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解决中学生文言文学习之困境,要巧设学科认知、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三个维度的文言学习情境,配以适切的阅读鉴赏、梳理探究尤其是表达交流的文言语用活动。文言语用,一方面指有意味地渗透文言词法活用等文言现象的现代汉语句段微写作;一方面即指浅易文言微写作。情境合宜的文言语用,可以促进文言文语言建构,促进思维文化和审美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李磊 《考试周刊》2012,(80):25-26
受“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推行简化字的影响,当下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够重视,加上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不规范.使得我国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着阅读兴趣偏低、文言常识掌握较少、找不到学习文言文有效方法的现象。鉴于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的现状.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在反思文言的价值基础上探寻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育机制当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词汇教学是个难点。有些中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中学生文言文水平提高很慢,教师出力不少,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文言词汇教学上。应当承认,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文言词汇,尤其是文言实词。语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变化最快,这一特点无疑给阅读文言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言常用词究竟有多少?这是广大中学生一直关心的问题。下表汇集了上海市高中S、H版教材和近几年高考试卷、专家学者的研究所得以及一些经典文言作品中的常见文言词,共计535个,其中常见文言实词503个,虚词32个,供广大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参考之用。(实虚词交叉只选一次)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惧学文言文是普遍现象。学生为什么怕读文言文因为文言文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隔了太久、太远,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太大,更重要的是文言文的作用被广大中学生所漠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被迫”在课堂上阅读课文中的有限的几篇文言文,一般不会去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再加上文言  相似文献   

6.
苏洁 《广西教育》2009,(20):30-30
现代的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另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文言文“言”的教学,仅发挥了它作为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作用,文言文课堂教学缺乏创新,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品出“文言之味”,提高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总会感到吃力,难以理解和掌握文言文,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是昏昏欲睡。而文言文阅读题在高考试题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在教学中利用成语可以突破文言实词教学的难点。成语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特点,有着一定的相通性,人们喜闻乐用,中学生尤其如此。如果我们借助成语,让其作为学习文言实词的桥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以下是笔  相似文献   

8.
文言翻译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文言文翻译为核心点,从字词和文段翻译两个方面探讨了在课堂中灵活实施翻译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期真正提高文言学习的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把小组竞赛制引入到文言文的教学中,从诵读、文言知识、思想内容三个方面展开积分争夺。课堂摆脱了枯燥的局面,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10.
正经历了岁月淘洗的文言文,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但当今中学生都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办法,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主动学习文言文,不断加深理解文言文的内涵,从而品味文言文之魅力。一、内外结合,让学生了解文言雅意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的原因主要是文学缺少相应的文言知识,不能像阅读现代文那样去认知感悟。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较多地接触文言文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文言知识,这  相似文献   

11.
唐红松 《现代语文》2014,(10):62-64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一直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文言教学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从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来看,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体现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对于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大多数人一致认为诵读培养语感很重要。笔者认为文言需多读固然重要,教学方法同样很重要。学习任何一种新的语言,因为我们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通过读培养语感是必要的。然而目前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更别提愿意去读了。再者,学生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2.
有些中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说,中学生文言文水平提高很慢,教师出力不少,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文言实词的教学上.应当承认,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文言实词.吕叔湘同志在《语言的演变》一文中指出:“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语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这种变化,给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文言虚词数量有限,学生还比较容易掌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根据这一要求,上好文言文必须处理好“文言文”和“语体文”的关系,改革文言文教学方式,既要有“言”又不能忘“文”,用学案连接课堂内外,把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自学和老师点拨结合起来,解决好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又不能把文言文学习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而要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化解读把文言语体打通,让学生自由出入古今,获得语文学习的解放,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文言选篇以“浅易”为标准,要从词汇、句式、体裁、内容、风格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以符合中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浅易的文言材料不等于浅层的阅读要求,不能只用来学习古代汉语知识,还要从中学习文学表达与文化理念。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智慧,受到启迪,才能认识到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反观当今学生,他们对学习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再看当下课堂,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之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提高课堂实效,着实成了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难题。一、创造"自主"的平台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课文里用了大量的文字叙说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文言作品,学习文言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四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改变文言文课堂中的浅层教学现象,使文言文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初中文言文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像是天书,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捷径,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学习关。为此,教学应以读当先,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激发兴趣,摸索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而目前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现状却是沉闷、枯燥、效率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课堂效率,部分教师积极  相似文献   

19.
不少中学生每当接触到文言文,就叫苦连天,认为文言词语词义变化多端,难以把握.其实这是个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如果仅靠死记硬背,即使是有所知,往往是半通不通,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学习方法对头,把握要领,弄清楚古代汉语的变化发展规律,那么,学习文言文也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们从词义演变的角度谈谈学习文言实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文言文教学要追求自主高效的课堂学习效果,就需要我们正视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改革以疏通文义、积累字词和文言语法现象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高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抓住学习兴趣这个牛鼻子,努力拓展文言文学习的范围,呈现给学生有组织的文言知识,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