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立强 《中国教师》2013,(22):34-36
继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推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全纳教育又被称为"融合教育",它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被边缘化的群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全纳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它主要关注的是特殊学校以及学龄期问题学生的教育情况,对远程教育的涉足还较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远程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远程教育中开展全纳教育,将全纳的思想渗透到远程教育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高等院校针对特殊学生(残疾人)推行全纳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英国政府对全纳教育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成为其高等特殊教育进行全纳实践的有力保障,其全纳教育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比较分析中英在高等特殊教育全纳实践的背景以及师资培训、教师能力、培养成效等方面,发现中英存在较大差距.英国高校有效地贯彻全纳教育实践,保证了残疾大学生能顺利就业.尤其是英国特教师资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对于我国全纳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迎合了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推行全纳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透过后现代思想的视角分析,不难发现:全纳教育的话语权依然是站在多数群体的角度看待少数群体儿童;全纳教育对"特殊儿童"概念的模糊界定导致了全纳教育实践受困;全纳教育提出的真正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以维持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转变全纳教育的话语、明确适用对象以及重新建构全纳教育的目的是实现真正全纳的途径。全纳教育需要人们更深入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育是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和实践。文章对全纳教育的理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认为其要点在于接纳与融合、有效参与、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合作四方面,梳理了全纳教育的理论前提和目标定位,并据此提出在普通教育领域推广全纳教育实践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宋微  骆颉  王苗青 《成人教育》2011,31(5):61-62
全纳教育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教育思潮,目前在我国的实践主要是儿童的随班就读,在成人教育领域研究的还比较少。文章对全纳教育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分析了我国现代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成人教育体系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纳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公平、机会平等,尊重个体差异,主张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认为社会应构建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进而构建全纳性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更新.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对特殊教育资源进行界定,得出全纳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资源对教师、教育的启示.特殊教育资源应从本国具体历史条件出发,突出对特殊教育运转和发展的信息、价值、功能作用,并应将之用于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聋人高等全纳教育价值取向出发,以全纳教育理论为依托,以天津理工大学率先在国内大胆尝试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实践为例,梳理并分析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若干问题,以此为推进我国聋人高等全纳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重大发展趋势.在解读全纳教育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体育教学中的全纳教育,旨在将全纳教育的思想应用到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当中,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科学、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纳教育对全纳型教师的呼唤以及教师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在全纳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革与调整,以顺应全纳教育的要求,为全纳教育的推行和实践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未来全纳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到全纳型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任用与职后继续教育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从“语言中心范式”向“图像中心范式”的转向,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对现代远程教育各要素的新要求、新特点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化时代远程教育的实践诉求,以提高远程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