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技术预见作为重要政策工具,在国家科技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趋紧密,技术发展不确定性也带来诸多风险和社会问题,技术预见作为一种面向未来技术的预测、评估和规划工具,其价值理念随着技术的社会功能多元化而不断转变,逐渐从科技政策导向,转向社会发展导向甚至愿景使命导向,同时技术预见的实施路径也相应发生转变,对预见的目的、方法和组织实施等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技术预见和科技规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樊春良 《科研管理》2003,24(6):6-12
技术预见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潮流。本文考察了技术预见的意义,指出技术预见的实质在于它的过程性或程序性。正是由于其过程效益,预见成为一种有助于制定长远战略规划的新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预期的理解;(2)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协商;(3)创造实现未来的机制。本文最后指出,技术预见是建立科学与社会的新的契约关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技术预见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工具。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Pusztai”、帝王碟、“SARS”以及禽流感等事件的出现,人们对技术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的潜在利益和环境风险的关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使得将社会性纳入到技术预见视野之中日益成为技术预见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生物技术案例的研究,试图阐述社会技术预见的特点和内涵及其对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政策过程来看,科技政策碎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主体、制定内容、价值取向、政策工具、执行偏差、评估标准、政策延续性等方面。目前,我国科技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碎片化问题,包括政策内容短板现象、制定主体间协同度低、政策工具目标价值取向多元、执行主体间缺乏协调、政策执行出现偏差、评估标准不尽一致、政策延续性不足等。有效解决科技政策碎片化问题,应该从科技政策的价值取向、制定主体、执行、评估、终结等方面入手,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活动,其良好的应用和开展对提升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共识是技术预见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共识的决策能够促进技术预见的顺利开展。基于技术社会形成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等,从共识形成的角度出发探究技术预见的过程,具体从共识形成的主体、动机、内容、方式以及结果等五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共识形成为核心的技术预见模型,并以美国LED照明技术预见过程为例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6.
技术预见:城市科技创新的引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已进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城市逐渐成熟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自主创新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当今,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自主创新都越来越依赖于技术预见。技术预见是城市科技自主创新的优先路径。为科技自主创新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也是技术预见的一个重要职能。在城市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中,技术预见提供了三方面机制:确定目标的机制、规划商议机制和规划实现条件机制。  相似文献   

7.
创新政策制订过程融合技术预见方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中保 《科学学研究》2008,26(5):994-999
 技术预见构建了政产学研相关利益者交流沟通、共同塑造未来的平台,其结果在科技政策制订和科技规划制订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创新政策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尽量提高创新政策制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促进相关利益者充分有效的交流沟通,就创新政策制订中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是提高创新政策制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有效手段。为此,加强创新政策制订过程与技术预见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政策制订模式变革入手,提出了创新政策制订过程中融入技术预见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创新政策制订过程与技术预见融合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理清技术预见与技术预测异同的基础上,论述技术预见在区域科技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分析福建省开展技术预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区域开展技术预见应立足地方特色,合理定位,注重自身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注重与国家技术预见的协调与配合;注重与周边省市科技政策的衔接与协作。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迅猛发展及其对经济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作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准确把握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已成为选定发展领域和制定适合国情的科技政策的首要条件。技术预见研究已构成创新体系管理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技术预见”(foresight)并不是崭新的观念,技术预见本身具有展望未来、预做准备的意思。在各国的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本来就具有预见和前瞻的成份。不过,以往科技政策中的技术预见,往往是由少数精英分子以个人独到的眼光所作的决策,并不强调制定程序及不同团体参与的重要性。英国学者马丁(BenMartin)和艾文(Irvine Johnson)于1983年提出通过全民参与及讨论以制定国家科技政策的想法,是希望改  相似文献   

10.
《科学学研究》2021,39(4):673-682
面向社会愿景与挑战是科技创新政策转型研究的新发展方向,迫切需要解决如何把社会愿景与挑战和优先发展技术选择协同考虑,在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解决社会挑战。技术预见方法满足了这一发展需求,为面向社会愿景与挑战的优先技术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和治理方式。本文结合日本11次技术预见活动,从技术预见方法、技术预见指导思想两方面系统梳理了日本11次技术预见的实践及演进历史,揭示了日本技术预见从经济效益导向到社会愿景与挑战导向的变化,并重点分析了日本第11次面向社会愿景与挑战的技术预见实践。针对我国技术预见研究现状,从技术预见导向、技术领域分类、信息技术应用、不同利益相关者创新政策研究和预见文化构建等角度对比了中日技术预见的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改进技术预见实践以及推进以社会愿景与挑战为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范围不断拓展、科技创新方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魅力。为进一步赋能经济增长转型、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引领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提供保障,必须认识到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深刻认知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内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并且必须把握好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取向:未来要坚持健全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制度、科技创新主体多元培育制度、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制度、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科技创新人才制度五维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视角分析玉米产业节本增效途径。研究发现:2004-2018年玉米产业的生产率为降低趋势,主要是因为其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生产率的损失。技术进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机械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玉米产业表现出较强的机械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但生物化学要素对土地要素的替代效应并没有很显著。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表现为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化学型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转变,这与我国玉米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地理特征有关。研究价值:为玉米产业实现技术进步和节本增效提供参考依据,对促进我国区域玉米技术进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述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广东科技创新智库目前总体上呈现出智库数量不断增多、智库水平明显提高、智库类型多样化、政策影响力增强等特点,但在制度体制、政策供给、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质量与水平与国内外先进科技智库还有差距等问题;从构建广东创新智库发展机制应注意的基本属性和发展机制的具体构建两大方面指出其具体发展方向;指出广东应通过完善制度、创新体制、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路径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探讨创新合伙人内涵和机制的基础上,以海淀创新合伙人实践为例,分析其发展特点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创新合伙人机制、有效激励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典型案例探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机理和网络治理的路径.研究表明,结构完整的网络关系能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良性互动的网络关系则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网络的治理路径,推动更加广泛的行动者参与政策网络;重视网络的构建,促进政策行动者之间充分交流;加强政策社群与其他网络行动者的交流;发挥专业网络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作用.这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技前瞻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科技智库发挥决策服务支撑作用的重要体现。科技前瞻作为智库大规模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面临学科交叉性挑战、相互关联性挑战、政策实用性挑战、社会影响性挑战、创新性挑战、不确定性挑战等“六大挑战”,具有高度复杂性,亟待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研究范式,以保障高质量科技前瞻成效。文章在探讨科技前瞻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智库双螺旋法对科技前瞻的思维指导、过程指导、操作指导,形成了规范化、体系化的科技前瞻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田红娜  毕克新  李海涛 《软科学》2012,26(5):10-14,26
将技术预见引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中,概述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提出背景和意义,并剖析了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从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角度,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划分为"关键绿色工艺确定、战略问题系统分析、战略方案产生与选择、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四个阶段,提出将"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关键技术选择法和路线图法"五种技术预见方法分别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系列科技战略与政策引导下,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走独立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结束其对国外先进科技“追赶型”时代,迈入成为科技实力“领先型”时代。系统分析日本历次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及其典型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在对日本科技创新主要成效分析基础上,提出日本科技创新战略及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政策工具组合视角,构建包括供给面、需求面与环境面的三维政策组合分析框架,分别从财政资助、人才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技术转化激励6种政策措施方面对中韩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1)两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目标均为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并以此为前提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2)两国的财政与税收政策均发挥了主体性作用,且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3)两国的扶持政策在制定的出发点、制定逻辑、工具选择及文本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侧重于发挥人才政策的扶持作用,韩国则倾向于以技术转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水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中国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方面进一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切实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逐步确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技术、人才、资本、文化等领域出台系列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已成功转型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型国家。广东作为中国沿海省份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借鉴新加坡经验,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力量,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