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时下,数学公开课成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渠道之一.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并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数学公开课的设计策略,提高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学自我诊断能力是教师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内省、检查自己实际表现和行为的能力,是判定自身症结所在及其对发展情况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历程,它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学自我诊断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激励,它与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共同构成了教师的"自主发展"。这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的本质所在,其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开课一般都是授课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规范,且往往展示自己教学的宝贵经验或创新之处,因此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3.
一、公开课的含义“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打开教室的门”,向教学同伴(同行教师)、向学生家长、向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根据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他人开放的课。公开课是一项最常见、最基本、最典型的教学研究活动。公开课之所以有别于日常课,是因为它是非常态的授课过程。平时的松散、日常的随意,由于有听课者的参与,在公开课中不能出现;榜样的意义、标杆的作用,才是公开课希望达到的预期目的。因此,它应该比日常课更具典型、更能集中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二、公开课的作用公开课是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我、发挥…  相似文献   

4.
要刊要点     
《教育》2011,(13):8
教师不能迷失了"自己"《人民教育》2011年第4期发表钟乐江的文章指出,在当前的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中,不少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作秀之嫌,课堂成了授课者表演的舞台,授课教师不是在课堂中授课,而是走秀。他们盲目模仿,过分追求完美课堂。在实际教学中亦是如此。有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深知自己是新手,专业成长心切,于是他们在教学风格上不切实际地一味效仿有经验的教师。可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面对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师,总免不了要上公开课,公开课应当怎样上呢?本人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公开课应当是有准备的课。 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从授课者的角度看,是展示个人教学素质的舞台:从听课者的角度看,是观摩学习他人经验的看台;从组织者的角度看,是推行某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孟庆峰 《学周刊C版》2013,(34):126-127
公开课是一种面向特定人群进行的正式、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除学生外,往往还有领导及其他教师参加。公开课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活动,可以分为研究性、示范性、评优性三种,是教师业务成长的必经之路。笔者在此浅谈几点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公开课是由教师个人独立备课或群体集体备课,一位教师授课,众多同行、专家、领导等听课、评课的开放、公开的教学活动。与日常教学相比,公开课常常要经过设计、试讲、反思、再设计的循环往复过程,授课结束后会安排说课和评课活动,因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有益。但从实际来看,公开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有限.没有取得与教师为上课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相称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常限于授课教师,对于大部分听课教师来说,收效甚微。从发挥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效益出发,公开课必须聚焦问题,通过对话反思性评课。架起教育行动与教育认识的桥梁。建构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促进教师走向专业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唐琴 《教学月刊》2011,(1):28-30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挑选的公开课总是新授课、复习课、专题课,似乎只有这种课才能显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很少有教师把习题课作为公开课推出的。回避习题课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考前的习题讲解和考后的试卷评讲无人关注,课堂应呈现的教学理念无人问津,习题教学平淡乏味,死板机械,味同嚼蜡。久而久之,习题课受到了冷落,遭遇了尴尬。  相似文献   

9.
组织、实施公开教学,是使教师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公开课可分为练兵型公开课、检测型公开课、试验型公开课和观摩型公开课。练兵型公开课的目的着重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诸如学会和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教学方法和手段。它的执教对象一般是初涉教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通过实地练兵,使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能  相似文献   

10.
现在多数学校每学期都搞公开课教学,本来出发点是好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教师授课当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间相互交流,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一节公开课成了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无可厚非,应该积极准备,可是有些教师指导思想有些偏颇,课堂上台上老师讲的眉飞色舞,学生在底下听得兴高采烈,一节课就这么轰轰烈烈结束了,可是达到了预设的效果了吗?试问平时教学是不是这么搞,笔者认为非也.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是学校或教学研究部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俗称。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实践活动,“公开课”除了要达到普通课要达到的教学任务外,还肩负着以下六种功能: 1.研究课堂问题; 2.总结教师课堂的教学经验; 3.实证某种课堂教学理论或经验; 4.示范某些教师的教学特色; 5.诊断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或是新教师 ); 6.考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上这六种功能在具体的某一节“公开课”上体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对于“公开课”的组织者来说,他们应是并重的。然而,从笔者在中学近四年的听课、授课…  相似文献   

12.
近期曾听到某些老教师向部分新教师传授上公开课的“经验”,说什么“不要紧张,你上你的,不要在意别人的反应”,说白了,就是上课时要“目中无人”,尽可能地表现自我。为此,笔者深有感慨,不敢苟同。我认为:公开课教学应力求做到“目中有人”。这个“人”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即所有学生传统习惯的教学,讲求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注重熟悉教学内容而忽视授课技巧。基于这种观念,公开课自然应该是授课老师唱主角挑大梁,学生只是跑龙套而已。所以,授课老师自然是“目中无人”,尽情地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来博得听课者的赞誉。但我想:这种“满…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前些天,笔者听了的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课.一上课,授课教师就很快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就进入了"7.1.1有序数对"之概念教学.我很诧异,授课教师忽略了这新章节的第一节课的引言部分.那么,新章节的引言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青年数学教师,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之外,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活动是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从2009年11月初次尝试上公开课,以多次参加公开课教学比赛,在看别人上公开课—自己开始学习上公开课—自己认识到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的过程中,我对公开课的认识渐渐有所加深,对于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挑选的公开课总是新授课、复习课、专题课,似乎只有这种课才能显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很少有教师把习题课作为公开课推出的.回避习题课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考前的习题讲解和考后的试卷评讲无人关注,课堂应呈现的教学理念无人问津,习题教学平淡乏味,死板机械,味同嚼蜡.久而久之,习题课受到了冷落,遭遇了尴尬.  相似文献   

16.
陷入怪圈的公开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丝在《大教学论》中阐明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后,传统的个体教学形式逐渐被班级授课制所取代,从此课堂教学形成了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一个主要形式,这种形式一直支配着教师们为上好一堂课而苦苦探索,这种探索除了个人含辛茹苦的努力外,就是走出个人课堂,和同仁们切磋教艺,取长补短。这样,公开课应运而生了。公开课曾使多少教师感悟了多少教育理念,曾使多少教师的教学水平走出低谷,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全民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它仍是广大教师切磋教艺,推行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笔者想说的是…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的开展和评价,既能展示教师的风采,还能改进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对教育教学都有着双层意义。然而当下的公开课,尤其是职教的语文公开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本文对职教语文课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公开课,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教师展示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平台。近期,笔者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本文将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时为范例,谈谈如何上好公开课。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公开课已成为各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一大平台。中职英语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文化课之一,其公开课真的公开了吗?其公开课真的有用吗?其公开课真的有特色吗?作者结合自己十余年来多次观摩中职英语公开课的经历,从透明性、实效性和独特性三方面对中职英语公开课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