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战时期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起始于二战后工党的上台执政,结束于1992年的英国大选.这一时期的二者关系多次起伏,呈现出主导权由工会转移到工党、关系起伏与工党的政坛沉浮存在相当程度的契合、基本定位由劳工运动盟友疏远为社会伙伴关系、工会由工党发展的推动力量演变为制约力量、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社会状况变化是关键性影响变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英国工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英国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自1906年工党建立以来,尽管工党与工会之间发生过多次政策上的冲突,但是互相支持始终是主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工党与工会之间却出现了分手的征兆。二者关系的这种逆转,反映了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目前,工党和工会都进入了冷静思考、调整政策、自我改造的新阶段,以期在世纪更替之际的英国政治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从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看工党职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脱胎于英国工会,是欧洲的主要左翼政治力量,“民主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的政治纲领。二战后,工党政府率先开始构筑英国式“福利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国有化”计划。但是,从60年代末开始,英国工党却面临着主要阶级支柱工会的冷遇以及政治仕途上的失意,其主要根源是英国工党经过战后50年的发展,社会职能和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对一个谋救求执政的政党来说,牢固的社会支持和卓有成效的政绩是执政的基础,而工党党章中被视为“图腾”的“公有制条款”,却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社会中间阶层选民的要求,也妨碍了工党在经济政策上的灵活性。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转变正反映了工党开始根据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艾德礼政府时期工党与工会总体保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工会支持工党的内外政策,在工资等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克制;工党的政策则带有鲜明的工会考虑,重视维护和提高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工党和工会30年代以来在劳工运动中密切合作、相互确立适宜的政策与态度和英国选民结构的特点。工党与工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对工党具有明显的两重效应。它既帮助工党取得巨大的执政绩效,也是工党争取连续执政和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英国工会是英国工党的主要缔造者,没有工会就没有工党。从1900年工党成立到1945年工党在二战后首次大选中获胜,是工党与工会关系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二者关系具有总体处于和谐局面、工会居于主导地位、工会推动工党发展、世界大战起促进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威尔逊政府时期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发生了从“合作”到“分裂”的重要变化。英国经济部门中传统行业的淘汰和萎缩,高等教育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面对英国经济相对衰退的困局,威尔逊政府将改善劳资关系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限制收入政策和《代替冲突》的相继失败,是工党与工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威尔逊工党经济革命的滞后性,工党与工会利益目标的碰撞,工会自身分散化的特性,造成了工党与工会之间渐行渐远,最终工党不得不展开与工会关系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政党发展史上,工党是一个在20世纪初才诞生的后起之秀,它凭借着工会的支持,打着“劳工主义”的旗号,以工人阶级的代言人的身份走进了英国政治舞台;在站稳了脚跟之后,工党就将“社会主义”作为它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标志,很快取代自由党成为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工党现在又凭借“第三条道路”理论优势,两次击败保守党,雄踞英国政治权利的中心。本试图从工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变化的新角度,考察和分析工党的演变及其原因,得出任何政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指导思想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8.
工会是英国社会商业文明脱胎于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经历了"由强入衰"的社会发展过程,工会对于现代英国社会的必要性问题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学术焦点。通过采取文献研究法,从工会起源及本体特征入手,结合CIPD年度报表中的模型分析及评述,工会于英国现代社会存在着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1978—1979年冬天,战后以来规模最大的罢工运动在英国爆发,造成了英国社会秩序的极大紊乱,史称"不满之冬"。70年代初,西方国家集体走进了经济发展的"死胡同",因此"不满之冬"的爆发既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也集中体现了战后英国固有的社会矛盾。受自身结构性矛盾的限制,卡拉汉工党政府未能有效抑制罢工浪潮的兴起及蔓延,使民众对工党、工会乃至"共识政治"传统均产生了严重质疑。面对着国内外急剧变化的复杂形势,撒切尔率领保守党重新执政,继而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10.
“白澳”政策是一种露骨的种族主义政策。其含义是澳大利亚应为白种人所有,限制、排斥、禁止有色人种移民澳大利亚。在多种因素如维护白种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反对土著黑人而形成的种族主义思想、19世纪及20世纪上半叶较低的经济水平、独特的岛国地理环境、以英国人及其后裔为主体的人口构成等的影响下,由工会建立且自诩为工人代表的澳大利亚工党成为“白澳”政策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决支持者、实施者,直到1972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工党推行“白澳”政策不仅与国无利,也使澳大利亚工人运动长期处于病态般的发展中,同时也模糊了工党与其它政党的政策界限,造成了执政地位的极端不稳定,进而也暴露出了工党改良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民族国家精神是法律的内在影响力量。英吉利民族精神中的重实践轻理论、讲实效斥原则、尚经验贬逻辑等特征,对英国刑法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使得英国刑法具有实践性、功利性、保守性、模糊性、灵活性等特征。中国刑法发展可以借鉴英国刑法中的一些制度,同时,研究、挖掘我国的民族精神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960-70年代,英国工会及劳工与英国政府之间爆发了持久激烈的矛盾斗争,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事件。这场影响广泛的工人运动虽然具有明显的政治斗争倾向并显示了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上升,但其目标却无关阶级斗争与阶级解放的宏旨,英国工会在战后资本主义体制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旧维持在其传统的角色定位上,固守着其保守自助的行为特征。因此英国工会与英国政府之间的矛盾斗争并不是一场政治权力的争夺,而只是一场经济权力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英国学徒制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社会声誉好,政府和企业深度参与学徒项目,政府从顶层设计学徒制体系,从税收上进行调控,对学徒项目进行有力资助;企业是学徒制的载体,雇主舍得在学徒项目上投入资金,积极雇佣学徒工,雇主从学徒项目中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已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As journalism has become a ‘profession’,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country have begun offering courses which prepare students to enter the field. The author, a journalist, discusses his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on one such course.  相似文献   

15.
16.
《海外英语》2014,(12):14-14
Podcasts Listen to these two Americans chatting about podcasts. Mary: Hey, how's it going? Greg: Hey, how are you? Mary: I'm well. Greg: OK. Mary: Er, have you heard about this latest podcast? Greg: No, I haven't, how does it work? Mary: Well, I just heard about it of different files, different chats, things like that. Greg: Right. so I've been downloading lots political talks, the news, the BBC, Mary: It' s great. I was just listening to it on my way over to the bar. Greg: Well, I don't know, erm. I'm not really the type of person who really, like, you know, with all these different things like Intemet and stuff like that. i don' t know how that stuff works. Mary: But it doesn't interest you at all? Greg: Well, 1 hate reading and I never watch TV, so I really don' t even know what I would need it for.  相似文献   

17.
British Quiz     
《海外英语》2011,(3):12-12
提到英国。你会想到什么?白金汉宫,米字旗,伊丽莎白。披头士,戴安娜王妃。大本钟……Whatelse?来测验一下吧。看看关于这个国家你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8.
British Humour     
本专栏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提供稿件,旨在让读者从中学习地道英文。体悟英文百味。本期介绍了别具风格的英式幽默。以“憨豆先生”为代表的英式幽默,有点冷峻,有点深沉,笑点还真是难以捉摸……  相似文献   

19.
British Test     
《海外英语》2011,(4):25-25
希望入籍英国的人在举行正式公民仪式之前,需要先通过英国入籍考试(“LifeintheUKTest”)。考试内容包括英国历史和社会、机构与政治制度,以及需要融入生活实际的问题。例如就业、保健、教育和图书馆等。考试限时45分钟。共有24道题目。回答出18题以上才算考试及格。这项考试制度是2005年英国内政部推出的一项改革,用来“协助入籍的人融入及分享英国价值观和传统”。这项考试可不简单,通过率仅为66%。不过。18周岁以下和65周岁以上的人群或者有语言学校的初级3以上的文凭可以免考。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与电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随着现代电影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成功拍摄成电影,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往往是电影拍摄的重要源泉,而电影业的发展,也扩大的文学创作的视野和格局,为文学进一步深入发展"引渠开源"。归根结底,文学与电影都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二者在互动过程中,有各自的优势的特点。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做了初步探讨,并结合一些文学电影作品的实际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电影与文学的有效互动,使得文学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电影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