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在大学生中开设武术课即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发扬和传承我们的国术。但是,由于武术是一项艰苦的运动,其中一些动作难度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同时也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在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停滞不前,浮躁,灰心丧气,恐惧,厌学等现象。本文通过对"成功教育"理念的阐述,认为可以将"成功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大学生武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新理念下教师新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的调控,可以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武术教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项目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入手,对项目化教学的理解,武术公共选修课教学与项目教学的关系,项目教学法在武术选修课中的实际应用,对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效果与反思四个方面,阐述了观点。以高等职业学校武术公共选修课的设计为例,从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坚持"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到创造"的原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能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教学,以提高武术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等问题,"三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而武术教学中的反馈法,是通过输入和输出武术信息的途径,使师生获得在教学武术知识、技能和技术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在师生间的信息交换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武术教学质量提高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武术套路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改变过去灌输式的传统的武术教学,为武术现代化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试图寻找一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力求符合当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武术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武术教学科学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武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枯燥乏味的现象,亟需扭转"教师不愿教、学生不爱学"的尴尬局面,为"中华武术进校园"的宏伟规划做好前期铺垫。公办小学武术教学要从以下六点进行探索:激趣导入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巧用语言艺术融入武术教学,教师需要将武术动作口令童趣化、情感化;设计游戏,施教于乐;巧用唱歌的形式运用到武术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博爱、宽容、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文化全球化影响下,竞技武术成为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然而,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影响着武术的继承与传播。文章从文化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使武术长期以"体育"的身份传播,限制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教育与教学概念模糊以及武术发展中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等,造成了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重视身体体悟为教学途径,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条件保障的方向回归,是重塑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重实践,轻理论,技术没学精,理论没搞清"的现象,提出了如何选择武术理论教育内容和把握理论教育时机,以期促进普通高校武术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技能展演在武术专业课教学中,是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的特殊形式。文章通过对武术课教学中技能展演的目的、作用的阐述,提出技能展演在武术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每一位武术教师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认识到"技能展演"在武术课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并将这一作用发挥到极致,使技能展演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武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俨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而当今武术教学的诸多现象却表明: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在获得技能、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并汲取武术内在的文化,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早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内外共融"的武术教学理念,通过对其特有功能和价值的分析及对该理念的深入阐述,以求改善武术教学现状,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10.
吴柏村 《武当》2024,(1):88-90
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积极学习和弘扬武术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质,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合作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武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健康体质和人格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武术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潜力,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有利于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武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结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对高校武术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型教学应用于武术课程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对武术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比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法更具优越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激励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诱导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学习行为,优化武术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实践的特点,指出激励理论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激励理论在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合理有效激励体系的构建,为武术课有效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也成为现在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其中武术教学是高职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对武术教学进行改革成为武术学科发展的关键.在武术教学中,存在只重视武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有关能力的发展,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发挥武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有着大大的阻碍,本文主要以高职武术教学为研究话题,对高职武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武善锋 《精武》2014,(36):210-211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教科司和教育部体卫艺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武术工作已"大武术观"思想作为指导,依托全国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学校武术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从大武术观的内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发和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工作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师资、教学环境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旨在能对武术这一传统体育在学校中更好更全面的开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实现学生"体质强做栋梁"的目标提供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已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改革成效不够理想,高校武术教学中仍存在若干主要问题。提高武术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文章从武术的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手段及师生合作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沃土上催生的武术已经成为一张中华民族向国外展示的崭新名片。走出去是武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武术的发展和传播需要一个专业的武术教师队伍和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文章从较常运用的方法——反馈教学法入手,探讨它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如何运用。文章从目前我国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反馈教学法三个方面来讨论。研究认为,武术初级习练者对武术的喜爱程度,除了其自身因素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吸引学生是很重要的。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其兴趣是首要的。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反馈信息是一个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武术课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助教学机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使武术教学具有多边互助的特征,将武术运动的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克服生理负荷的同时,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智力水平,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莹 《当代体育科技》2020,(8):72-72,74
核心素养如何在武术课上落地与武术课上的多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密不可分,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研究新的教学手段非常必要。在初中体育武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充分地实现武术教学的价值,需要把握好其教学要点,在课前做好理论准备,在课中注意教学内容,在课后引导学生巩固,以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提升学生的武术技能,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思想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大力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武术被视为全面发展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武术教学已不被大多数学生接纳,传入我国的跆拳道却蓬勃发展.对云南省部分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武术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理念有待更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