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现行的五人制足球快攻战术定义着手,对进攻方不具备人数和位置优势时的快速进攻战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能力优势快攻的概念。同时,立足于五人制足球运动实践,把现行的快攻战术重新限定为优势快攻,并将其分成三个类别,即:三项比较优势快攻、两项比较优势快攻及一项比较优势快攻,同时把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快速进攻战术视为向阵地进攻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
快攻做为篮球运动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比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通过观察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运用的情况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和寻找篮球运动快攻教学与训练的普遍规律以及存在问题。快攻意识较强、能比较有效的把握快攻战术的运用时机,但快攻战术意识快攻战术运用过程中的战术结构上的粗糙、以及防守攻击性的薄弱而导致由断球后发动快攻战术次数上的不足,是整整联赛中各队在快攻战术运用中反映出的普遍观点。  相似文献   

3.
快攻战术作为篮球运动中的常用战术,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篮球运动中的快攻战术训练技巧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篮球运动中快攻战术的传统概念和现代概念。针对篮球运动中快攻战术的训练技巧,文章提出了培养队员的快攻意识、战术方式与战术配合训练、球员基础技术训练、快速攻击理论知识训练四个策略,以此为篮球运动中的快攻战术训练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快攻是从获得球权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力争在对方立足未稳之际,合理果断的进行攻击的一种常用的进攻战术。快攻战术的运用及快攻机会的把握通常包括:利用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利用抢断球后发动快攻;利用跳球发动快攻;利用掷界外球发动快攻等等。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加强对运动员快攻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快攻战术的多方位练习,从而在比赛中赢得主动权,取得比赛胜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宁女篮快攻四阶段战术结构的分析,揭示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为球队能更好地掌握快攻战术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快攻发动和反击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谈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快攻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由于快攻发动突然,攻击迅速,能给防守很大压力,并能争取主动权,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的变化以及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等都决定了篮球运动向快速方向不断发展。结合比赛与训练实践,对产生快攻的因素;快攻战术的形式与结构;攻守原则和影响比赛快攻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快攻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是最重要的反击手段,是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之一。本文就如何进行快攻教学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篮球进攻中的抢攻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 着世界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规则、速度、对抗以及快攻战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同时防守快攻的战术也得到了发展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技战术适应当前的篮球运动。抢攻是 70年代后初步发展起来的战术类型 ,它和快攻是进攻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战术类型。抢攻又叫衔接段进攻 ,即介于快攻和阵地战之间的一种抢时间、追着打的进攻战术。其核心虽未能实现人数或位置上的优势 ,但趁对方立足未稳进行攻击。抢攻是在快攻受阻后短暂时间内进行的 ,要求战术简单实用并具有突然性 ,多运用二三人简单配合。它是快攻的延续 ,“抢攻”增强进…  相似文献   

9.
快攻是篮球进攻战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实践证明,由防守转入进攻时,积极创造快攻战机,充分发挥快攻的威力,能给防守很大压力,并能争取主动权,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本着重论速了抢篮板后快攻的发动与接应在整个快攻战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快攻战术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超越对方,争取人数上、位置上的优势,果断而合理的利用快速配合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快攻是篮球比赛中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篮球强队普遍重视和运用最多的战术之一。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应该掌握好篮球快攻的意识和基本技术并在比赛中运用好快攻战术,从而为今后的篮球生涯打好基础,因此本文对快攻战术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应用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篮球比赛速度的加快,快攻战术配合的成功率日显重要,但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只重视进攻战术而忽视防守战术的教学与训练。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为达到篮球运动的攻守均衡,应将防守快攻战术的思想和方法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学生掌握防守快攻战术的方法,并会在比赛中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2.
郭伟 《体育世界》2011,(5):54-55
对北京奥运会男篮前8强队伍快攻战术运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当前世界男篮快攻战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男篮在快攻战术运用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差距,为中国男篮提高快攻技、战术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快攻战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金凤 《体育学刊》2005,12(5):115-117
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中国、俄罗斯、古巴等参赛队的最佳扣球手快攻战术和扣球手的扣球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子排球队最佳扣球手的快攻战术扣球的成功率高于俄罗斯、古巴;"快速多变"的战术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夺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东梅  杨志龙 《精武》2013,(19):32-32,34
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人数上造成以多打少优势,也是快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快攻战术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快攻意识,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熟练全面的技术发动快攻的机会,有抢到篮板球断球,掷界球和跳球等。其特点是发动突然,攻击迅速,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和实践中,在技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上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快攻意识。  相似文献   

15.
篮球的进攻战术种类繁多 ,变化万千 ,但“以快制胜”却是各种各样进攻战术的精髓 ,快攻战术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 ,进攻方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 ,造成人数和位置上的优势和主动 ,果断合理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 ,它是最能体现和最有可能达到“以快制胜”这一战术目标的有力武器。纵观 2 0 0 1 -2 0 0 2年CBA常规赛 ,各参赛队的平均身高几乎都超过了 2m ,然而 ,追求速度 ,以快攻作为重要的反击得分手段却愈发显示出威力 ,成为现代篮球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从 2 0 0 1 -2 0 0 2年CBA常规赛的得分情况看 ,超过 1 0 0分的场次占全部…  相似文献   

16.
陈含 《健与美》2023,(8):104-106
篮球是一种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技巧的同时,还需要熟练运用快攻战术,才能保证篮球运动技能的大幅提升。同时,快攻战术训练在篮球训练当中的应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也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发展空间也随之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研究快攻战术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有着积极意义。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快攻战术进行了概述,然后根据对篮球训练中快攻战术训练的主要形式以及快攻战术训练在篮球训练当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快攻战术训练在篮球训练当中的应用方式,旨在有效提升篮球运动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练球比赛中如何尽可能多地发动进攻,提高快攻的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人数上造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因此,快攻的训练成为篮球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篮球运动员的快攻意识应在长期实践中从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的提高着手,结合专项技术战术循环渐进而成。  相似文献   

18.
影响篮球比赛快攻战术成功率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全国高等体育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和体育科研单位的 2 9名篮球专家进行问卷调查 ,经统计学处理 ,得出了影响篮球快攻战术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所包含的子因素 ,找出了影响快攻战术成功率的各主要因素的重要程度 ,为篮球运动战术的理论和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快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03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各参赛队的技术统计分析,了解中国女子排球队快攻战术运用现状.结果表明中国女子排球队快攻战术效果高于强攻,得分率也高于巴西、美国队.提示坚持快、变战术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取胜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技术统计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排4强进攻中快攻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指出:快攻战术是现代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赛进攻战术的中心,在一传到位和防守到位的情况下,应当组织快攻或快球掩护进攻,其中近体快攻得分率最高,其次为短平快和背拉。交叉、梯次和夹塞进攻以及三差自我掩护进攻在比赛中运用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交叉、梯次和夹塞性质的前后排交互快攻以及快速多变的全方位立体进攻。同时建议目前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男排把握世界男排发展趋势,改进训练效果,提高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