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长期以来,受“重在考察学生的记诵与积累”教学评价的影响,古诗教学被边缘化,出现了重阅读轻古诗的不良倾向,古诗教学仅仅停翻在“讲讲——抄抄——背背”这一层而上,原本意韵隽永的古诗教学变为一种对学生的“惩罚”。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古诗教学是“字字落实”,解词释句成了古诗教学的主要任务,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情感体验、意境体验可言,久而久之,便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古诗的兴趣。游戏是儿童生活的象征,我在实践中也思考,如何操作才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3.
回眸与梳理近三十年,小学古诗教学的方法大致有下面几种:一、诵背式诵背式的古诗教学延续了传统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会背诵、会默写为教学目标,以读、背、抄、默为主要手段,教师只是简要地讲解古诗意思。教学环节也比较简单,就是读读、讲讲、背背、写写。这样的教学依靠直觉感悟,不求甚解,重在积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学古诗教学大  相似文献   

4.
语文特级教师白金声在其新著《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精解》(2007年11月)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沿用机械抄背词义、诗意的现象还十分普遍。”我们认为这种教法殊为不妥,因为讲白讲深讲透实在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大忌。我们这里说的“讲白”指是古诗今译,“讲深讲透”是指分析归纳古诗所谓的中心思想。那么,小学古诗为什么不能这样教呢?又该怎样教呢?这个问题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在今天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语文特级教师白金声曾经说过"当前,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沿用机械抄背词义、诗意的现象还十分普遍。"说明了当前古诗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淡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进行有效的古诗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讲讲故事,引起学生读古诗的兴趣鲁迅先生说过,"知人论事",才能正确理解作品。每一首诗都是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的,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  相似文献   

6.
当前仍有不少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把诗句的意思抄出来,让学生照着背,这种不求甚解的做法,大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效果不尽如意,那么在古诗教学中,能否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学会串译诗句呢?实践证明,结论是肯定的。两年来,笔者在高年级古诗教学中就如何指导学生串译诗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不仅感到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遥远陌生,而且感到深奥抽象的诗意和单调的讲解寡然乏味,难以想象古诗的情景、难以领悟诗歌的意境,传统教学模式以释词为核心,辅以学生抄背,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有碍学生阅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可使教学活动多媒化、立体化、信息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武雅静 《考试周刊》2012,(37):51-51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备受人们的喜爱。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使古诗教学切实成为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语文教师就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讲—抄—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 古诗教学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受旧的传统模式的约束,多是以串讲为主,讲后教师抄诗意,学生背诗意,以应付考试。这样就失去了学习古诗的真正意义。古诗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诗意含蓄,教得恰到好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由于古诗与现代诗文有很大差距,文言词意难理解,又缺乏故事情节,教学时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导入方法,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较多,各年级每册教材中至少要安排五首古诗,这些古诗对小学生来说,学起来十分困难。而我们传统的古诗教学,多是读读、讲讲、说说、背背,诗的神韵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教师只是生硬地让学生记住就行了,根本没有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因此,学生害怕学习古诗,老师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肖薇 《广西教育》2012,(26):66-67
长久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往往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学生机械地背诵,对古诗所蕴含的情境缺乏体会;教师讲解古诗的内容、主题,对所表现的情境提之甚少,以致学生未体会古诗特有的情境,使古诗的价值打了折扣。因此,本人认为情境再现可以打破旧的古诗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探究古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2022年4月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积极贯彻“坚定文化自信”,凸显核心素养的育人观,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必背古诗文达到135篇(段),古诗文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其中1~6年级必背75篇,都是诗歌。古诗的学习和积累,是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基础知识积累的要求,关乎人文素养的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小学古诗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大多沿用老旧的教学方法,反复读,背翻译,体会浅,没有完全达到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自古读书皆吟诵”。吟诵是中华文化古老而优良的传统。华峰先生的“华调”吟诵,徐健顺老师的“矿泉水调”吟诵,将“吟诵”带到老师们面前。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将吟诵带进课堂,改善了古诗教学,并试着运用吟诵探索古诗教学。期待吟诵之花,在更多老师的古诗课堂上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3.
小学古诗教学,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如何开展古诗教学呢?我认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滨、多背,教学重点应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古诗内容教师一般不要主动讲解  相似文献   

14.
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我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和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内容为中心,初步构建了“二线四步”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索并行,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素质。一、课内背诗:情景性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诗是诗歌学习的第一步。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里快速背诵呢?理解性背诵是最佳方法。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提出学习古诗的具体目标:知道作者是谁,自己解释题目的意思,自…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读——译——抄——背”的教学思路,市面上丰富的文言参考资料,都影响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现状堪忧。因此,如何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从我们教师自身做起,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误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较多,各年级每册教材中至少要安排五首古诗,这些古诗对小学生来说,学起来十分困难。而我们传统的古诗教学,多是读读、讲讲、说说、背背,诗的神韵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教师只是生硬地让学生记住就行了,根本没有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因此,学生害怕学习古诗,老师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不断的探索,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诗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读中诵,在趣中悟,在情中演等,收效较大。现以我教学《小儿垂钓》为例:  相似文献   

17.
“古诗开放教学”是与传统的封闭的古诗课堂教学相对的 ,以开放为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以多媒体为手段 ,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古诗教学中课内与课外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生态环境资源 ,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一、教学目标开放古诗教学目标是指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要求。它包括各年段 ,每课时的目标。但总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祖国古代社会的习俗、风情 ,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 ,接触某些历史阶段的典章制度、名物、掌故及古代文化艺术 ,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等 ,从而开阔学…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诗是陶冶心灵的艺术,诗是培育文化素养的沃土。古诗因为它的言简意赅,富涵哲理而流传千年,甚至名扬海外。过去的古诗教学,我们常常采用“读一读、讲一讲、抄一抄、默一默”的“四步法”,把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在古诗的翻译和背诵上,死记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日常的教研工作中常听老师们抱怨:古诗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因此在平常的公开课教学或教学视导中,很少听到古诗教学课,即便是刚巧进度到了,老师们常常也是敬而远之,绕道而行,生怕上砸了。偶尔在随机视导中听到的课,教师大都让学生读通诗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逐句说出诗意,最后读读背背了事。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在诗外徘徊。这样的现状,引发了笔者对古诗教学的思考:如何让古诗教学既扎扎实实而又兴味盎然呢?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的课本上抄满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古诗的逐句翻译、重点句子的理解,学生说“这些都是要考试的,老师要求我们逐字逐句背出来”。诸如此类,屡见不鲜。这实际上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和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