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5,(6):48-48
“仓颉书”:此书是用古彝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的祭祀记录。古彝发祥于西北地区,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仓颉书”。  相似文献   

2.
《考试》2011,(11):22-22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已发现八种神秘的难以辨识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一、《苍颉书》此书历来被书法家疑为汉儒刘歆所作。学者刘志一经多年研究发现,此书乃是用古彝文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的记录。二、《夏禹书》此书文字难认,据有关专家研究,书中12个字,有5个是古彝文,?个是汉甲骨文。三、《红岩天书》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崖石壁中,有一块长达百米,高约30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高耸入云。上有数十个铁灰色的符号,大者如斗,小者如升,若篆似隶,古朴瑰丽,被国内外学者称为《红岩天书》。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概况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周秦至汉唐。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 ,以识字为主 ,同时进行品德教育 ,并包含各方面知识。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 ,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秦代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 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 ,这三种教材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 ,是对《史籀篇》的发展。汉代 ,闾里书师将上述三种教材编为一集 ,取名《仓颉篇》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 ;史游作《急就篇》 ;李长作《元尚篇》 ;杨雄续写《仓颉》 ,取名《…  相似文献   

5.
《仓颉篇》作为古代识字教材的代表性著作,在我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自清代以来,在各地发掘出土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陆续发现若干《仓颉篇》的简书材料。这给学界进一步研究《仓颉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根据搜集到的《仓颉篇》相关出土材料,对这部重要字书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6.
文明古邦的中国 ,历朝历代置设史官 ,由史官而记注史事 ,典藏文书 ,并编修国史 ,一系列档案的保管制度其体系之完备 ,规模之宏大 ,今天看来 ,给我们档案工作者会有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加强管理机构建设 ,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地位 ,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充溢着浓厚的政治气氛 ,是文档工作的政治保障我国上古时代最早的黄帝时即有了文字 ,并设立史官 ,民间还有“仓颉作书”的神话传说 ,论仓颉作书时天雨粟 ,鬼夜哭 ,何等惊天地 ,泣鬼神 ,神奇而又壮美 !《世本》论 ,“诅诵、仓颉作书 ,并黄帝于史官”。而到了汉代史学大家司马迁那里 ,他作的《史…  相似文献   

7.
第二章要学好《广韵》刘说:《广韵》这部书我们听说过,但未见过,我们有些同事连《广韵》这书名都未听说过呢? 我说:《广韵》这部书是今天研究古音韵最重要的一部书,也是今天中国还保存的两部最古的韵书之一。(一部是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它的前身是唐韵(唐孙愐编)切韵(隋陆法言等编),切韵地位最高,它是隋统一中国后(第一次大统一是秦。秦始皇根据需要搞“书同文”,把六国地方文字统一为秦小篆。丞相李斯编一部统一字书叫《仓颉篇》就编出了《切韵》,作为统一的字音书。目的在使全国读书人在字音上有统一标准的读音;考试写诗赋要押同一韵的字。但切韵后来亡失了,唐韵也亡失了,因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示标 师:大家请看屏幕,这个长着四只眼睛的人叫仓颉,有个传说,说汉字就是他创造的.传说汉字被创造出来的那天,老天爷感动地用粟米下了一场雨,魑魅魍魉因为无所遁形,而惊吓地夜晚大哭.《淮南子·本经训》里写道,"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因为汉字就是一道光,它照亮了文明之前的蒙昧和黑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最美汉字.  相似文献   

9.
古代书院者,今之学校也。汉代设书院,是一种启蒙教育的处所。《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汉时教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辞海》缩印本第105页)书馆之名始于唐代。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人们常说,人类为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文字可以作证。《淮南子·本经训》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寥寥数字,写尽文字的神奇。文字是界碑,一边是蒙昧,一边是文明。  相似文献   

11.
1977年,安徽阜阳双阜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存字较多、颇为连贯的《仓颉篇》汉初抄本,这是《仓颉篇》自唐宋失传以后的一次重新发见.有人已就其语言文字、渊源影响和出土意义做了专门论述,本文拟就其中若干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怀罐在其书论著作《书断》中用了较大篇幅讨论汉字的起源问题。唐代的汉字起源观点有:八卦说、结绳说、仓颉造字说、河图洛书说。而张怀罐认为,上古时伏羲结绳而治,后文字取代了结绳,但文字并不直接起源于结绳;文字起源于八卦,八卦是文字之祖;造字者是黄帝史官苍颉,他先造的是象形字一类的“文”。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汉字的出现也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jié)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为什么文字的出现能使天雨颤抖,野鬼夜哭呢?那是因为有了汉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灵怪不能遁其形……  相似文献   

14.
女人·文字     
传说中仓颉造字,有鬼夜哭.那鬼一定是女鬼. 放下手里的书,喝一口浓茶.灯檠茗碗之间一阵恍惚,灵感一现:文字如女人. 诗是眼光交会.  相似文献   

15.
游仓颉庙     
到了白水县,才知道仓颉是该县人。过去,曾听到过仓颉造字的故事,但对仓颉了解不多。后来,从一些史书上知道仓颉复姓侯冈,名颉,上古皇帝时人,生于白水县的杨武村。传说他做皇帝史官时,“观奎星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社会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保持了古代传说的原始形态。不能将传说见之于文字的早晚作为衡量传说可信度的唯一尺度。上古可能存在一个"造字运动"时期,但决不是全民造字的群众运动。复杂记事需要才是产生文字的根本动力,只有大规模的战争才能产生复杂记事需要。作为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说是可信的。"仓颉"是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的一种记事方法,仓颉因发明而得名。《周易》中"系辞"一词本身就是这种记事方法在汉语言中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仓颉造字     
这个典故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 ,而天雨粟 ,鬼夜哭。”意思是 :黄帝时期有一个叫仓颉 (一作苍颉 )的史官 ,从观察鸟兽的足迹中得到启发而创造了文字。传说他创制文字时 ,天上降下粟米 ,鬼在夜间哭泣。因为天恐怕人们学会文字后 ,都去从事商业而放弃农耕 ,将要饥饿 ;鬼怕人们学会文字后作疏文弹劾它们 ,所以在夜间哭泣。另有一种说法是 ,兔子害怕人们学会文字后 ,取其身上的毫毛做笔 ,危及它们的性命 ,所以在夜里哭泣。其实 ,文字是在社会的长期实践中逐步产生、形成的 ,不可能由一人独创。仓颉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一个著名…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就命令他的重臣、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进行统一文字的工作。李斯作了《仓颉篇》、赵高作了《爰历篇》、胡毋敬作了《博学篇》。这几部书中的文字,《汉书·艺文志》评为“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秦篆”就是我们所说的“篆字”。篆字是秦代的标准文字。那么,秦代的篆字到底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19.
<正>负责造字的仓颉爷爷刚开始造字时,有个主子带着一个年轻女仆来向他要字。仓颉爷爷想了一下,按照他们的样子造了个“人”字送给那个主子。  相似文献   

20.
白水和黄陵之间隔着一座山,山那边葬着黄帝,山这边埋着仓颉.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传说里造字的那个人.在当年跟黄帝干事、后来都流芳百世的人当中,仓颉的官可能是最小的.和黄帝陵轩昂的气势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