏所引发的健康危机,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被重新诠释、凸显并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指向。身体素养的理论基础是典型的具身哲学,其概念主要基于一元论、现象学及存在主义,其中一元论作为身体素养的本体论基础,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则构成身体素养的认识论基础。从概念界定角度而言,身体素养情感(动机和信心)、动作(运动模式和身体能力)、认知(知识和理解)等维度的发展与形成均具有鲜明的具身倾向。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只有充分理解身体素养的具身性,创设丰富的环境可供性使学生与之互动,从情感、动作、认知3个具身维度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养,才能促使学生通过“我可以、我掌握、我明白、我行动”的发展路径实现终身体育参与,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肖  李恩荆 《湖北体育科技》2016,(12):1044-1047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5个方面阐述家庭体育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家庭体育对青少年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内在因素表现在家庭父母、家庭情况、家庭环境;外在因素表现在学校体育的制约和社区体育的制约。为此提出青少年学生家庭体育运动行为的策略研究建议应加大对家庭体育的宣传,转变体育观念,提高父母对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参与重要性的认识;从城乡两地出发,加大青少年公共服务组织建设;融合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构建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家庭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法治保障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释了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中“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章名和内容修订的基本要义。研究认为:当前青少年体育面临健康促进效果不显著、运动技能培养路径不畅、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质量不高等困境,应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基础工程、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工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设精品工程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品牌工程等作为未来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工程。基于“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在治理理念现代化方面,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体现了以青少年健康、教育、体育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体育法》提出一系列青少年身体素养培育策略,以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治理目标,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体育法》围绕强化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层级协同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作能力,充分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并通过不断推进法治建设等举措夯实青少年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已经上升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智力、体力和道德的充分、统一的发展。本文针对青少年体育参加不足的文化习惯进行分析,探索代际传递与路径重构。  相似文献   

17.
秦勇  张秋 《体育与科学》2012,33(3):86-89,85
目前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但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环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层面影响最高,在文化层面,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精神是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微观因素包括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人口流动,"相对贫困"与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冲突与城乡差异三个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维度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7,(5):69-7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政策指向与治理体系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的体质下降与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相悖;网络社会的背景给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认知造成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缺失影响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治理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碎片化、单一化的治理体系难以应对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公共问题;治理环境的改变急需治理思维的跟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的发展失衡。基于对竞技主导和金牌主义的反思,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战略管理的回环构建是青少年体育公共治理体系的战略目标设定的关键。研究进一步认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治理体系的路径在于科学合理地规划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着力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合力共同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资金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体育素养旨在培育学生终身锻炼习惯,对全面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从自我效能、教师支持、家庭支持、媒体支持和学校环境政策5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相关指标与潜在变量,并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与大学生体育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1)家庭支持、媒体支持和教师支持是影响大学生体育素养的主要因素;2)五个影响因素对体育素养的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家庭支持、媒体支持、教师支持、自我效能和学校环境政策;3)提出可沿着“目标层—支持层—保障层”的路径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的相关文件精神,推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不断探索打造优质体育课的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文件进行解读,深入探讨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研究发现:体育课的边缘化发展、体育课程定位偏差、体育教师职业归属感不强、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偏离新时代要求等是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体育教师要从对自我认知的转变、课程认知的转变两个维度出发,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为优质体育课的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