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 ;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 :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 1 .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2 .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2.
明与化都是奠基于、决定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明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成果,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生动体现。化亦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方面,它表征在人类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中,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人创造着化,化也塑造着人。明与化的差异性是相对的,化与明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着内在联系的范畴。明与化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不可低估的;在理论、实践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明与化的探究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刑法中紧急避险制度的法哲学根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优先的紧急价值请求权;二是社会有益性;三是社会连带性。究其根源,无非是功利主义与社会连带思想衍生的产物。从保障个人权益的立场出发,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有益性理论更能体现紧急避险制度的法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哲学中,关系性思维主要体现为在实践根基上的关系化个人和关系化社会的统一。马克思以感性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实践根基,以揭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现代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演变为具体分析载体,运用内在关系的辩证法揭示:资本作为一种体现了多重规定的、综合的复杂关系范畴,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关系性存在的集中表达。从马克思的关系性思维看,扬弃资本的出路在于确立自由人联合体、重塑矛盾关系体;扬弃异化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实现关系为我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性关系,合理管控资本。  相似文献   

5.
论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人类对人与自然、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系等方面均有不同认识。说清楚20世纪道德教育的基本状态,才能思考如何更新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根据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分析,提出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根据人类对不同社会群体(主要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现状的了解,提出进行全球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提出主张重新理解集体主义教育;针对人类物质和精神失衡的现状,提出进行生命关怀教育。重视人类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是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农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旧石器时代“刀耕火种”的“火耕”阶段;二是新石器时代“石器锄耕”的“耜耕”阶段:三是铁器时代的“铁犁牛耕”阶段。“铁犁牛耕”方式的出现和应用是古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是古代人类把冶铁技术、畜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标志,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个人发展中国人的发展的新阶段张建云一、个人发展在人的发展问题中的地位如果用静态抽象分析方法观察,人的发展之中的人包括三种基本存在形式:个人、群体、人类社会。这里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物”,它是群体、人类社会的载体和基础。事实上,这...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一种美,是人类社会活动永不止息的完善、理想追求,也是一种社会的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和谐的课堂社会是师生得以实现其存在价值的课堂社会。具体说来,“和谐”在课堂社会中的体现主要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实现人生命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育。根据人的三重生命即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生命教育分为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培育生命丰富社会属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通过培养三重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改造人类文化,使人类重新认识自我,找回现代人失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正义与劳动之间存在三重关系:在理想状态下的人类社会,通过"生命活动"——劳动,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生成一种应然的社会正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命活动的异化(异化劳动),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呈现一种异化的关系,各种直接的社会关系被异化为各种物的关系,各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条件"统治、支配劳动者;在共产主义状态下,随着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复归为一种自由、自觉的联合劳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结成直接联合体,与自然之间保持一种生态的平衡,不再与自身相异化、不再受到异化物的统治,共同支配各种社会条件和生产力。因而,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彰显为一种直接、整体、实然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