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残疾不仅给大学生带来生活、学习中的不便,而且严重困扰着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残疾大学生存在最大问题就是由于生理残疾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心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做好残疾大学生心理工作对于帮助残疾大学生建立自尊、自主、自强意识,最终回归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名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30名健全人大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ACSI-28问卷对心理技能进行了测试,比较了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健全人大学生运动员在心理技能上的差异,不同性别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心理技能上的差异,以及不同运动水平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接受教练指导的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等级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残疾大学生运动员与健全人大学生运动员在承受压力、自信心和成就动机、目标设置和集中注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残疾大学生的构成以听力语言残疾和肢体残疾为主;绝大多数残疾大学生具有较弱的体育意识;体育的意向人口是残疾大学生体育发展的重点人群;体育行为表现为关注体育和参与体育两种形式,关注媒体的体育栏目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身体状况、学校助残政策方针、场地设施、周围的人群环境等因素是影响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权利缺失现状;论证了普通高校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权利基本保障体系模式,旨在为普通高校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CUBA篮球联赛大学生观众社会心理、赛场行为及其行为产生的诱因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UBA大学生观众具有多种社会心理需求和四种赛场行为表现模式,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与其心理倾向性、赛场行为表现不相关,但某些外界诱因更易引起极少数女大学生产生赛场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6.
残疾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生存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国家各部门的关心与重视,就业问题是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对于残疾大学生而言,就业指导与帮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残疾大学生所面临的种种就业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试图拟构建一个指导体系,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论和特殊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残疾对身体存在一定缺陷的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心理和行为、学习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在高校针对具有残疾的学生进行特殊体育教学应遵循缺陷补偿原则、学用结合原则、安全锻炼的原则等十余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SSCS)、心理资本问卷(PCQ)、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郑州大学180名本科生进行施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和学习压力、学习倦怠现象存在的程度,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学习倦怠现象;得分上,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与学习压力、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阐述体育锻炼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深化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体育康复的科研工作 ,为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 ,形成一套融医疗保健、心理保健、体育疗法为一体 ,以运动处方为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励志类残疾人题材电影进行探讨,详述励志类残疾人题材电影及肢体残疾青少年的现状,并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残疾人题材电影和肢体残疾青少年心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及分析。通过研究表明,一定的影像辅导会增强肢体残疾青少年的自信心,提高其自尊水平,缓解了残疾青少年与人交往的焦虑和苦恼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篮球运动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篮球教学设计了“完整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与篮球的亲和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自信心,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东北地区高师学生健康素质水平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女生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等五项维度分高于男生;而身体活动功能、维度分则低于男生.2)独生子女健康素质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城市学生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二项维度分高于乡村学生,而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二项维度分则低于乡村学生.表明:1)生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中限;2)心理健康处于及格水平中限;3)社会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上限.健康素质总处于中等水平下限.其目的是对高师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改进和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体育教师的新形象,以便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隐性心理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对体育课教学实施改革,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风,以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内容的意识日益强烈;中学生普遍较为喜欢竞争性体育活动,且竞争性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明显高于非竞争性体育活动。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中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教学,以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获取最佳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不纯粹在课堂“封闭交流”中,按逻辑来推理,按自身法则发展,它是取决于社会背景和“周边环境”。即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匹美,相适应。他的整体特征是个体心理因素间的内在协调,自给程度以及个体心理与外在因素之间相容程度的合取。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各因素之间的影响不是单相的,线性的,而是多维网状的,且可以调整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中,建立信息双向沟通与人际言行的多向互动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利于学生在承受生理负荷的同时,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智力水平,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师主导行为对普通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和"教师主导行为问卷",对部分高校的8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不同教学主导行为下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其感知到的教师民主行为是正相关,而与权威主导行为是负相关;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适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适应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权威主导行为和放任行为,女生则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民主行为.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体育课羞怯心理的分类及其克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并分析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三种体育课羞怯心理 ,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浅议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体育教学和学生心理特征,分析、总结了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建议,力求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