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长时间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最终造成大鼠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显示:运动负荷递增的过程中有三点提示:1) 运动开始阶段,若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网红体积分布宽度RDWr正常,单个网红内及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CH、CHr正常,网红百分比Retic%不变或有升高,则HBC、HCT、HGB下降可能为运动应激引起的生理性血液稀释现象.2) 骨髓由于运动应激的影响而加快加强的造血反应在满足了机体运动氧需求后已暂告一段落时,虽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仍保持较高水平,但高荧光网红百分比或未成熟网红百分比的再次上升提示血液学机能状况下降的开始.3) 溶血性血红蛋白降低的红细胞及网红细胞参数特征为:RBC、HGB、HCT不变或降低,RMI、Retic%、Retic#上升,红细胞及网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RDWr增加.总结:通过监测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变化,能早期监控和预防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30名(男20名,女10名)体育系学生安静时和一次性运动后红细胞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安静时男、女运动员红细胞SOD活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研究了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与红细胞SOD的关系,结果提示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可提高人体红细胞SOD活性,增强红细胞抵御超氧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递增负荷运动中进行间歇低氧暴露干预SD大鼠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暴露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将5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运动组、运动低氧暴露1h组、运动低氧暴露2h组、运动低氧暴露(1+1)h组.运动各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低氧暴露组从第4周起各在运动后进行人工常压低氧(14.5%O2)暴露1h、2h和(1+1)h.实验结束后采用ADVIA 120测试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结果表明:6周递增负荷运动可引起大鼠红细胞参数Hb、RBC、Hct、MCV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c#、Retic%、CHr、MCVr、CHDWr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CHCMr、HDWr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而同时进行间歇低氧暴露干预后红细胞参数未见显著下降(P>0.05),且间歇低氧暴露干预更能促进Retic#、Retic%的显著提高.结论:间歇低氧暴露能促进递增负荷运动中机体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生成,可有效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但低氧暴露方式不同引起机体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生成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70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和6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学、体质及跟骨超声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由于控体重、运动等原因,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有较低体重和体脂率,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瘦体重均低于普通大学生;2)身体机能方面,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相对较好,而男花样滑冰运动员则相对较弱;身体素质方面,男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相对较好,而女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受瘦体重的影响,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握力素质有待提高;3)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建议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质及骨密度进行定期监测。掌握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体质、骨质状况及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为科学合理的安排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近两年的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发球多选用前场1号区,男、女运动员在发球落点区域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6号区和3号区的发球得分率较高,2号区发球失误率高,1号区失误率最少。男、女运动员发球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发球得分的能力要强于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发球失误率高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设计有计划地对速度知觉、深度知觉、本体感觉、综合性知觉、平衡知觉进行专项知觉能力提高训练,对比分析实验前后不同性别运动员运动知觉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表明:通过运动知觉能力训练,男运动员本体感觉和平衡知觉提高显著,女运动员本体感觉和速度知觉提高显著,实验前男运动员深度知觉和速度知觉好于女运动员,实验后男运动员本体感觉提高幅度大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对30名体育系大学生(男20名、女10名)安静时和一次运动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了红细胞SOD、体成分及最大摄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瘦体重的增加有利于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提高,女子瘦体重与红细胞SOD活力正相关,12min全力跑后15h恢复期的红细胞SOD活力与最大摄氧量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12min全力跑即刻红细胞SOD活力下降,15h恢复期其活力升高。  相似文献   

8.
徐君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18-124+132
摘要:研究目的:对新塑料乒乓球实施后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为中国乒乓球队开展科学化训练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数理统计法,比赛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结论:四段战术能力的重要程度男女同中有异。男运动员各段战术能力重要性的非衡效应大于女运动员;男、女运动员“抢”段能力的重要性均高于“持”段能力,但比较而言,发、接抢能力对男运动员更为重要,相持能力对女运动员更为重要;接抢能力和相持II能力对于男、女运动员而言都分别是最重要和最次要的战术能力;男运动员相持I能力的重要性高于发抢能力,女运动员相持I能力的重要性则低于发抢能力。各战术能力间存在交互效应,但交互效应男女有别,各段有别。男单比赛的交互效应低于女单,其不同主要体现在接抢、发抢和相持I三段战术能力上;“抢”段能力比“持”段能力受对方的影响小;相持I能力比相持II能力受对方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新赛制下中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技术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数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技术统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男运动员仍占有优势,但优势已不明显;而国内女运动员仍具有绝对优势。另外,新赛制要求新的评价标准及统计方法的出台。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男运动员和亚洲其他地区男运动员发抢段的得分率都处于及格水平,发球、抢攻的衔接不够完美。2)欧洲男运动员与亚洲其他地区运动员的三段统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3)中国女乒乓球运动员的实力仍势不可挡,发抢段和接抢段的使用率及得分率均优于国外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运动知觉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的深度知觉、空间记忆知觉、方位知觉能力要强于周期性项目运动员,而周期性项目运动员在速度知觉能力方面要强于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2)周期性项目与非周期性项目男运动员的深度知觉、空间记忆知觉、方位知觉、速度知觉能力要明显强于周期性项目与非周期性项目女运动员。(3)非周期性项目男运动员与周期性项目男运动员知觉能力实验结果同结论(1)。(4)非周期性项目女运动员与周期性项目女运动员在深度知觉、方位知觉能力方面前者强于后者,后者的速度知觉强于前者,而空间记忆知觉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女子赛艇队5名公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监控队员在整个训练期间的机能指标的变化。研究得出了女子赛艇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发现,经过亚高原训练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运氧指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CK值与陆上训练量的变化关系密切,BU值与水上训练量的变化关系密切,通过这两项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对水上与陆上训练的适应情况。其余指标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优秀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优秀男女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相同训练目的、相似的训练计划指导下的全年训练周期中男女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体重、瘦体重、体脂、体脂百分比)的系统变化。研究结果发现:男子公开级运动员体重无显著性变化;瘦体重从冬训起逐渐升高到冬训结束时最高,与冬训初期有显著性差异,随后缓慢下降仍高于冬训中;体脂随着冬训开始逐渐下降,到冬训结束时皮脂最低,与冬训开始时有显著性差异,随后皮脂升高,夏训后开始下降;体脂百分比呈现出与体脂相似的变化。女子公开级运动员在整个训练周期体重从冬训开始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夏训结束时体重减少,与冬训初相比有显著性变化;瘦体重从冬训开始就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到夏训两次测试都显著低于冬训初;体脂冬训中期有升高的趋势,到夏训开始时最高,与冬训初有显著性差异;体脂百分比呈现出与体脂相似的变化。结果提示:男女公开级赛艇运动员整个训练周期身体成分变化特点不一;冬训和夏训身体成分变化可能对全年训练效果的达到起到一定影响;建议加强身体成分监控提高训练效果,避免训练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秀多人艇赛艇运动员最大心率特点和八人艇训练心率变化特点.方法:以优秀的多人艇赛艇男女桨手为研究对象,记录不同测试项目的最大心率,以及记录在多人艇上多次进行U2强度(氧利用2)训练和进行AT(无氧阈)强度训练时的心率.结果:1) 相同的测功仪最大功测试,男女运动员最大心率无显著差异;不同的测试方法,女子赛艇运动员最大心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测试距离增加,最大心率有增加趋势;2) 相同的八人艇训练项目,不同的训练课,运动员的相对稳态心率变化不一,缺乏重复性.在同一次训练中,运动员的相对稳态心率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监控多人艇上单人训练强度的方法去推测多人艇的训练强度并不科学.多人艇训练对机体内部的刺激是不一致的,多人艇训练过多可能会对个体体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赛艇训练周期中的训练特点,对中国国家队15名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在整个赛艇训练周期内记录每周训练计划,对评价赛艇运动员的某些专项运动能力指标如乳酸阈功率(AT4)、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及水上2 000 m模拟划的成绩进行了规律性的多次测试.结果表明: 1)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各训练周期的运动量和强度等级的分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冬训后正常训练达到172 km/周,有氧训练比例平均是89.65%.2)在整个训练周期内,乳酸阈功率明显提高,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不是一个渐进的上升过程,而是一个曲折反复的上升过程,水上2 000 m模拟划成绩变化由于受到风向影响缺乏规律性.乳酸阈功率(AT4)、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多次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一个训练周期训练,运动员训练效果和专项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机能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赛艇训练周期内的训练特点与运动员机能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在整个赛艇训练周期内,对中国国家队15名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的常规机能指标如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和血睾酮(T)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果: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BU、CK、Hb基础值处于正常人的标准范围,但个体差异较大;在整个训练周期,BU、CK、Hb等机能指标伴随着训练周期训练方法的变化也经历了周期性变化,T的变化则是先降低后升高.结论:BU、CK和Hb各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纵向比较和综合BU、CK、Hb等机能指标进行赛艇训练监控更有意义,不能以单一机能指标作为上量上强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对全国13个省市476名赛艇运动员的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赛艇运动员的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总体水平较好,其中自身体能状态知觉运动技能水平最高,艇音知觉运动技能水平最低;男性运动员的艇平衡知觉运动技能和划桨动作状态、桨力状态知觉运动技能高于女性;大学及以上学历运动员、健将级运动员的专项知觉技能普遍优于其他学历水平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体能诊断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中国国家女子赛艇集训队21名备战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赛艇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指标筛选基础上,运用体育测量与评价理论建立了其体能等级和评分评价标准,并对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的体能进行了诊断,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益气养血中草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气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调节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提高血色素,本观察了7名女子赛艇运动员服用益气养血中草药后血色素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医中药通过对人体机能状态的调节,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血色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差异,对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测试对象总体内性别间注意品质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表现出男子注意广度大于女子,女子注意转移优于男子。男性注意能力在注意的分配、注意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方面的发展速度快于女性;女性新手和专家注意转移能力优于男性,即注意的灵活性好于男性。同一年龄组内的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具有同等水平的注意能力。  相似文献   

20.
帆船项目与赛艇项目均为有氧项目,对于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都非常重视。目前帆船项目还没有适合自身项目规律的测功仪,帆船的体能测试指标还相对较少,尚未建立体能评价体系。使用赛艇测功仪对国家队帆船470级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验证使用赛艇测功仪作为帆船运动员体能测试手段的可行性,进而分析两个项目对体能需求的相关性,对1998年以来国内外国家队和部分省队的多名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与轻量级运动员进行赛艇CONCEPT II测功仪的60min功率测试,并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实验研究与观察法等将测试结果与赛艇女子运动员进行分析比较。从测试的结果来看,两个项目在有氧能力与无氧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非常的接近,说明两者在体能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赛艇与帆船在体能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借助于赛艇项目非常完备的测功仪测试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赛艇体能结构,可促进完成帆船相关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