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文化是中国武术的灵魂和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传承是学校武术教育不可推却的责任,理应挖掘中国武术的国学内涵,重构国学之术.这其中包括,重建学校武术教育理念,重建学校武术教育模式,重建学校武术教育队伍,重构学校武术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现状予以调查和分析。并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视角出发,对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理念、武术文化传承模式以及武术教学内容选择三方面予以诊断评价。研究发现:学校武术教育理念和模式单一守旧;武术文化传承意识淡薄;武术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僵化单一。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扭转这种局面,即:(1)正确理解和凸显"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2)深入发掘武术文化内涵;(3)加速武术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高校武术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武术教育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武术自近代被选择和重组走进学校,教育成为近现代武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前的竞技化教学缺乏课程意识,忽略了武术文化的传承是学校武术教育的症结所在,学校武术教育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其本质,认识其文化行为,提高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大武术观是目前开展武术工作的最新理念。文章从大武术观的内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提出了"文化具体"的新思路,并初步阐述了相关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武术观视角下的学校武术教育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武术观是目前开展武术工作的最新理念。文章从大武术观的内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提出了"文化具体"的新思路,并初步阐述了相关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责任与使命,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呈现出武术文化内涵淡化、教育功能弱化、教育地位边缘化以及教育内容标准化等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对学校教育对武术文化的选择性、武术教育时空的有限性、武术教育传承主体的有限性,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迟效性等症结问题进行学理分析。最后,在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提升武术文化价值意蕴,重构武术教育体系;整合传统武术文化精髓,更新武术教育内容;把握传统武术转型特点,构建长效教育机制;完善学校武术教育文化政策,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有效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针对学校武术教育在当代所面临的困境展开研究。在研究中,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主导等方面进行追问,最终得出坚守文化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武术传承场域、实现学院民间对接、推广武术段位工作等,为当代武术教育开辟出路和追寻希望。  相似文献   

8.
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责任与使命,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呈现出武术文化内涵淡化、教育功能弱化、教育地位边缘化以及教育内容标准化等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对学校教育对武术文化的选择性、武术教育时空的有限性、武术教育传承主体的有限性,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迟效性等症结问题进行学理分析。最后,在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提升武术文化价值意蕴,重构武术教育体系;整合传统武术文化精髓,更新武术教育内容;把握传统武术转型特点,构建长效教育机制;完善学校武术教育文化政策,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有效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倪依克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社会学对于武术文化教育问题的讨论更为关注其得以运行的社会宏观背景,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凸显教育问题本来具有的社会底蕴。基于社会学视角,武术文化教育研究中应贯穿着教育第一;培育公德和私德;武术文化教育不等于同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武术文化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也包括文化传统的教育;武术文化教育是动态的、多层次的等理念。基于上述理念,社会学视域下当代武术文化教育可以从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渗透教育;规范相关内容;普及中凸现娱乐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学校武术教学是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是实现武术教育价值的主要渠道。近几年来有关学校武术教育现状及武术在学校开展的实际状况都差强人意,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传播效果。文章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对武术在学校开展的目的不明确不清晰。要实现武术教学在大中小学校的顺利开展,必须权衡武术文化在学校开展的实际可行性,明确学校武术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颜世亮 《体育科技》2014,(1):163-164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下,阐述了现代学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与教学混淆"、"重技术教学轻理论育心"等种种弊端,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使更多的学校重视文化传承和武术教育,有关教师加强武术教育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武术教育具有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可是,近些年来小学武术教育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下滑现象,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许多学校将武术教学从体育课中删除,已严重制约了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并极不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试图通过设计一套小学武术分级教学模式,以解决小学武术教育存在的武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进而达到小学武术教育既增强学生体质,叉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3.
梅山武术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民族体育属性的武术文化,它伴随着梅山峒蛮的历史而发生、发展。文章从梅山武术的文化渊源入手,探究梅山武术的文化特征,得出梅山武术的文化可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和现代形态三种文化形态,这三种文化形态相互依存又各具特点,梅山武术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健身娱乐、文化教育和经济功能等几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4.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被冠以中华文化全息缩影的武术也同样会受其影响。文章通过对动物图腾、自然物图腾、神话人物图腾这三个方面如何影响武术文化生产进行初探,认为:动物图腾生产了武术的技术、拳种、门户、理论,自然物图腾生产了武术套路的雏形,对神话人物图腾生产了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和具体化的武德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生存引发着一场文化革命,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使传统文化焕发青春魅力,也让新兴领域孕育发展机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如何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实现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进行思考。研究认为: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传统武术的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大众媒介传播传统武术,打造文化品牌;利用现代科技改变传统武术的文化业态,使得传统武术走进大众文化生活;利用现代科技创造新的文化体验方式,拓展传统武术的呈现与接受方式。所以,用科技助推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将会为古老的民族文化遗存注入青春活力,使之在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内涵,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文体活动,武术本身具有文化和体育的双重属性,有了这样的属性,自然也就有了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文化定位问题涉及到保证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握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武术教育按照学科定位来讲,属于人文学科,武术文化的传承的同时也体现一种审美感,这也是武术教育的价值所在,武术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道德范畴的教育可算是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无形之中也是一种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武术健身操是一项激情、健康和经典的时尚运动。它以中国武术的基本要领为核心,以武术技术为基础,吸收、融合了多种现代优秀的艺术元素编创而成,是包含了塑身、技击、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兴体育娱乐活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健身操在各中小学普及推广的意义进行研究,使武术健身操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全国各中小学得到长期有效地推广和实施。与此同时既丰富了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继承和发扬了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历经了千年文化的熏陶和提炼之后,现已具备了成熟之态,如今,在推崇武术"国际化"号召和影响下,武术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宣传符号,一种文化代表,一种思想主题而被世界各国人民不断地接受。同时,高校教学也把武术教学纳入了教学大纲之列,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和实践中怎样做到真正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精髓,是我们广大学者急需认真思考的一主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无法反映现代社会环境中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难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文章针对中小学武术教学情况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中小学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从而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一种“道”的载体,承载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人文伦常、兵备武略等几乎所有传统文化因素,所以在运用它时要有好的价值定位。在中小学开设武术课,首要的是要与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将其尚武精神通过教学中的“礼”、“仁”、“德”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