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化冲突与文明共存是当今的世界课题,社会问题起源于文化失调,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乡土文化的生态发展是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砥柱.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以梅山村落武术个案研究为基础,采用田野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社会变迁与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后生形态.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这一系列变迁导致了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在生态传承的内容、传承动力、传承方式及评判标准等方面发生若干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增值或扩大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民众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的生态文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从客家迁徙中社会环境、地域环境、文化环境的变迁探析客家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客家历史上5次大迁徙都伴随社会环境的改变,政变、战乱等动荡的时局是客家武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客家从地势阔远的平原迁至崇山峻岭的"盗乱之地",加之生存资源匮乏导致的纷争也是客家武术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客家文化融中原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于一体,对客家武术流派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客家武术承载着客家文化与精神,研究其发展轨迹,可使我们更了解中华武术文化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及历史人物口头阐述等研究方法,对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及影响因素进行文化人类学考察,指出: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途径既具有乡土武术独特的神秘方式,也具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若干显著特点;梅山武术文化的变迁形态可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和现代形态三种乡土文化形态。当前,梅山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扩大或增值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民众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冲突与变迁看武术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创造,它的发展也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如今中国武术在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下,武术本质性内容必然会增多或减少,并由此引起武术的结构性变化。本文从文化冲突与变迁的视角来研究武术的发展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在其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历史潮流的涤荡,经历了无数的坎坷起伏,最终成就为今天庞杂繁复的文化系统。作为历史进程的产物,武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因此,武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可谓息息相关,社会的变迁对其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回顾武术现代化发展变迁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武术现代化与西方体育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现代化实质上是一种与武术生存相关的文化选择与适应过程;中国武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过度模仿加剧了其自身的文化认同危机,进而导致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相互抵牾,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难以沟通.指出当代武术的发展需要强化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文化自信、文化整合、文化创造,在传统与未来的结合和拓展之中,增强武术现代转型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借用“文化变迁”的概念,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学为理论基础,以武术套路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逻辑思考,对武术套路的价值系统进行研究。文章指出了武术套路在传承和推广中的价值变迁现象,研究发现:武术套路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其核心价值,也就是武术套路的文化内涵价值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注重对武术套路的传承与传播,保持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武术套路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以凸显武术套路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理清武术功能演化的脉络。得出结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 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 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提出:武术本质功能的"技击"必须得以更好的承继,才能促使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契合,改革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武术模式,使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恢复武术原貌,夯实竞技武术根基,以期实现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蒂开花。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期形成发展起来的,具备完整结构功能特征的独立文化系统。宏观意义上的武术应是中国传统格斗术的总称。近现代以来,中国武术也随社会文化变迁融入了近现代竞技、体育等文化的因子。但是,竞技武术不是中国武术传统的历史文化形态。作为中国武术源头与根基,民间武术文化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近现代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描述当前社会现状,即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影响的浪潮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并对这一巨大变迁之下武术发展的境遇进行分析,得出武术前进的基点,即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武术健身、娱乐功能出发,逐步走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武术的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1.
1928年由张之江创办、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央国术馆”,是近代中国武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近代武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央国术馆”的成立打破了中国传统武术封闭、狭隘的教育传承模式,是中国武术历史上划时代的分水岭。在它的成立过程中,社会形势的转变、社会尚武思潮、爱国人士的积极倡导等都对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武术散打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健康成长对于社会、家庭、个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武术散打运动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多元功能。文章从武术运动的表现功能和社会性价值方面论述了武术运动在青少年社会群体中的社会性价值,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友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711-712,699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作为学校体育项目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竞技武术套路成为武术的一种主要形式,武术的本质特性——技击性不太明显,导致学校武术的发展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现行武术教学已迫在眉睫。采用问卷调查法,历史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武术改革进行了研究,建议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需求,还原武术的的本质特性,改革武术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从史学的研究视角,论述了隋唐五代时期武术发展的社会基础、发展概况,总结归纳了武术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以能够为武术在现代社会的普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论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三要素,即技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CCTV5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下简称WMA,表现出武术技击形态,谈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发展、武术技击技环境土壤的变化和武术技击承载文化传承的角度梳理其形态发展演变轨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民间武术师、收集武术技击的影像、图片资料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来还原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现在却处在失传或正在失传的边缘。本文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历史形态的阐述及其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强化现代军警格斗技能;发展武侠文艺,推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环境的巨变使传统武术的发展遭遇瓶颈,寻求传统武术的生存途径是我们的时代责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综合分析基层行政单位的工作特性,提出以基层行政单位为中心带动传统武术在民间发展的传承模式,重点在于为大力推广传统武术打造一个扎实基地,构建一个尚武崇德的和谐环境,为传统武术的薪火相传提供一条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武术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类型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对207名武术特长生、249名武校学生、168名其他体育特长生和246名普通中学生发放《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武术特长生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好于普通中学生和武校学生,略好于其他体育特长生;(2)2类学生类型对练习年限在违规行为、积极应对、消极适应总维度上起调节作用,练习年限对武术特长生各维度的预测力不显著,对武校学生在违规行为、积极应对、消极适应总维度上良性发展的预测力显著。该结果说明:(1)体教融合对发展青少年社会适应效果更加显著;(2)武术特长生社会适应略好于其他体育特长生,武术运动的"难美"特征,及贯穿始终武德与传统文化熏陶应是主要的原因;(3)随着武术训练年限的增加,武校学生的不良社会适应会显著下降,良性社会适应会上升。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武术学是研究武术发展规律的科学。武术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人们对武术认识的不同形成了武术学科定位的差异。学科的定位直接决定学科研究的问题领域。文章通过对武术学科定位、武术学科建立所需条件和武术学科发展问题的探讨,指出武术学科的定位问题是决定武术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