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抑郁的危害性已经受到了学术界和一线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可以将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社会因素、心理压力、身体因素、产科因素、角色转变,并分析目前的护理方向可以分为重视产妇保健、加强心理干预、积极寻找外部支持、探索与推广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2.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运动锻炼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探索可能产生较大干预效应的运动方案。结果表明:(1)运动锻炼对产妇抑郁呈大效应量干预效果;(2)运动内容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有氧运动、组合练习、抗阻练习;(3)单次干预时长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分别为30~40 min亚组、60 min亚组;(4)4-5次/周的干预频率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最大,且干预效应随干预频率减少而减少;(5)持续3-4周至24周的运动锻炼均对产后抑郁产生了良好干预效应,12周左右运动锻炼的干预效应最好;(6)练习形式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结论:(1)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状,产后运动可能优于产前运动干预效果;集体锻炼可能优于个人锻炼干预效果;(2)每周锻炼4-5次、每次锻炼持续30~40 min左右、共持续12周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可能获得改善产后抑郁的理想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体校是产生优秀运动员及体育明星的摇篮,那么做为体校的教练员来讲,无疑担当的是一个“母亲”的角色,俗话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有其母必有其子。”因此可以看出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对运动员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抑郁与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抑郁水平、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障碍及精神运动性障碍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以及时间不呈相关,抑郁的心理障碍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呈较低的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惩罚、严厉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亲的拒绝、否认与大学生的抑郁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不呈相关。但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关,父母应该适当调整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钓鱼是从1947年6月开始的。那年我家建房,母亲又生病,父亲让我辍学在家照顾母亲。母亲患的是产后热,乡村里缺医少药,她不久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课标下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期望,使教师能更好担当新角色。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就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角色期望,对浙江省7所高校的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论:高尚的职业道德、完善的个人魅力、融洽的师生关系、较强的工作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新课标下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角色的主要期望。建议: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重塑自己,以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7.
袁毅  黄艳红  曾明 《体育科技》2011,32(3):75-77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在中等锻炼强度、相同锻炼时间下不同舞种的拉丁舞对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丁舞锻炼能有效改善大学生抑郁心理,桑巴舞和恰恰恰舞锻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心理效果显著,伦巴舞锻炼对干预大学生抑郁心理未达到显著效果。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伦巴舞锻炼和桑巴、恰恰恰舞锻炼的干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何颖  季浏 《体育科学》2004,24(5):32-35,52
研究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和个体对自身躯体状况的评价和态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锻炼组被试抑郁水平和Body—esteem水平都有显著变化,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针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改善抑郁水平、Body—esteem水平的效果不同;Body-esteem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呈现其关系模型,为今后促进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心理帮扶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提升对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心理帮扶的科学性。方法:使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方法,对30名退役优秀运动员成功创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其在不同阶段对创业成功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影响因素,构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心理影响因素模型。结果: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从退役到创业成功的过程中,心理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3个主范畴,分别对应运动自我认同、情绪应对策略、退役自主性、自我角色认知、创业心理资本、自我控制能力、创业能力觉知、创业激情获得、创业角色融入9个范畴。结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和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在不同创业阶段对创业成功有连续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体育教师入职初期是影响其职业倾向及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探究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师的心理适应现象,对帮助体育教师顺利度过入职初期的适应期有重要影响。提出要关注新教师的心理适应与教学成长,使其尽快适应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11.
教练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行为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许多心理学家和体育工作者经常讨论的问题,教练参与帮助促进,预防和早期干预等行为可能有助于支持年轻人的心理健康。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教练的心理健康素养和角色认知如何与他们在体育环境中与年轻人的这些帮助行为的参与相关联,其中包含与抑郁相关的心理健康素养的自我报告指标,以及检查角色认知的度量(即角色广度和角色疗效)和参与预防,促进和早期干预。三条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体育素养背景下,心理健康素养与任何帮助行为都没有直接关联,但通过角色广度和角色效能,心理健康素养对促进,预防和早期干预有显着的间接影响。通过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信念,使这些行动成为角色的预期一部分,使教练能够参与这些帮助行为,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替代和非正式的初始支持来源。总之,这项研究调查了教练的心理健康素养,他们的角色感知,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教练参与支持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行为。结果表明,培养教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可以使他们在体育环境中参与这些帮助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幕课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对高职:校实训教学和教师的影响。认为幕课在高职实训教学中有加强优质资源的示范作用,促进实训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教育公平等作用。幕课背景下,实训教师应当顺应趋势,尽快加入,尽早适应,转变角色,且要与时俱进,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妇女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倾向但无严重躯体疾病和严重精神疾患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个人情况研制针对性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民族舞蹈运动的运动处方并实施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76名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周规律的运动后,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和民族舞蹈运动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妇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运动项目而言,民族舞蹈运动在老年妇女抑郁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妇女焦虑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力量锻炼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锻炼组被试抑郁水平有显变化,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改善抑郁水平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运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运动心理学有关理论对四省边区少数民族体育考生考前抑郁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体育考生考前抑郁焦虑情绪相当严重,影响其抑郁焦虑的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挫折”、“自我概念”、“考试环境”、“限制”、和“实力对比”,而影响较大的多为心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要求高职学院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换。高职学院体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能否适应要求转换角色和这次课程改革息息相关。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标准就必须首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定初中生主观规范正向影响运动投入的链式中介模型及不同性别跨群组恒等性,解释初中生角色认同与运动激情中介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以主观规范为自变量,运动投入为因变量,角色认同和激情为有因果关系的中介变量的链式双重中介模型。在软件AMOS 24中运用Bootstrap检验方法,对295名被调查初中生的量表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1)初中生角色认同和运动激情中介主观规范影响运动投入的关系,构成链式中介结构模型,形成三条中介路径;(2)初中男生和女生主观规范影响运动投入的链式中介模型结构恒等,影响机制较为一致;(3)角色认同与运动激情完全中介了初中生主观规范影响运动投入的关系,主观规范影响运动投入的直接效应未达显著,初中生主观规范对运动投入的影响机制更趋向内化。结论:运动激情中介初中生主观规范影响运动投入的效应高于角色认同,运动激情可能成为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预测锻炼行为阶段的新贡献变量。研究期望为学校体育设计、家庭运动引导与社会体育干预提供学生运动投入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抑郁程度及其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和社会支持因素都对老年人的抑郁得分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体育锻炼对降低老年人的抑郁得分仍具有显著作用。体育锻炼对城乡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体育锻炼减少抑郁的作用在城市老年人中更为显著。体育锻炼在直接降低老年人抑郁得分的同时,也通过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同伴支持程度间接降低了其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徐守森  李佳新  樊雯  张菁 《体育科研》2018,(3):92-98,104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规教学和接纳承诺疗法教学对大学生情绪健康和正念特质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效果差异。方法:以体育院校21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分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分别施加两种教学,测量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和正念五因素问卷。结果:常规教学可以降低焦虑水平,显著降低经验回避水平;接纳承诺疗法教学可以显著降低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降低经验回避水平,显著提高正念特质。两种干预方法相比较,接纳承诺疗法教学对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程度效果更明显。结论:综合比较,接纳承诺疗法教学效果更好,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备选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角色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青年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的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提出了青年体育教师社会角色适应与转变的对策,以期对即将扮演和正在扮演教师角色的人们所出现的心理障碍和消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